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 | 提升视频教学质效 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08:27 2

摘要: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线上线下、直播录播相结合等方式,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党校(行政学院)可以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视频培训班,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资源。一定意义上,视频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线上线下、直播录播相结合等方式,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党校(行政学院)可以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视频培训班,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资源。一定意义上,视频教学已经成为深度推进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提高培训质效、扩大培训覆盖面的必要选择、重要路径。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视频教学也显现出联系实际难、互动交流难、突出时效难、效果保障难等问题。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积极探索构建视频教学质效保障工作机制,研究提出六方面具体措施,指导各级各类党校开展视频教学。

做好学情研判

基于开设班次的学员构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基本课程方案和教学整体布局,开展系统的学情研判,把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统筹谋划教学设计。通过学员“三带来”问题分析、入学测试、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学员的理论水平、需求重点、关注焦点等。围绕开设的课程,分析梳理本校教师能不能讲、讲到何种程度、能否满足学员需求。尚无授课教师的,确定使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相关视频课程。在选择视频授课时,要紧密结合师资培养,为视频课程配备导学教师,组织教师先学一步、多备一层,分析视频课程满足学员需求的程度,对有深化空间的,要结合实际,选取研讨交流、现场教学、特色课程等辅助措施,切实解决视频课程因普适性要求所导致的联系地方实际、一线实践不够聚焦的问题。

实施课前导学

视频教学中,授课教师与学员不在同一空间,缺乏有效互动,教师难以做出适应性调整。导学教师结合自身所学、学情研判,代替授课教师在课前介入教学,概述课程,简要介绍课程所涉基础理论、重点要点,帮助学员理清关键点,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设问启思,提出1——2个既贴近学员实际工作又紧扣课程主题的思考题,引导学员带着问题学,把主要精力凝聚到课程上,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深入性。推介资料,聚焦教学专题和学员需求,整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相关政策文件、典型案例等学习资源,推介给学员学习使用,帮助学员拓展学习广度、深度,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录播课程在跟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可能存在的时效性问题。

深化研讨交流

充分考虑视频教学的单向输出特性,按照视频课程应用频次有针对性地组织研讨交流,促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加强随堂交流,重点围绕教学主题与课前导学布置的思考题,在课程结束后的第一时间组织学员交流,讨论存疑问题,巩固课堂所学。强化以讲促学,导学教师围绕2——3个视频教学专题,结合推介的学习资料和学员工作实际,设计有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议题,由学员主讲,分组开展“解读式”专题研讨,深化理解应用。系统开展复盘总结,重点应用于视频培训班,在培训结束前,组织“全景式”复盘,梳理学习重点、交流学习心得、研讨实践路径,研究视频教学优化措施。

配套辅导教学

围绕教学主题,延展教学链条,在视频课程之后穿插开设实践“小课”,把地方实际、一线实践引入教学,着力解决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等问题。开设特色课程,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本地区实践、行业领域先进经验,打造组织灵活、形式多样的“拓展型”课程,加强实践解读,增强教学代入感。增加现场教学,遴选契合教学主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现场教学资源,设计开展体验式教学,打造“视频教学——现场体验——剖析提炼”三位一体的梯度提升教学模式。引入一线师资,邀请深耕基层一线的“土专家”“实干家”,采取案例介绍、政策解读、经验访谈等方式,用学员最熟悉的语言讲最鲜活的实践。

强化学员激励

突出学员主体地位,以满足学员学习需求为重点,激发学习内生动力,提高学习专注度。学习成果展示,设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学员学习成果展示矩阵,依托“党校云”、实体教学空间,通过学习心得、调研报告、身边典型案例展示等形式,以成果可视化增强学员学习获得感与荣誉感。先进经验分享,结合研讨交流、“学员上讲台”等教学活动,组织学习成效显著的学员围绕教学专题,聚焦学习感悟、工作经验和本地区、本单位党的创新理论实践成果等开展“推广式”分享,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创新学习评价,将视频课程学习完成度、研讨交流参与度、学习成果转化成效纳入学员综合评价,量化评分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推动学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即时问效优化

“学员反馈——市县创新——省级统筹”三级联动,推动形成同频共振、协同高效的视频教学工作闭环。学员反馈需求,视频教学结束后,通过填写意见表、座谈交流等方式,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学员的意见建议,研究改进措施。市县创新提升,一方面,根据学员反馈及时调整视频教学辅助措施;另一方面,由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牵头,调动本市域优秀师资,开展视频课程替代集中攻关,组织县级党校立足本地实际开发特色课程、特色案例,构建全域联动的党校资源共享体系,推动优质教学资源高效流通、深度应用。省级统筹协调,建立常态化下沉调研督导机制,精准了解基层党校教学工作难点,遴选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优秀师资有针对性地开发精品网络课程,共建共享课程库、案例库、现场教学资源库、教材库、师资库,筑牢教学资源保障防线,切实提升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网络培训质效。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