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家」燕好荣 ‖ 解放阁(散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5 17:29 2

摘要:妻子陪我来济南齐鲁医院复查,约上了在济南上班的女儿,晚上一块儿到泉城广场游玩。女儿跟妻子不爱动,她们就坐在广场边,看大爷大妈们跳广场舞。我则沿着广场北边的护城河,信步走到了解放阁。

文/燕好荣

妻子陪我来济南齐鲁医院复查,约上了在济南上班的女儿,晚上一块儿到泉城广场游玩。女儿跟妻子不爱动,她们就坐在广场边,看大爷大妈们跳广场舞。我则沿着广场北边的护城河,信步走到了解放阁。

解放阁,我并不陌生,20多年前陪父亲来济南伤残复查,曾来过这里。父亲来时,距离他负伤离开济南已整整半个世纪。这既是他老人家流血负伤的地方,更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曾不止一次的回忆过那些烽火燃烧的岁月,更忘不了这个令他刻骨铭心的地方。

看着解放阁上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我的思绪也回到了20年前,他给我讲述的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济南战役打响后,父亲所在的部队负责策应主力部队,在西郊牵制敌人。战斗打的异常激烈,父亲身旁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他万分悲痛,只能将愤怒化为力量,将仇恨的子弹一颗颗射向敌人。好在战争结束了,胜利的曙光洒向了人民的军队。父亲随从二排长清理战场。他们开始还挺顺利,不想随着一声巨响,父亲当时感觉在胸部被刺了一下,便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得知,战士小刘踩响了一枚哑弹,二排长炸的只剩下一个后脚跟儿,小刘则炸的一根胳膊挂在旁边的树上。一个弹片穿过父亲的胸部,打在了肺上,血流不止,父亲倒在了血泊中。在战地医院,医生全力抢救,他连续昏迷了7天7夜,最后同死神擦肩而过。父亲醒来后,主治大夫激动地对他说:“小鬼,你命真大,没想到你能够活过来”。后来转到了千佛山医院继续治疗。这个弹片一直留在了他的肺里,一旦天气有变化,他就觉得伤口隐隐作痛。在他30多岁的时候,去惠民地区(现在的滨州市)复查,医生曾建议他把弹片取出来。当时医疗水平不是很高,他又年轻气盛,没怎么很在乎,失去了摘取的机会。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弹片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候感觉呼吸困难,咳嗽得厉害。特别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影响的更大了,他因肺癌去世,是不是与此有关?

父亲入伍时仅仅15周岁,一个现在初中生的年龄,便扛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他识字不多,但他有最朴素的家国情怀。他常说:“是个大男人,就该报效国家”。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父亲刚入伍时比枪高不了多少,每次战斗他都冲锋在前。先后参加了解放广饶、寿光、潍县、济南等大小36多次战斗。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父亲曾给我讲,这大小的战斗,令他最难忘、最激烈的当属龙山战斗。当时他的部队不担任主攻,只是负责牵制敌人,担任侧翼的助攻任务。可万万没有想到,敌人却将他们的部队当成了主力,或许是为了从中打开突破口。等父亲的部队从埋伏的地方抬头一看,吓了一大跳,黑压压的敌人蜂拥而来。没办法,只好变助攻为主攻。战斗打得异常艰苦,父亲的班长牺牲了,机枪手牺牲了,机枪助手老隋愤怒了,站起来端起机枪疯狂地向敌人扫射。见老隋舍身露体的不注意保护自己,连长冲他后脚跟边打了一枪,利用冲击力让他匍匐在地。父亲打了多少发子弹,已经没法计算了,但他记得当时枪管都打红了。但敌人仍然很顽强,冒着弹雨拼命的冲锋,好在上级及时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父亲说:“如果再晚撤退10分钟,他们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父亲没想青史留名,他只是默默的履行了一名赤子的责任。在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他或许只是沧海一粟,正是这无数的水滴凝聚成了改变了民族的命运的惊涛骇浪,砸碎了旧世界,创造了新生活。

海涅曾说:“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无数的仁人志士,心中装着伟大的祖国,为了祖国不惜牺牲一切。在战争年代,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建设年代,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极不平凡的事业,彪炳史册。

这里有“一生只为稻粮谋”的袁隆平;

“青蒿一握,痴迷一生”的屠呦呦;

“年过古稀未伏枥,游向苍穹寄深情”的孙家栋;

“敦煌的女儿,一生的守望”的梵金诗;

“一片赤诚,一生奉献”的程开甲;

“为国奉献,永远在路上”的钱七虎。

……

“斯人已逝,生命如斯,惟愿安好”。父亲晚年饱受伤痛、病痛的折磨,备受煎熬。愿天堂里的父亲无灾无难,幸福快乐。父亲爱子情深,视我们兄妹五个为掌上明珠。愿天堂上的父亲一如既往保佑我们平安康健。父亲宽厚善良,平等待人。愿这美好的品德在我们身上传承发扬。

解放阁,这个英雄的名字,愿父亲同他的战友们用血换来的和平、幸福、安宁永驻人间。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作者简介:

燕好荣,男,本科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教师,正高级教师,从教30年,爱好写作。

来源:作家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