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在《上海女性》公众号上看到的一系列家庭故事,我像追剧一样一口气看了好几个,真的被里面的女性角色戳中了!
说在前面的话
最近在《上海女性》公众号上看到的一系列家庭故事,我像追剧一样一口气看了好几个,真的被里面的女性角色戳中了!
她们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身边的妈妈、妻子、奶奶,但在每一个平凡人的身上,都闪耀着女性那种温柔又有力量的光芒。
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却能让整个家、甚至周围的世界,都生机勃勃起来。看完心里暖暖的,也充满了力量感!
我特地申请了转载授权,作为我们一个小栏目《100个家庭故事》,定期分享给大家。
------以下正文------
孩子带我回到童年
“别人家的家人叫妈妈,我的妈妈是我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搭子。”这是女儿眼中的华人意。
作为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医生,13年职业生涯,华人意接生过成百上千个新生儿。而作为一位母亲,她最大的育儿心得是“平视”孩子。
生活中,母女俩是美食搭子、工作搭子、学习搭子、逛街搭子,甚至是撸猫搭子。女儿心中,华人意是个很松弛的妈妈,从不摆家长的架子,更不回避自己的“知识盲区”,经常让女儿帮忙科普年轻人的新鲜名词,笑称要跟孩子一起与时俱进。
“家庭中每个人都在成长,需要找到契合点;我们与孩子之间,我愿意去靠拢孩子。”这是华人意的育儿诀窍。
《故事妈妈的快乐一家》中的邱玲拥有双重身份,她不但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还是上海妇联公益妈妈大联盟“故事妈妈”带头人。邱玲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在社区组织亲子活动,带领孩子们阅读绘本,寓教于乐,沉浸式感受绘本故事的单纯美好。
“故事妈妈”邱玲6岁的小女儿正值情绪敏感时期,作为母亲,邱玲总是去理解孩子的情绪,适时拥抱,让孩子把激烈的情绪释放出来。在妈妈细心的安抚下,小女儿很快就能排解愤怒或紧张不安的情绪。
“带孩子是一件挺有趣的事,她们有些观点,真的可以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对于育儿,邱玲乐在其中。
当外孙女爱上外婆的昆曲艺术
84岁的国宝级昆曲艺术家梁谷音,拥有女儿后正值事业巅峰,活跃在台前幕后将一个个鲜活角色镌刻在观众心
上,陪伴女儿的时间很少。
女儿想成为母亲那样的人,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职业道路,心有遗憾。
一段温馨的祖孙情,在《霓裳未央昆曲情》的故事中呈现。随着第三代的呱呱坠地,外孙女朱韵霓从小跟外婆生活,外婆是她心中偶像,少女眼波流转间有着外婆的神韵。
梁谷音从来不强求孩子学什么,外孙女热爱昆曲,她便倾力支持,八旬高龄奔波上海苏州两地毫无怨言,“得不得奖其次,主要是不断地进步,不望她大红大紫,有用就行了。”这是梁谷音对心爱外孙女的寄语。
分享幸福家庭小法则
《爱的“经营”》故事中,李隽楠认为“没有人天生会做好丈夫好妻子,其实幸福是可以学习也是可以学会的。”有着十年经验的婚姻情感咨询师李隽楠,2014年受国际演讲会经历的启发,创建了婚姻幸福社群。
她通过社群运营,为许多家庭带来幸福的指引,同时也让自己的家庭收获了成长与温暖。
从相识相恋算起,20年流金岁月。李隽楠与丈夫之间有个“532法则”,每天五分钟不聊事情,只聊心情;每周有一个3小时的夫妻约会;每年夫妻俩离开上海2天,重回二人世界。
“对爱人做的不足之处,会直接提出要求。在爱人遇到困难时,给予温暖的支持。我们一起度过彼此各自的以及共同的至暗时刻,我们彼此慰藉,深深拥抱,哪怕最糟糕的时候也因为有彼此而不害怕。”正是这些用心经营的小秘诀,他们17年的婚姻始终保持新鲜感。
全家一起迎接新生儿
为什么会选择在45岁高龄成为二胎妈妈?万蒂妮在《麦田守望日记》给出了答案:“因为这是女儿祈祷的心愿,小麦兜希望能多一个家人陪伴。”
六年前,39岁的上海知名主持人万蒂妮拥有了可爱的女儿麦兜。六年后,这个幸福的家庭又迎来了新成员“麦田”,麦兜升级成了姐姐。
万蒂妮怀孕期间,丈夫老韩始终关注并忧心着妻子,毕竟45岁的高龄产妇会承担一定的生育风险。
好在小麦田在全家人火热激动的殷殷期待中,平安降临人世。
“欢迎你成为家庭的一员,和姐姐互帮互助,齐头并进。希望你永远做自己,爸爸妈妈支持你!”这是万蒂妮和老韩送给新生儿的祝福。
怎么样,这些故事有戳到你吗?哪一个人,哪一句话让你特别感动?欢迎来留言区和我分享你的感受哦!
我会选出一位朋友,送出我定制的帆布包一个~让这份来自平凡生活的暖意,也能陪伴你的日常。
以后咱们这个“100个家庭故事”小栏目,会持续带来这些来自弄堂里、来自普通家庭的温暖力量! 记得常来看看哦~
来源: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