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华表示,本次展示依旧分为高分子(塑料) 和金属两大板块,并特别强调了一个重要趋势:绝大多数展品都来自中国本土及亚洲客户的成功应用案例,这标志着惠普3D打印技术在国内的产业化落地正日趋深入和成熟。
南极熊导读:惠普粘结剂喷射尼龙/金属3D打印技术,在批量应用生产中,全球已经卖出了上千台设备。
2025年Formnext 深圳展会,吸引了超 20000 名专业观众到场,南极熊3D打印的线上直播更是吸引了超过3.4万人观看。
南极熊来到了全球3D打印巨头惠普(HP) 的展台,并邀请到了惠普3D打印业务的负责人赵华,为大家详细介绍本次展出的亮点及应用案例。
赵华表示,本次展示依旧分为高分子(塑料) 和金属两大板块,并特别强调了一个重要趋势:绝大多数展品都来自中国本土及亚洲客户的成功应用案例,这标志着惠普3D打印技术在国内的产业化落地正日趋深入和成熟。
一、高分子材料打印:从智能硬件到医疗康复的批量应用
在塑料打印区域,惠普重点展示了其Multi Jet Fusion(MJF)技术如何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定制、减少库存的制造需求,一些代表性的应用案例如下。
智能硬件/消费电子: 如智能音箱等部件,其打印精度和表面质量已达到可直接作为终端零件使用的要求,正在有效替代传统注塑。
汽车软胶件: 展出了多种采用TPU、TPA等弹性材料打印的汽车管路等试制件,解决了汽车研发末期试制阶段对软质部件的迫切需求。
医疗康复-白色尼龙: 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是惠普与国内顶尖品牌合作开发的脊柱侧弯矫形器。该产品采用了惠普最新5620系列设备及新型白色尼龙12材料。赵华特别指出,这款“医疗白”材料在保持了惠普尼龙传统优势的韧性、表面光滑度和一致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纯净的白色,极大方便了后续喷漆等后处理,为医疗康复领域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
二、金属粘结剂喷射(BJ):聚焦液压、散热与特色小批量市场
在金属打印区,惠普展示了其独特的金属粘结剂喷射技术(BJ)的应用,该技术具有12秒一层的高效成型速度,适用于批量生产,展示的案例包括:
液压系统: 展出了大量不锈钢材料的液压阀块等零件,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等领域,经过后期精加工和深度处理后可直接装机使用。
纯铜散热器: 特别展示了为液冷散热领域开发的纯铜散热器方案。BJ技术为热管理行业带来了新的设计自由度和生产突破,非常适合3C、服务器等领域对高效散热的需求。
高频少量特色市场: 赵华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观察,惠普金属打印在国内的一个重要应用市场是“高频少量”型订单,即订单频率高但单批次数量仅为几百上千件。这非常契合国内高尔夫、饰品、部分散热等特色产业的供应链特点。本地强大的后处理与材料研发能力,与惠普的开放材料系统相结合,共同推动了这些创新应用。
三、服务商生态与装机量:头部效应明显,产能高度集中
在采访中,南极熊就业界关心的装机量问题进行了提问。赵华分享了几个关键信息:
惠普3D打印机(含塑料与金属)在国内装机量已达数百台,在国际市场,装机量在数千台的量级。
国内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服务商(加工服务商)是采购主力。其中,头部20多家服务商集群效应明显,前5大服务商拥有的惠普设备总量接近100台,而前2大服务商则共拥有约50台。这反映出惠普技术因其高效率、高一致性、快交期和稳定质量,尤其适合需要规模化、批量生产高质量零件的应用场景。
四、揭秘惠普在3C领域的战略布局:专注三大方向
当问及炙手可热的3C电子行业应用时,赵华透露了惠普的战略聚焦点,表示惠普将主要精力放在以下三类有“稀缺性”优势的应用上:
不锈钢表面结构件: 利用BJ技术带来的良好表面质量,聚焦于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的外壳、框架等可见零部件,可通过抛光达到高外观要求,同时减少碳排放。
难熔金属与特殊材料: 基于BJ技术善于处理多种材料的特性,开发一些应用相对稀缺、难以用传统方式加工的特殊金属材料。
传统强项——散热解决方案: 继续深化在纯铜散热器方面的应用,这是目前惠普在3C领域最具竞争力的方向之一。
总结来看,惠普通过此次展会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其3D打印技术已在中国市场深深扎根,通过本地化的材料、工艺和应用开发,与头部服务商共建了一个强大的规模化制造生态。在未来,惠普将不再追求技术的“大而全”,而是更加聚焦于自身最具优势的批量生产、一致性要求高的领域,特别是在3C电子、医疗、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精耕细作。
来源:科技新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