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行业炒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就会从初期风险偏好,转向实质的业绩,说白了,前期炒作时由于长期超跌,跌得久了,那么当市场情绪改变的时候,就会形成了资金的涌入,包括这一波实际上,医药涨得猛的就是18A,也就是一批未盈利的医药公司。如今医药行业出海频发,科研数据向好,
随着行业炒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就会从初期风险偏好,转向实质的业绩,说白了,前期炒作时由于长期超跌,跌得久了,那么当市场情绪改变的时候,就会形成了资金的涌入,包括这一波实际上,医药涨得猛的就是18A,也就是一批未盈利的医药公司。如今医药行业出海频发,科研数据向好,后面比拼就是实质了,这也算是行业的改变。
医药行业的周期性
医药板块从2021年三季度筑顶后,一路调整到2024年9.24才终止了新低,随后逐步修复,2025年逐步活跃起来了。这就是医药行业的牛熊交替,这里面不仅有业绩,还有政策,以及时代因素,比如说从仿制药到创新药时代的变化,这些都会带来不同的走势。近期我们看到了,三生制药与辉瑞创了大单记录之后,出海一波接着一波;恒瑞公告,公司与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和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有偿许可给GSK。GSK将向恒瑞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公司将有资格获得未来基于成功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的潜在总金额约125亿美元。
为什么现在多数创新药企都争相做海外BD?因为国外的市场上才有钱。所以,创新药BD热潮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创新药企长期面临的资金困境。更进一步说,是中国创新药企无法在中国的市场上获得足够资金与商业回报,去支撑自身创新和研发。这也是创新药时代才会有的机会。而创新药活跃,CXO自然也是受益的。
我们注意到药明中报很好,也是带动板块反弹的。有意思的,恒生指数公司六月底宣布恒生创新药指数未来要剔除CXO公司,然后港股CXO公司股票不仅没受负面影响,反而还涨了,涨幅还超过了不少创新药公司。不仅国内,海外方面,CXO业绩复苏,美股Medpace业绩表现亮眼。Q2同比增长16.2%,预计全年增长14.7%-19.5%,单日股价大涨54.67%。创新药行业活跃,卖铲子的自然受益。
有走强的,自然也有强转弱的,实际上,再牛的医药股也逃不过周期,这个周期有资金和政策周期,也有产品周期。诺和诺德靠一款减肥药暂时的领先,炒作其稀缺性,2024年炒到了6400亿美元市值。但这款减肥药的市场独占性的护城河并不深,有众多中国创新药企业多种类似管线紧紧跟随其后,这两年陆续上市,竞争急剧加剧,炒作稀缺性彻底失败,然后到了现在市值跌到了不到2400亿美元。
诺和诺德业绩不及预期,主要原因就是旗下的重磅减肥药Wegovy销售大幅不及预期,但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减肥药这个行业太卷了,现在诺和诺德除了有礼来这个竞争对手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仿制药,这些仿制药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压力。具体来看,Wegovy医保覆盖差 + 价格太贵,被仿制药替代是市场趋势,美国政府也乐见其成;Ozempic市场份额也被礼来的Mounjaro蚕食,加上川普的压低药价及关税政策,市场觉得短期很难翻身。
日升日落、潮涨潮落、月盈而亏、四季更替……这都是自然界周期变换的规律,经济周期以及股市周期也不例外。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它使得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它使得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这一波医药行业就非常清晰地诠释了相关要素。投资的智慧,从来不在K线图的红绿之间,而在对“价值”与“价格”的清醒认知里。就像农民不会在洪水季播种,渔民懂得避开休渔期,真正的投资者懂得等待属于自己的大机会。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在喧嚣中保持理性的定力。接下来,我们针对医药各子行业业绩因素做一个分析。
来源: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