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山五园”是什么?“中华文脉”和此次赛事有什么联系?接下来,就请跟着组委会一起深入探寻赛事主题背后的底蕴和内涵。
你知道吗?
有一场比赛
能让你在挥汗如雨的奔跑中
穿越千年历史
领略皇家园林的风华
感受自然生态与文化的巧妙融合
海淀马拉松系列赛暨
2025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
(北京·海淀站)
将于4月6日
鸣枪开跑
届时5000名跑友
将与我们一起
在这个春天
畅跑三山五园
赓续中华文脉
“三山五园”是什么?“中华文脉”和此次赛事有什么联系?接下来,就请跟着组委会一起深入探寻赛事主题背后的底蕴和内涵。
01
三山五园:跨越时空的文化瑰宝
三山五园的历史源远流长,辽金时期,这里就开始建造行宫。随着朝代更迭,在清代康乾时期,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纷纷建成,共同构成了庞大的皇家园林集群。
三山五园分布图
这片区域融合了皇家、宗教、文学等多重文化,香山碧云寺、玉泉山静明园内的宗教建筑群,体现了佛教、道教文化的交融,园林中的文人书画则是对三山五园在艺术造诣和价值上的直接展现。
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章中,专门列出了“加强三山五园地区保护”一节,对整体保护的内容和要求作了详细阐述,彰显了对这片地区的高度重视。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02
赛道设计: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路
本届赛事的赛道设计将三山五园的文化密码融入自然景观,打造出一条堪称“可奔跑的文脉解码器”的特色赛道。
选手们将从充满科技感的中关村展示中心出发,途经颐和园文化遗产带、京密引水渠生态廊道,至长春桥折返,形成 “科技脉搏—历史雕梁—碧波水渠”的独特路线。
1
中关村展示中心
这里不仅是赛事的起点,更是中关村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的窗口。周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云集,宛如一张海淀区的“科技名片”。
2
颐和园东门
当跑者经过颐和园东门时,能远眺昆明湖的粼粼波光与佛香阁的美丽倒影,尽情感受皇家园林的恢弘气韵。
3
十七拱桥
十七拱桥作为颐和园标志性建筑,连接着昆明湖东堤与南湖岛,是中国古代桥梁艺术的经典之作。比赛日恰逢园内花开,桃花、玉兰与古桥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绝美画面。
4
京密引水渠
沿着赛道前行,便能看到一旁的京密引水渠,作为北京市最主要的供水线路,赛道沿着其南岸延伸。这一路段绿树成荫、水面开阔,是城市生态廊道的典型代表。
5
长春桥
长春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最初是木质结构桥梁,因长河两岸绿柳成荫、春意盎然得名。如今虽已改建为大型立交桥,但它的名字依然承载着过去的记忆。
在这条赛道上,每一步仿佛是在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卷中穿梭。我们相信,这样的赛道设计能为跑友们带来独特的跑步体验,也能让三山五园的文化随着大家的脚步广泛传播,成为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风景线。
03
文体融合:赓续文脉的创新实践
在赛事体系构建方面,组委会秉持多层次、多维度的格局,积极融入文体融合。
当跑者们在全力奔跑、挥洒汗水时,赛道周边街镇带来的民俗展演,宛如一条灵动的纽带将赛道的各个路段串联起来,汇聚成海淀区独特的文化魅力,等待跑者们去探索、去感受。
空竹、腰鼓、五虎棍、八法拳等精彩的技艺与节目,相信能让跑者们在领略各街镇独特民俗风情的同时, 引发大家对于如何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思考。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坚守,如同长跑运动中对毅力的考验,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每一次坚持奔跑,都是对自我的传承与超越,而民俗传承也正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10公里赛程
串联起的是三山五园的古韵今风
这个春天
让我们相聚赛场
开启一场专属于我们的
春日文化跑旅
一起在奔跑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收获一段难忘的回忆!
*部分图片来源于北京海淀、文明海淀、网信海淀等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