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9日,成都车展正逢超20家车企集体缺席“冷场”时刻,大环境唱衰行业的当下,零跑汽车却以两项重磅消息为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上市仅37天的B01车型正式完成第1万台交付;全球车型B10新增“摩根粉”车漆(价值2000元)并宣布限时免费赠送。
8月29日,成都车展正逢超20家车企集体缺席“冷场”时刻,大环境唱衰行业的当下,零跑汽车却以两项重磅消息为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上市仅37天的B01车型正式完成第1万台交付;全球车型B10新增“摩根粉”车漆(价值2000元)并宣布限时免费赠送。
一边是新车交付的速度答卷,一边是用户福利的精准落地,零跑在成都车展的亮相,既印证了其B系列车型的市场认可度,也凸显出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以产品力与用户关怀破局的战略思路。人们不禁要问,行业调整期,出彩的为何是零跑?
在随后的媒体群访中,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零跑汽车副总裁周颖围绕零跑汽车海外市场拓展、全系列产品规划、技术自研与经营策略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全面详解。更值得关注的是,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更全面的零跑。从曾经的不被人注意,到现在的销量跨越式增长,从出海“试水”到体系化推进,不仅勾勒出零跑从“月销几千”到“连续5个月新势力销冠”的增长逻辑,更完整呈现出这家车企以产品力为根基、以长期主义为导向的发展路径。
海外本土化加速落地 今年9月推出B10产品
在新能源汽车出海浪潮中,零跑汽车凭借清晰的战略规划与高效执行,实现海外业务快速突破。群访中,周颖提到,零跑依托与Stellantis集团的创新合作模式,快速打通海外销售网络,“目前欧洲市场已布局近600家网点,在德国这样的汽车工业强国,我们的新能源产品也获得了用户、经销商和媒体的高度评价”。
这一合作背后,藏着零跑差异化的出海逻辑,相比第一波出海的中国车企,零跑没有名爵那样“诞生于海外市场”的先天品牌优势,只能靠“更高配置、更有品质、好而不贵”的产品力,结合本地化适配一步步赢得信任。正如周颖所说:“出海没有捷径,我们只能用实力换市场认可,Stellantis的合作让我们更快触达当地资源,但最终打动用户的还是产品本身。”
本土化生产是零跑海外战略的关键一环。对此曹力表示,零跑有着明确规划,明年会借助Stellantis的工厂产能,实现B10及后续新产品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此举既能满足当地税收要求,又能优化成本结构。
此外零跑的出海成长,从国际车展的参与细节中更能直观体现,2023年第一次参加慕尼黑车展时,全程由国内团队操盘,当时对接主办方、协调供应商都很生疏,很多环节都在摸索。今年参展慕尼黑车展,零跑国际团队已能独立运作,不仅筹备馆内展区,还在慕尼黑市区设立体验空间,让当地用户更便捷地接触产品。这种从“试水”到“体系化推进”的转变,正是零跑海外业务逐步成熟的缩影。
有规划更要有执行力,这主要体现在零跑产品层面。零跑采取“出口先行、新品迭代”策略,已通过T03、C10完成海外初步渗透,今年9月慕尼黑车展零跑集中发力,同步推出B10和全新全球战略级产品,进一步丰富海外产品矩阵。针对零部件供应,零跑采取差异化布局,如座椅、车身这些运输成本高的大件,零跑选当地优势供应商合作,而控制器、电机这些自研高附加值核心零部件,还是以出口方式供应,这样既能保技术优势,又能控成本。面对东南亚等市场的产能过剩风险,曹力强调,不会盲目投入,会综合评估关税、供应链、制造成本,平衡出口与本地化节奏,出海是长期事,稳扎稳打才靠谱。
明年D系列上市交付 挑战年销百万目标
今年7月,零跑汽车月度销量首破5万辆,也是唯一一家销量破5万辆的造车新势力,零跑在中国新势力品牌7月销量排行榜中位居第一。截至7月,零跑汽车已经是连续5个月保持月度领先。在零跑汽车销量趋势一路走高中,其主力销量车型主要集中在了C系列和B系列上。
为了能更好的巩固扩大市占率,零跑汽车将不断的完善零跑A、B、C、D四大系列的产品矩阵规划。对于零跑汽车的这一安排,曹力表示,零跑要覆盖不同价格带,每个系列定位都很清晰,目标是全系列均衡增长。
其中,面向年轻用户的B系列是当前核心增量引擎,而这一系列的推出,还暗含着零跑创始人角色转变的内涵。此次成都车展,有媒体注意到创始人朱江明并未亮相,周颖称,B系列是为年轻用户打造的车型,朱江明希望把舞台交给年轻人,让更懂目标群体的团队主导产品与市场沟通。这一细节不仅体现出朱江明对团队的信任,更折射出零跑从创业初期“创始人驱动”到如今“组织驱动”的成熟转变。
B系列“为年轻而来”的定位,在产品上落地为精准的需求适配,要求外观设计贴合年轻审美,内饰强调简洁科技感,智能化配置更是直击痛点,比如激光雷达ADS版本,用户选配率高达50%。
曹力以B01举例,这款车上市第二个月销量就破万,现在还供不应求,而这样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零跑多年积累的结果。回顾销量轨迹,零跑最早的T03一个月只卖几百台,后来C11起步时月销一两千台,到去年C11才稳定过万,现在B01直接打破这个节奏,上市不久就销量破万,这背后是技术、产品定义、渠道能力的全面提升。从“月销几百”到“连续5个月新势力销冠、月销破5万”,零跑的销量递进,正是“好而不贵、自研驱动”战略的现实印证。
针对中高端市场,零跑D系列将打破价格壁垒,今年四季度跟大家见面,明年上半年进行上市交付。在细分市场布局上,零跑还瞄准了大三排SUV这一“新蓝海”。当被问及为何切入这一领域时,曹力坦言,这不是跟风,而是看到了用户需求的变化,生活水平提高后,多孩家庭对大车、多座车型的需求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未被充分满足的空白市场。
零跑的思路是用产品力填补需求缺口,比如在空间设计、舒适性配置上做足优势,让用户花合理的钱,获得超出预期的体验。此外,在全系列布局完善后,零跑还计划推出大众化定位的个性化车型,当然这不是做小众市场,而是满足细分需求,进一步扩大用户群体。
销量目标上,零跑制定了明确的短期与长期计划。曹力在群访中表示,2024年要冲击65万销量,下半年销量得比上半年翻番,B系列是核心增量来源。2025年则挑战百万销量,具体来看,B系列、C系列每月得各卖4万台以上,D系列每款车年销3-4万台,A系列同步贡献销量,只有全系列都达标,百万目标才能落地。零跑汽车不仅有着目标自信,更有着详细的方法论。
坚持全域自研筑技术壁垒 不刻意追求高毛利更看重规模增长
“全域自研是零跑的中长期战略,不会动摇。”曹力多次强调这一核心思路。
目前,零跑已构建起覆盖控制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及智能化系统的自研体系,这让零跑在新技术应用和成本控制上比友商有优势,能实现产品竞争力冗余。比如B01搭载600公里续航与激光雷达,这在10-15万价位段,这样的配置就是零跑汽车的差异化优势。
接下来,辅助驾驶是零跑自研的重点领域。零跑的目标十分明确,到2026年上半年要进入行业第一梯队,为此零跑采取硬件预埋+软件迭代策略,而且零跑全系列车型会提前装好了硬件,保障安全冗余,软件持续升级。对于激光雷达,零跑考虑到的主要是极端场景的安全冗余配置,零跑不依赖外部供应商方案,但也保持开放态度,有好的合作模式可以探讨。
最近有媒体关注到,零跑与中创新航成立合资公司,曹力称,这主要针对电池领域,目前没规划换电业务,还是坚持C2C整车定价,保持定价逻辑稳定。
今年8月,零跑汽车公布了中期业绩报,报告期内零跑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毛利率提升至14.1%,较去年同期扩大13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零跑也成为中国新势力中第二家达成半年度盈利的企业,并成功入围《财富》中国500强,成长势头持续强劲。
毛利率作为衡量企业财务的重要指标之一,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有人直言,相比于其他个别新势力车企,零跑的毛利率表现还是较低,对此曹力称,零跑不追求高毛利,目前14%-15%的毛利率是合理区间,零跑重点是依靠成本定价做规模。其中成本控制是通过自研降核心零部件成本、优化供应链、平衡生产运输成本,最终落实同样价格更高配置的产品价值。
反映到资本市场,零跑强调的是不刻意看股价短期波动,销量增长、市场认可才是核心。而对于与一汽的资本合作,零跑称,还在探讨阶段,有进展会及时披露。不过零跑会对投资者负责,也更要要聚焦业务本质。
此次成都车展上,零跑汽车为行业带来信心提振消息,并且从出海“摸着石头过河”到体系化布局,零跑的逆势突围并非偶然。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当下,这家车企以全域自研为根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长期主义为标尺,正一步步实现从“新势力挑战者”到“行业中坚力量”的转变。
来源:汽车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