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寄思念,以行承遗志——广东海警局深切缅怀汪晓龙烈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5 15:46 3

摘要:“晓龙,今天海风很大,就像两年前那个夜晚一样,这一次,我依旧感觉到你和我在一起守护着那片海。”写下这封信的人,是广东海警局汪晓龙烈士的好兄弟林清平。2023年3月24日,他和汪晓龙并肩与不法分子搏斗时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小腿,而汪晓龙的生命也定格在了那片浪涛……

“晓龙,今天海风很大,就像两年前那个夜晚一样,这一次,我依旧感觉到你和我在一起守护着那片海。”写下这封信的人,是广东海警局汪晓龙烈士的好兄弟林清平。2023年3月24日,他和汪晓龙并肩与不法分子搏斗时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小腿,而汪晓龙的生命也定格在了那片浪涛……

两年后的3月24日,广东海警局各级海警机构以行动承载遗志,学习汪晓龙烈士的先进事迹。

一封信,跨越生死的对话

同事们那些未能对汪晓龙说出口的思念与誓言,化作笔尖的千钧之力。字迹工整的信,被轻轻放在汪晓龙烈士雕像的脚下,海风翻动纸页,似有回响。

广东海警局刘敏:

你离开的那天,大海呜咽,但你的选择让所有人读懂了“海警”二字的千钧之重。你的奋力一跃,不仅践行了庄严承诺,更在波涛中矗立起永恒的丰碑。两年间,你的故事成为新执法员初训的第一课;如今海上灯塔长明,五星红旗永远高扬于你守护的海天之间。

广东海警局林清平:

那天你和我一起出任务并肩作战,自己却再也没回来……如今我装了义肢,依然站在甲板上。你看,我们的执法艇比两年前更先进了,你守护的海域,现在由我们继续守着。

广东海警局陈泳熙(“324”同行执法员):

伏在你空荡的床铺,往事如潮水漫涌。七百多个日夜,我们带着你坚毅的目光巡逻在风浪里。你曾说“海警的职责就是守护祖国的海疆”,这句话已化作全体执法员的精神坐标。请放心,未竟的事业,我们会用生命接力传承。

广东海警局李雨清:

相识两载,念念不忘,历历在目。晓龙,你的家人也一直是我们牵挂的对象。我们会尽全力照顾好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你的父母为你感到骄傲,你的战友们为你感到自豪。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你的精神永远与我们同在。

新入警执法员陈宇龙:

入警第一天,我们在你的雕像前宣誓。这两年,我们学搜救、学执法、学缉私,终于懂了什么叫“用生命丈量忠诚”。

重读你泛黄的日记,字句间奔涌的热血仍在沸腾。又到春潮涌动时,螺号声自深蓝处传来——甲板上每一个迎风而立的身影,都是你生命的延续。这片你深爱的海疆,永远回响着永恒的誓言。

一座雕像,凝聚不灭的信仰

青铜铸就的雕像前,林清平的声音随海风起伏。他卷起左腿裤管,露出冰冷的义肢,指尖轻触雕像……两年前的雨夜被他逐一还原:翻滚的浪花、破碎的船灯、晓龙和他一起坠落海中。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晨光刺破云层,执法员面向雕像举拳宣誓。

陈列柜前,泛黄的入党志愿书被海风掀起一角。“‘我从入警的第一天起,就有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并且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有增无减’——这是晓龙入党申请书中写的。”讲解员讲完后,学生们集体到展板前签字,他们默默将自己心中的话写了上去:“我们想成为您这样的人”。

一片海,承载永恒的追思

3月24日上午10时,马宫口海域浪卷云舒。

执法艇犁开碧波,当年晓龙倒下的坐标点上,菊花与祈福灯随潮起伏。辖区学校的学生与执法员并肩而立,将祈福灯放入海中——那是晓龙27岁的永恒年岁。

“叔叔,祈福灯上写满了我们的‘英雄梦’!”一名学生对着海天交界处高喊。无人机掠过,拍下金色阳光穿透浪花的瞬间,恍若英魂化作粼粼波光。

“杀害汪晓龙烈士的罪犯已被依法严惩!”宣读判决结果时,海风骤急。

浪淘不尽忠魂志,风卷长存赤子心。这片海,永远记得英雄的名字。

文、图丨记者 侯梦菲 通讯员 倪成博 李雨清 张志强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