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合组织峰会正在中国天津举行,多达23国领导人以及一些国际组织机构负责人共聚一堂,坐在一起谈合作。紧接着就是九三阅兵仪式,不仅20多国领导人将出席现场看阅兵,还有多国军队方阵也将到场参与,可以说这将成为历史性一幕。
上合组织峰会正在中国天津举行,多达23国领导人以及一些国际组织机构负责人共聚一堂,坐在一起谈合作。紧接着就是九三阅兵仪式,不仅20多国领导人将出席现场看阅兵,还有多国军队方阵也将到场参与,可以说这将成为历史性一幕。
另一边,美国前国安顾问沙利文对着特朗普“开炮”,说他的政策硬是把盟友推到了中国一边,说盟国现在将美国视为“大破坏者”,而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过美国。
参考消息报道,沙利文在美媒“堡垒”网站的播客里,没绕弯子,直接说特朗普对印度等盟友搞“大规模贸易攻势”是大错特错的,这将把印度推向中国。同时他还暗戳戳表示:现在各国基本上都在说,美国品牌完蛋了,而中国看起来像是一个负责任的参与者。
要说沙利文这番话,绝不是一时兴起的随口抱怨。
因为以他的身份来说,作为美国外交决策圈曾经的核心人物之一,现在是民主党的重要智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他批评特朗普,难免带着党派争斗的心思。毕竟美国政坛历来如此,把共和党出身的美国总统的政策批一顿,就能显得民主党当年的外交策略更靠谱,这是常规操作。
但抛开党派那点事,更值得琢磨的是他话里暗藏的焦虑。说美国完蛋了,中国只需坐着看戏就好,本质上就是承认美国在外交和舆论上的主动权,正在一点点丧失。以前那种“美国说什么,其他国家都得听”的日子,现在是真的要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沙利文的话有一点偏颇,但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确实正对美国造成伤害。
特朗普
首先,“美国优先”喊得震天响,可实际做的事,大多是损人还未必利己。对印度加征钢铁、铝制品关税,跟欧洲盟友要高额军费,逼着加拿大、墨西哥重新谈贸易协定。这些政策一出来,直接砸了盟友的饭碗。
就拿印度来说,特朗普政府加的关税,让印度相关产业一下子损失了超10亿美元。原本还在升温的美印关系,瞬间凉了下来。印度没办法,只能转头找中俄等国谈合作,光是去年一年,中印双边贸易额突破了1300亿美元。
其次,特朗普说“退群”就退群,把美国的国际信誉摔得稀碎。退出《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少了个关键角色;退出《伊核协议》,让本就复杂的中东局势更加混乱。这么一通操作下来,美国之前贴的“民主灯塔”、“规则制定者”标签,基本没人认可。
所以结论很明显:特朗普的政策,不光把美国的盟友圈拆得七零八落,还让美国在国际舆论里,从以前的“带头人”变成了人人提防的“规则破坏者”。
而反过来看中国这几年的外交路线,走的是务实路线,脚踏实地。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真金白银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里的项目都在一一落实,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了“陆联国”,雅万高铁让印尼有了东南亚第一条高铁。这些项目一落地,直接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民众生活也跟着有所改善。
第二,在国际舆论上,中国早就不是以前那种被动挨打的状态了。通过纪录片向世界讲述中国脱贫故事;在中东局势、乌克兰危机里提出中国版和平方案。这些做法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不只是说理念,更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国。
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数据就能证明这一点:2025年的全球态度调查里,25个受调查国家中,有15个对中国的好感度上升,高收入国家对中国的正面看法,更是创下了6年来的新高。
这就很清楚了:中国靠“做实事”赢得认可,而美国靠“喊口号”、背刺他国丢了人心。
接下来,中美在外交和舆论上的博弈,只会更激烈,而且有几个趋势已经显露的很清晰。
新兴技术领域会变成新的战场。人工智能、5G网络、量子计算,这些领域的规则制定权,谁拿到手谁就占优势。美国大概率会拉着盟友搞技术“小圈子”,想卡住中国的脖子;但中国也不会坐以待毙,会通过和其他国家的技术合作,推动更开放的规则落地。
盟友的选择会越来越关键。现在美国想留住盟友,得付出更多代价;而中国靠合作共赢,让盟友主动靠过来。说白了,现在的国际博弈比的不是谁的口号喊得响,而是谁能给伙伴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舆论场上的争夺,会更看重实效。光说不练家把什,得让其他国家看到真真切切的利益,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追随。中国这几年的做法,其实就是在证明:我们从不弄虚的,只会拿出实打实的合作,我们说要互利共赢,那就必然会实现双赢,而不是美国的“自己赢两次”。
从现在的局势看,美国想重新拿回主动权,难度很大。毕竟盟友也不傻,谁给的利益多、谁的政策稳定,就会跟谁走。而中国只要保持现在的节奏,继续做实事、讲实效,在这场博弈里,优势只会越来越大。毕竟说到底,现在的国际格局早已不是单极时代,而是多极化趋势迅猛发展的时代。这一点,沙利文看明白了,美国的那些盟友也看明白了。
来源:千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