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她的丈夫因车祸成植物人,她无怨无悔坚守20年:只要他在,家就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6 18:43 1

摘要:家里太穷,曲亚波和两个妹妹只能挤在厨房角落的一张小床上。晴天还好,一到下雨天,土房子就漏雨,她们就得抱着被子找地方躲雨,然后一直蹲到天亮。

2025年8月16日,在“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的舞台上,曲亚波身穿淡粉色西装套装、面带笑容。

你可能完全想象不到,眼前这个笑容恬淡的女子在过去20年间经历了什么。

丈夫因车祸成了植物人、太爷爷中风瘫痪在床、公公失明,还有一个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

即便遇到如此多的挫折与苦难,曲亚波也没放弃。她的儿子说:“妈妈教会我,乐观不是没烦恼,而是笑着面对生活的困难。”

01

一场车祸,让宠她的丈夫成了植物人

曲亚波家有7个女儿,她是老大。割麦子、挑水、铲地、土房抹泥上墙……家里的活儿她样样精通。

家里太穷,曲亚波和两个妹妹只能挤在厨房角落的一张小床上。晴天还好,一到下雨天,土房子就漏雨,她们就得抱着被子找地方躲雨,然后一直蹲到天亮。

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曲亚波没继续读书。第二年,她就嫁给了于柏言。

也许是曲亚波小时候过得太苦,所以上天赐了一个好丈夫给她。

丈夫于柏言是一名司机,家住瓦房,帮助曲亚波实现了“住上不漏雨的房子”的梦想。他还有一辆四轮车,用曲亚波的话说,相当于现在的奔驰宝马。

曲亚波做事勤快干练,于柏言踏实能干,两个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夫妻俩都爱笑,家里总是欢声笑语。于柏言知道曲亚波4岁就没了父亲,就让她喊自己“哥”:“我比你大,以后我来给你顶着。”

于柏言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什么好吃的,他都会揣兜里带回来给曲亚波;脏活累活,他都舍不得曲亚波干;种地时,他抢了曲亚波的锄头转头就跑,逼她回去休息。

不仅如此,城里流行什么牌子的衣服,于柏言都会买来送给曲亚波。曲亚波说他浪费钱,于柏言回她道:“你是我媳妇,你就是我的牌子。”

于柏言爱她、宠她,邻里街坊都羡慕曲亚波找了个好归宿。曲亚波也惦记着丈夫对她的好。在于柏言面前,向来直爽的曲亚波难得透露出娇羞的一面。每每提起丈夫,她的脸上都带着笑。

1991年,儿子出生,于柏言更多了一份责任。在家里,柏言最爱将儿子举过肩头,惹得孩子咯咯笑。

一切的美好在2003年戛然而止。外出工作时,于柏言出了车祸。两次开颅手术后,虽然捡回了一条命,却被医生断定为“植物生存状态”。曲亚波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结论都一样:他不会再好了。

挺拔的身形变得消瘦单薄,那双充满爱意的眼睛也不再深情地看向她。看着病床上插满各种管子的丈夫,曲亚波觉得天塌了。那时候,她最常和丈夫说的就是“不要丢下我一人,快醒过来,我们不能没有你”。丈夫回应的只有沉默。

虽然内心很痛苦,但曲亚波没有倒下。面对高昂的医疗费,她拼尽全力凑够了几十万元;面对艰难的护理工作,她做得无可挑剔,喂流食、收拾大小便,每天夜里起来很多次给丈夫翻身、喂水……得益于曲亚波的精心照料,于柏言的身上一直干干净净,一点儿褥疮都没有长。

20年来,曲亚波从未脱过衣服睡觉。即便是冬天,她也是直接穿着棉袄、棉裤睡,身上只盖一条小垫子。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担心被窝太暖和,自己会醒不过来。

不仅如此,曲亚波还要时刻握住丈夫的手。这样一来,他有什么动静,她就能够第一时间知道。

照顾植物人很难,看不到未来更让人绝望,曲亚波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不是铁人,实在扛不住,就趴在于柏言的被窝里,捧着他的脚丫子放声大哭。哭完擦干眼泪,该干啥干啥。”

曲亚波有自己的坚持,公公婆婆却不忍心拖累她:“不要有什么遗憾,你走吧。”曲亚波眼眶通红,坚定地回复:“如果我要放弃,当时在医院就放弃了。”姐妹们劝曲亚波再嫁,她也拒绝了:“我的心已经满了,任何一个人都住不进去。”

虽然丈夫从未回应过自己,但曲亚波仍然每天跟他说悄悄话,讲恋爱时的小秘密,唱歌给他听。她相信丈夫听得见,坚信他终有醒来的一天。“我没觉得他病了,就让他懒一会儿,说不定哪天就醒了。每天早上第一眼都是看他是不是醒了,冲我笑了……”

照顾丈夫,赡养老人,养育孩子,曲亚波从未松懈。她等待奇迹发生的那天,然后告诉丈夫:别担心,我将老人和孩子都照顾得挺好的。

知道曲亚波的故事后,很多人都心疼她。但曲亚波从不觉得自己苦:“和你们比,也许我很辛苦。但和老公相比,我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他躺在那儿是最痛苦的。”

02

老人接连生病,她却从未想过放弃

丈夫出事时,儿子只有12岁。曲亚波强忍泪水,坚定地对儿子说:“只要妈还在,咱家就不会变。”

家里不仅有植物人丈夫,还有80多岁高龄的太公公、身体不好的公公婆婆、12岁的孩子。既要照顾家人,又要赚钱养家,可想而知,曲亚波的担子有多重,她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过。

因为忙着工作,忙着照顾病人,曲亚波一直觉得有些愧对儿子。小小年纪的他本该被父母呵护,却早早学会了照顾自己,还主动帮忙照顾老人。

好在,儿子很争气,2009年去参军。两年后他退伍回来,曲亚波去接他的时候,儿子一把抱住了她,边哭边说:“妈妈,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家。”原来,他有个战友,父母离异后又各自成了家。退伍时,战友竟然不知道该去向何处。儿子更加觉得,有个完整的家是多么幸福又不容易的事。

回到家后,儿子抱着父亲的腿哭着说:“谢谢你给我机会,让我又能看见你。”那一刻,曲亚波觉得自己的坚持值了。孩子长大了,老人都挺好的,丈夫也一直在身边,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爱屋及乌,曲亚波将公婆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丈夫倒下后,她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和婆婆似亲母女般亲密。她抱着婆婆说:“现在,我妈就是我的依靠,永远陪着我,永远这么开心。”

公婆也早将曲亚波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疼爱。曲亚波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婆婆急得掉眼泪;有什么好吃的,婆婆都惦记着她;曲亚波出门办事,无论多晚,公婆都会在街口等她,家里的灯永远亮着。

婆婆希望曲亚波能改嫁享两天福,但这话不敢在曲亚波面前说,因为“当着我的面说,我就得撅她,问她是不是不想要我了”。

就在曲亚波以为人生步入平稳阶段时,家里的三位老人相继生病。

90岁的太爷爷摔坏了股骨头,瘫痪在床一年多。因为年纪大不适宜做手术,曲亚波带着老人去做保守治疗。在曲亚波的悉心照顾下,太爷爷奇迹般恢复,重新行走。但后来他再次摔倒,生活不能自理。曲亚波尽心尽力伺候了三年,太爷爷安详离开。

2017年,婆婆做了腰椎手术,不能下地。曲亚波向同事借了车,带婆婆跑了200多公里路去长春市住院治疗。最终,婆婆仅用了3个月便完全康复。

曲亚波刚缓了一口气,公公又因视神经萎缩导致失明。曲亚波给公公安装了引导线路,用砖将路铺平,方便他行走和锻炼。

老人常年多病,需要吃药打针。为此,曲亚波自学静脉注射。她用自己的胳膊反复练习,手臂扎得到处都是针眼。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为老人理发。

曲亚波每天省吃俭用,出门办事,水都不舍得买一瓶,把钱都拿来给丈夫和老人买营养品和水果。

两位老人常对别人说:“我这儿媳顶十个儿子,她就是我们的依靠。”

03

丈夫离世后,曲亚波流干眼泪继续往前走

这么多年,“丈夫还活着”是让曲亚波能坚持下来的信念。无论遇到多少不幸的事,曲亚波都用爱排除万难。“有他在,家就在。”

但在2023年,曲亚波最不想看见的事发生了:自己照顾了20年的丈夫永远地离开了。

丈夫的去世让全家陷入巨大的悲痛中。曲亚波整日以泪洗面,什么都不想做,甚至想过自杀。

婆婆连忙喊孙子回来劝说。儿子抱着曲亚波哭着说:“妈,您对得起任何人。我没享受到父亲的爱,您再走了,我不成孤儿了吗?”曲亚波这才打消了念头。

一路走来,曲亚波经历了太多苦,但她从不将脆弱显露在外。和曲亚波接触过的亲朋好友,都形容她是个乐观的人。

儿子回忆:“生活过得很紧巴,但不觉得苦,因为母亲总能找到一点儿甜。”

一起相处的朋友说:“只要走出家门,她就是笑呵呵的,老远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曲亚波爱养花,茉莉、栀子是她的最爱,因为满屋都是浓浓的香味。她想着:不管生活面对什么,我都要看见花开。

尽管生活有很多苦难,但看见别人遇到困难,曲亚波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帮忙,是远近闻名的“能人”“热心人”。悄悄托人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送米、送面,奋不顾身地帮邻居救火……她常说:“帮人一把,心里头敞亮。互帮互助,困难才会过去。”

曲亚波不是女超人。她会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会悄悄地哭,会在丈夫离世时绝望到极点。但,她最终挺了过来。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20年来无怨无悔地照顾植物人丈夫和年迈的老人,这份爱感动无数人。

多年来,曲亚波先后获得吉林好人标兵、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她的家庭获得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称号。2025年8月16日,曲亚波当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曲亚波说:“我没想这么多,只是想着我儿子得有爸,我公公婆婆不能失去儿子。让儿子在幸福家庭长大,让老人健健康康的。”

节目播出当天,公公听着手机外放的声音,边听边哭:“我老于头有福啊,亚波,你就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来拯救我们一家人的。”

公婆和曲亚波相互怜惜,相互支撑。儿子长大成家立业,也有了孩子,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曲亚波飞往北京录制“感动中国”节目时,节目组让她选择交通工具,她选了飞机。“我觉得在天上能离我爱人近一些,让他看见我过得很好,也想告诉他‘我特别想你’。”

素材来源:

感动中国2024年度颁奖盛典——曲亚波:情义写春秋

第十届吉林省道德模范曲亚波:孝老爱亲二十载

吉林新闻联播——曲亚波:用爱守护一生

吉林日报:柔肩擎起生活重担 用爱筑就最美家庭——记“吉林好人标兵”曲亚波

掌上吉林:吉林曲亚波,何以感动中国?

来源:小马阅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