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除了周云杰之外,雷军还带货过其他老总,其中最出名的就要属“董大姐”了,只是似乎她并没有接住这泼天的流量。
文|2号探秘人
编辑|2号探秘人
近期,站在雷军身边的海尔老总周云杰火了。
从有自己的个人站姐到海尔周边开始上链接都彰显着雷总带货能力的强势。
其实除了周云杰之外,雷军还带货过其他老总,其中最出名的就要属“董大姐”了,只是似乎她并没有接住这泼天的流量。
不过,关于她的争议从来都不只是关于此。
跟王自如的绯闻让她卷入舆论风波。
如今对话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用可笑了事。
从桃色绯闻到语出惊人,董明珠的争议之路远不如此。
2013 年 12 月 12 日,在央视财经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颁奖典礼上,雷军向董明珠发起赌约:
五年之内,如果小米的营业额能够击败格力,董明珠输他一元钱。
董明珠霸气回应:“一块钱有什么好赌的,要赌就赌十个亿!”
彼时,格力是家电行业的霸主,2013 年营收高达 1186 亿元;
而小米成立仅 4 年,营收只有 266 亿元 ,在格力面前只是个初出茅庐的 “小老弟”。
这看似悬殊的差距,却让这场赌约充满了戏剧性。
时光飞逝,五年之约到期,2018 年格力营业收入 2000.4 亿元,比小米多出 250 多亿元,董明珠赢得了第一轮赌约。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小米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2019 年,小米以 2058 亿元的营收超过格力的 2005 亿元 ,并从这一年起连续五年领先。
到了 2024 年,小米集团营收达到 3659 亿元,而格力电器营收仅 2039.79 亿元,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
曾经的赌约,如今已成为双方发展历程的一个注脚,见证了两家企业的起起落落。除了赌约,董明珠与雷军在公开场合的互相内涵也从未停止。
董明珠多次炮轰小米的商业模式,称其靠虚拟概念成网红,没有核心技术,靠挖人、偷技术来打扮自己。
在格力旗下 “董明珠健康家” 北京首店开业活动中,董明珠暗讽有人通过 “炒高股价” 成为首富,却未真正回馈股民和消费者,矛头直指雷军。
而雷军虽未直接回应,但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曾强势回应董明珠:“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双方你来我往,火药味十足。
在产品侵权诉讼方面,格力与小米也是纷争不断。
2024 年,格力诉小米米家电风扇侵权案引发广泛关注。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涉案侵权的米家小米电风扇不得再制造和销售,侵权人向格力电器支付人民币 185 万元。
同年,董明珠爆料小米空调因专利侵权赔偿格力 50 万元,尽管小米方面否认这一说法,但双方在专利问题上的矛盾已暴露无遗。
除了跟小米之间的争议,董明珠在其他方面的争议也不少,尤其是那件令人震惊的绯闻事件。
2023 年,董明珠与王自如的绯闻闹得沸沸扬扬,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事情起源于一段采访视频,在视频中,两人的互动被网友过度解读,一些人从他们的眼神交流、言语措辞中捕捉到了所谓的 “暧昧信号” 。
王自如那句 “能在董明珠这样的顶级企业家身边工作,就是莫大的幸福,哪怕每天什么事都不干,就看看她怎么开会,都觉得很幸福”,更是让绯闻迅速发酵。
随着绯闻的传播,网上各种猜测和传闻甚嚣尘上。
有网友深挖王自如过往经历,发现他曾在视频中展示办公室,抽屉里疑似有避孕套,这一发现让绯闻更加扑朔迷离,引发了更多低俗、恶意的揣测。
尽管董明珠和王自如都曾出面回应,董明珠怒斥绯闻 “低级、下流、无聊”,王自如也表示不关注外界评价,专注工作,但这些回应并没有平息舆论的热度。
而在今年竹内亮导演刚刚上线的纪录片中,似乎为这个绯闻划下了休止符。
在纪录片《她和她的故事》中,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为大众揭开了董明珠生活与事业的多面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真实、立体的董明珠。
竹内亮在采访时,抛出了一个颇为私人的问题:“最近有没有谈恋爱?”
这一问题瞬间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大家都好奇董明珠会如何回应。
董明珠则直接果断地回答 “这个问题很可笑”。
当竹内亮进一步追问是否想过要找老公时,董明珠反问:“为什么要找老公啊?”
面对竹内亮关于女强人是否需要安慰的疑惑,董明珠表示安慰不能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安慰。
这番对话,展现了董明珠独立、坚强的个性,在她的世界里,事业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占据着重要位置,情感生活并非她关注的重点。
尽管竹内亮就感情问题得到了董明珠的答案,但是仍然无法回应董在其他方面的争议。
俗话说祸从口出,董明珠的言论向来大胆直率,在各种场合金句频出,也因此引发了诸多争议。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她直言 “年轻人只想挣更多的钱是‘行尸走肉’”,此观点一出,瞬间在年轻人中掀起轩然大波。
在当下社会,经济压力如影随形,年轻人努力工作赚钱,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保障生活质量。
董明珠的这番言论,被不少年轻人认为是对他们的误解和贬低,完全没有考虑到他们的现实处境。
在谈及年轻人 “躺平” 现象时,董明珠更是语出惊人:“你们想休息,那就辞职。”
她认为年轻人缺乏进取心,用辞职来 “威胁” 年轻人。
在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年轻人偶尔想要休息放松,调整状态,是再正常不过的需求,而董明珠的强硬态度,让不少年轻人感到寒心。
在与其他企业合作或竞争时,董明珠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声称 “格力电器不需要向任何人低头”。
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体现了格力电器的自信和独立精神;
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被部分人解读为傲慢和缺乏合作精神。
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下,合作共赢才是主流趋势,过于强硬的姿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与其他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限制企业的发展空间。
在企业招聘策略方面,董明珠曾表示 “我们格力电器从来不招应届毕业生,我们招的是有社会经验的人”。
这一言论引发了对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策略的广泛争议。
应届毕业生虽然缺乏工作经验,但他们思维活跃、充满创造力,拥有无限的潜力,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格力电器不招应届毕业生的做法,被质疑忽视了应届毕业生的潜力和价值,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网传她还提出 “批评人很快乐,因为我让人成长”,认为批评可以促进员工成长,但这种观点却被质疑是否过于强调批评,而忽视了鼓励和支持对员工的重要性。
董明珠的管理风格向来以铁腕著称,在她的理念里,严格要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一次直播中,商品链接出现问题,她当场严厉训斥下属,要求对方立刻解决,场面一度十分紧张。
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有人称赞她雷厉风行,能及时解决问题;
但也有人认为她过于强势,不给员工留面子,让员工在公众面前陷入尴尬境地。
她的 “凌晨三点管理学” 同样饱受争议。董明珠曾在节目中透露,自己半夜三点醒来就会研究公司事务,想好了立刻发通知。
这种做法被质疑打乱员工正常生活节奏,侵犯员工休息权,有网友甚至吐槽 “格力员工怕不是签了卖身契”。
关于董明珠的评价一直都是争议与赞赏并存的。
在人大会议上她呼吁提高个税起征点,进化网络环境等,都体现出她对大众生活的关心。
我们不应该只关心她的争议言论与绯闻事件,而应该将目光放在全局。
无论争议如何,她在格力发展历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都无法被忽视,她的故事,也将继续激励着无数人在商业领域中勇敢探索、追求卓越。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格力诉小米米家电风扇侵权一案胜诉判赔185万,禁制销售,中华网
竹内亮纪录片《她与她与她》
董明珠,百度百科
来源:2号探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