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期《周四茶语》:杏林旧忆里的医道传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14:10 1

摘要:杏林旧忆里的医道传承 在第96期《周四茶语》活动现场,吴耀震先生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杏林旧忆”分享,带我们穿越时光,走进宋代名医陈无择的医学世界,尤其是他首创“感冒”一词以及研制“藿香正气散”的传奇故事。

“360健康公社”——

第96期《周四茶语》:

杏林旧忆里的医道传承 在第96期《周四茶语》活动现场,吴耀震先生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杏林旧忆”分享,带我们穿越时光,走进宋代名医陈无择的医学世界,尤其是他首创“感冒”一词以及研制“藿香正气散”的传奇故事。

陈无择,景宁人,凭借其的医学智慧,撰写了医学巨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书中,他将疾病病因系统划分为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三大类别,其中外因涵盖了“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也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陈无择首次提出了“感风”这一概念。

时光回溯到南宋,当时官员请假会记录在“害肚历”上。太学生陈鹄深受陈无择理论的启发,请假时巧妙地以“感风”作为缘由。这里所指的“风”,正是陈无择病因学说中六淫之首。渐渐地,“感风”在官场中流行开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请假用语。 到了清代,“感风”又悄然演变为“感冒”。彼时,官员们为了能多休些假,便将“感风”改为“感冒”,用“冒”字描绘出带病坚持工作后病情突然加重、不得不请假的情形。这一说法被学者俞樾记录下来,随后在民间广泛传播,最终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感冒”一词。

陈无择研究的“霍香正气散”,至今仍是常用药之一。

吴耀震先生分享结束后,现场热情高涨,讨论十分热烈。其中,刘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四次成功避免手术的经历,更是赢得了社员们的一致称赞。

陈言: (1121-1190),字无择,青田鹤溪(今属景宁县)人。

陈无择及其《三因方》为后人所称道。有人将“三因方”,与神农尝百草、黄帝著《内经》、张仲景辩证采方等并列为中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元代学者吴澄说:“近代医方,惟陈无择最有根底。”

明代名医吕复(字元膺)则言:“陈无择,医如老吏断案。”

清代《四库全书》评《三因方》“每类有论有方,文词典雅而理致简赅,非他家鄙俚冗杂之比。”

民国国学大师章太炎特题《三因方》五律一首称:“子去近千载,留书为我师……”。章太炎认为汉以后的医书都不堪入目,却予陈言的《三因方》这样高的评价与赞赏,实属罕见。

陈氏后人行医济世的人很多,《药店陈氏原序》记载:“……陈氏之儒医代不乏人,制良药以救人计其财,著奇方以传世而不私其家……”

如今,青田“药店陈”第25代传人陈友芝则是原浙江省肿瘤医院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目前仍在杭州胡庆余堂坐诊。

陈友芝在胡庆余堂坐诊。

吴耀震先生在《周四茶语》上。

茶叙。

来源:健康的蓝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