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福建省监狱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局”)选派优秀民警到宁化县司法局进行挂钩帮扶。省局大力支持、悉心指导县司法局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底蕴,将“警察蓝”与“红土地”紧密融合,创新打造红色“蒲公英”普法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让普法工作真正走进群众生活,为基
法者,治之端也。
近年来,福建省监狱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局”)选派优秀民警到宁化县司法局进行挂钩帮扶。省局大力支持、悉心指导县司法局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底蕴,将“警察蓝”与“红土地”紧密融合,创新打造红色“蒲公英”普法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让普法工作真正走进群众生活,为基层法治建设筑牢坚实根基。
建普法网络 铺法治通途
“在网络平台,群众只需提交自身的法治需求,便能迅速匹配到相应的志愿者和普法服务。”省局选派挂职民警许海峰介绍道。
指尖轻点问法,鼠标一点解忧。近年来,宁化县司法局在省局选派挂职民警的指导下,依托福建省“蒲公英”普法公益服务平台,精心搭建起全县普法服务网。截至目前,全县已有71个单位踊跃入驻,涵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813名干部积极注册成为志愿者。省局选派挂职民警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迅速融入宁化县普法队伍。
“张大爷,这家法律服务公司根本没有备案登记过,有法律问题一定要找穿‘白马甲’的人,或者在政府网站进行咨询。”2024年初冬,晨雾环绕,绿树丛中的点点“白色”若隐若现。在城郊镇高堑村,“蒲公英”志愿者们正在不厌其烦地向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省局选派挂职民警杨鸣杰就是其中的一位。“村民们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遇事不懂用法,容易上当受骗。”他们走访村民各家,帮助解答各类法律问题、调解矛盾纠纷等,在一来一回间,与村民构建起情理法交织的新画卷。
此外,县司法局的巾帼“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队,在省局对口帮扶下,创新打造“普法三式”品牌,相关做法已在三明市推广并入选全国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枕边普法”“妈妈普法”“闺蜜普法”等贴近生活、群众的普法方式,有效提高了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
擎宪法火炬 耀法治天空
“爸爸,我参加了学校‘小小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选拔,现在跟你一样也是一名‘蒲公英’啦!”“我现在会讲宪法故事,下周还有一个宪法歌曲比赛,我还要参加!”……
宁化县名远宪法学校是县司法局联合名远小学打造的全省首个“宪法学校”。在省局选派挂职民警的建议下,学校将宪法教育纳入年度教学计划,并作为开学第一课,邀请法官、检察官、监狱民警、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走进学校,通过生动案例、趣味互动,为学生们讲解宪法知识,在学生心中播下尊崇宪法的种子。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是普法工作的重要一环。由省局出资打造的‘我与宪法展示墙’‘宪法广场’等各类法治舞台、法治课堂,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培养法治思维。”许海峰介绍道,校园内法治氛围浓厚,这些具有实践性、互动性宣传教育功能的“宪法教育阵地”巧妙地将校园文化与法治文化相融合,成为师生们开展宪法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省局积极推动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先后出资建成宁化县安乐镇法治文化公园、滨江法治文化公园、石壁镇杨边村法治文化公园、治平乡畲族风情法治文化步道长廊和县青少年红色法治研学教育基地等一批独具宁化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自2024年以来,“蒲公英”普法志愿队常态性开展宪法教育70余场次,覆盖学生上万人次。许多学生在学习后,不仅自己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还积极向家人、朋友宣传宪法知识。“这些娃娃们可爱有礼,有时候还会向我们普及简单的法治知识,社区内的法治氛围也日益浓厚。”学校周边社区居民反馈,学生们变得更懂法守法,有力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风气。
2024年12月,由许海峰指导撰写的《宁化县打造全省首个宪法学校 构建“蒲公英”多元普法矩阵》,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评为福建省“蒲公英”普法创新案例,并在全省“蒲公英”普法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得到了有关部门充分肯定。
创“云端”精品 谱法治新篇
在法治理念传播的时代浪潮中,如何突破传统普法工作的固有边界,实现创新与飞跃?“若是拍一个普法微电影全网播放,不仅全县人能够学习法律知识,还扩大了普法惠及面,一举两得。”2022年,省局选派挂职民警提出建议。同年7月,县司法局成立新媒体普法工作室。这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内首个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普法工作室,以全新的视角、前沿的技术,将普法工作“玩”出新花样。
工作室充分整合政法资源,巧妙融入时政热点、群众生活、客家文化、法治文化等,采用全流程自主创作模式。原创作品《学法避坑宝典》《客家律师说法典》等系列普法微视频,均是以生活中常见的消费陷阱、网络诈骗等案例为蓝本,通过情景再现、法律解读、律师普法等形式,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百姓家里。
“我们所有的演员都是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家‘摸着石子过河’,秉持着弘扬法治正能量的理念,群策群力打造精品,一些作品成功被中国长安网、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媒体刊登。”许海峰介绍道。这些作品点击量均超百万,受到广泛好评。
工作室其他作品——国安公益宣传片《大家》,荣获全省“新时代 新国安”短视频创作大赛一等奖;拒绝校园霸凌主题微电影《春伤》,两度登上中国长安网首页;反家暴主题公益宣传片《捉迷藏》,被“中央政法委长安评论”签约首发;最高检正义网邀约拍摄的反家暴主题微电影《裂缝》首日播放量达百万,迅速冲上热搜榜……新媒体普法正以其生动有趣、便捷实用的特点,将“普法大餐”呈现到群众眼前,极大拉近了普法宣传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以民为本,循法而行。点滴变化,折射出法治宁化的坚实步履。
正如几名省局选派挂职民警所说:“作为国家司法行政部门,我们致力于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积极助力基层法治建设,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接下来,省监狱管理局将持续指导和支持宁化县司法局,持续打造“蒲公英”普法品牌,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服务需求,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来源 | 福建法治报
作者 | 潘雯君
来源:阳光闽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