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抓好重点人群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教育。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以及领导干部认真学法、带头讲法、年终述法等制度,强化领导干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青少年群体深入学。完善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制度,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
全面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
抓好重点人群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教育。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以及领导干部认真学法、带头讲法、年终述法等制度,强化领导干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青少年群体深入学。完善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制度,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促进大中小学一体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组建市教育系统“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公益宣讲团,开展讲座100余场。持续推动全市各区深入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巡讲,充分运用各类普法宣传及法治文化阵地设施,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活动。指导各区通过举办法治观影、专题讲座及培训班、知识竞答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活动。全年共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学习宣传活动万余场次,做到本市6500余个乡村社区全覆盖。
发布首批上海市红色法治资源名录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上海市法宣办、上海市司法局联合上海市委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开展首批上海市红色法治资源名录认定工作。经全市申报、组织评审和认定,推出包括中共一大纪念馆在内的12个首批上海市红色法治资源名录。12月4日,在上海市第36届宪法宣传周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并成立上海市红色法治资源宣讲团。下一步,将充分利用首批上海市红色法治资源名录资源优势,推动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基)地。
成功举办第二届上海法治文化节
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上海法治文化节。本届法治文化节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聚焦“坚守红色初心”“点亮万家灯火”“汇聚新质动能”三大主题,创新推出并圆满完成53项市级重点项目,举办3158场线上线下活动,累计参与1032万人次。第二届上海法治文化节亮点纷呈、成果显著,得到了赵嘉鸣部长充分肯定并作出专门批示,相关工作信息被中央办公厅法规局录用。
亮点四
创新探索法律科技赋能普法宣传
重视新质动能,推动法律科技赋能普法宣传。推出了全国首个省级AI普法数字人“法申申”和AI普法大模型,围绕“纠纷矛盾化解途径”“12348”热点法律问题等制作“法申申”AI数字人精准普法短视频,视频播放量突破“10万+”,取得良好效果。在“法治上海”微信公众号成功上线“AI普法大模型”,提供一键直达的智能普法问答服务,上线以来咨询人次突破上万次。探索沉浸式“法律科技+普法”,联合腾讯推出“普法+手游”不断扩大法治文化作品创作传播;融合式“法律科技+普法”,通过生动形象的 AIGC数字普法漫画开展以案释法;嵌入式“法律科技+普法”,推动在头部生活服务平台“饿了么”APP上开设“普法专栏”,助力小微商户依法依规经营;精准式“法律科技+普法”,依托抖音“公域”“私域”和“商业化”流量,普法内容精准触达目标受众。
为进一步提高“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队伍素质,更好助力基层依法治理,采取小班精品化的授课组织方式,于2024年11月18日-19日、25日-26日,举办了两期全市“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示范培训班。示范培训班紧扣参训“两人”学员需求,精心安排学习课程和师资力量。特别邀请资深专家、上海法院业务能手、优秀的基层法庭庭长等为“两人”学员进行专题授课。同时,还专门设置现场参观教学环节,安排参训“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学员前往松江区参观被授予上海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称号的松江大学城法治文汇路,以及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荣誉称号的广富林街道西子湾居民区,进行现场教学,反响热烈,取得良好效果。目前,上海已基本建立起市级示范培训、区级定期培训、司法所日常培训的三级培训网络,并确保每位“两人”每年不少于10课时线下培训。
结合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上海法治文化节等重要法治宣传活动,推进新《公司法》《反垄断法》《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营商环境重点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二是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组织开展企业合规建设年活动。推动市场监管、法院、检察院、工商联等部门落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要求,出台“法治云体检”、《发护营商》政策问答、“检察护企”系列指南等举措,推动开展“企业家学法”活动,提高企业合规经营能力。举办第八届上海市企业法务技能大赛。以“以企业合规助发展 优化营商促‘赢商’”为主题,首次邀请长三角苏浙皖三省企业参赛,共收到参赛企业案例160余个,个人参赛答题达15600余人次。
来源:法治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