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书馆新馆开馆和非遗孵化中心的成立,不仅是街道文化基础设施的提升,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与思想传播的阵地,肩负着守护人类文明结晶与历史文脉的重任;非遗孵化中心则作为活化传统技艺的平台,有助于延续技艺传承与增
8月29日下午,四川北路街道图书馆开馆暨非遗孵化中心成立仪式在申贝大厦举行。
图书馆新馆开馆和非遗孵化中心的成立,不仅是街道文化基础设施的提升,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与思想传播的阵地,肩负着守护人类文明结晶与历史文脉的重任;非遗孵化中心则作为活化传统技艺的平台,有助于延续技艺传承与增强文化自信。二者相结合,实现了“静态文献+动态技艺”“厚重历史+鲜活当下”的有机融合,让文化自信从理念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具体体验,为四川北路提升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活动中,四川北路街道党群中心与巴金图书馆、东方海外货柜航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建协议。巴金图书馆将持续输送优质文化资源,东方海外货柜航运(中国)有限公司则以志愿服务助力场馆运营,还特别赠送了象征“同舟共济、扬帆共进”的船模,寓意着政企社携手共筑文化发展平台。同时,巴金图书馆同步捐赠了巴金先生的系列书籍,进一步丰富图书馆馆藏,为书香氛围增添更深厚的底蕴。
为了肯定非遗匠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贡献,四川北路街道和区非遗中心共同为首批非遗匠人颁发了聘书。随后,“四川北路街道非遗孵化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未来将以新动能赋能非遗传承,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全新生命力。
非遗匠人代表王文荣和庄红霞也上台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和感悟。王文荣是虹口区第十批非遗代表性项目蟹粉小笼制作技艺的非遗匠人,她讲述了自家蟹粉小笼的传承历史以及对传统技艺创新发展的期望。庄红霞则是内画技艺的传承人,她表示非遗孵化中心的成立为她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和传承平台,她将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技艺和经验,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内画艺术。
仪式结束后,现场的非遗展示区开放,匠人们现场展演了蟹粉制馅、内画创作、皮影等技艺,与会人员近距离触摸传统技艺的温度,沉浸式感受了文化的魅力。
四川北路街道图书馆与非遗孵化中心将持续围绕“文化可阅读、非遗可生长”的目标,通过开展阅读活动、非遗体验课、研学项目等,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为四川北路提升发展注入文化活力。
记者:张城凯
图片:杨伯荣
来源:上海虹口官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