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旦主干道堵车,你是多派交警,还是减少进入主干车辆?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就是“血糖高”,于是把全部注意力放在“降糖”。其实,血糖只是信号灯,真正的事故现场在胰岛。下面这篇文章,用第一人称讲述一位“老糖友”30 年的体内变化,帮你看懂“减糖→减胰岛负担→胰岛修复”
一旦主干道堵车,你是多派交警,还是减少进入主干车辆?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就是“血糖高”,于是把全部注意力放在“降糖”。其实,血糖只是信号灯,真正的事故现场在胰岛。下面这篇文章,用第一人称讲述一位“老糖友”30 年的体内变化,帮你看懂“减糖→减胰岛负担→胰岛修复”这一核心逻辑。
血糖与胰岛素的关系
01 我是一座中国繁华都市,细胞是市民
我叫人体,靠血糖这条“主干道”给 37 万亿市民运送能量。正常状态下,道路顺畅:
• 吃一碗米饭≈进来 50 g 葡萄糖;
• 市民(肌肉、肝脏、脂肪细胞)按需取货;
• 交警胰岛素指挥交通,让血糖 在3.9–6.1 mmol/L 之间稳稳当当。
血糖的运行机制
02 1988 年:第一次“堵车”
外卖、奶茶、宵夜兴起,主干道突然涌进 100 g、150 g 葡萄糖。
• 市民仓库(肝糖原、肌糖原)爆满,拒绝收货;
• 交警只好再派胰岛素,把多余卡车赶到脂肪仓库。
→ 胰岛素浓度升 2–3 倍,但血糖总算压住了。
表面风平浪静,实则交警加班、仓库爆仓——这就是“血糖供给 > 细胞需求”。
03 1995 年:市民开始“装睡”
仓库塞不下,市民干脆把收货窗口关小——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
• 同样 30 个胰岛素才能敲开仓库门;
• 交警只好继续增员,血胰岛素飙到 5 倍。
→ 空腹血糖 6.5 mmol/L,正式踏入“胰岛素抵抗期”。
这时候,医生却可能说“血糖还凑合”,于是错过第一次刹车机会。
交警的苦恼
04 2005 年:交警累倒了
24 小时高强度加班,胰岛 β 细胞开始凋亡。
• 胰岛素总量从峰值回落,但受体依旧迟钝;
• 血糖突破 7.0 mmol/L,餐后 11.1 mmol/L;
• 尿里出现甜味——“糖尿病”确诊。
此时人们才开始吃二甲双胍、打胰岛素,用达格列净,甚至司美格鲁肽,却常忽略那条最朴素的真理:
让道路不再拥堵,比加派交警更治本。
减糖四步曲
05 2020 年:城市更新计划——“减糖四步曲”
(1) 控入口——减少主干道车流
• 主食:每餐先吃蔬菜和蛋白,最后吃糙米/全麦(低GI食物替换精制米面),血糖峰值降 30%–40%。
• 饮料:把 500 mL 含糖饮料换成 0 糖乌龙茶,一天直接少 50 g 糖。
(2) 扩仓库——让市民愿意收货
• 每周 150 分钟快走/抗阻,直接消耗血糖/增加肌肉,肌肉 GLUT4 受体数量提高 40%,等于多开收货口。
• 减内脏脂肪,每少 1 kg,肝脏胰岛素敏感性可提升 20%。
(3) 轮班制——让交警轮流休息• 间歇性禁食 16:8(每天进食缩到 8 小时内),β 细胞得到“夜班休息”,减少凋亡,受损β 细胞得到修复与重生。5+2是另一种轮班进食模式。
(4) 修道路——给胰岛修复材料
• 足够蛋白质(1.2 g/kg 体重)+ ω-3 脂肪酸 + 维生素 D,可以为 β 细胞再生提供原料。
• 每晚充足深度睡眠,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可刺激胰岛修复。
代谢重启
06 2025 年:城市重新通畅
坚持 5 年“减糖四步曲”后:
• 空腹血糖 5.6 mmol/L;
• 餐后 2 h 7.5 mmol/L;
• 胰岛素剂量从 40 U/天降到 10 U/天,部分患者完全停药;
• 糖化血红蛋白
这不是“治愈”,而是“糖尿病逆转”;是把糖尿病从“快速恶化”调成“慢速甚至可逆”模式。
结语:
糖尿病不是简单的“血糖高”,而是“能量物流系统”长期超载。
把焦点从“降糖”移到“减糖”,让胰岛从疲于奔命到休养生息,才是真正的控糖核心。
记住一句话:
少让主干道堵车,比多派交警更重要;
先减糖,再谈药。
神经介入资讯,神经介入最专业的平台
全球领先的卒中智能诊疗服务平台
作者介绍:卢旺盛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习惯科学研究院 首席科学家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来源:卢旺盛脑病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