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下,走进丹桂镇正丰村猕猴桃乡贤产业园,拨开保湿袋,便可看到嫁接的“华金3号”黄肉猕猴桃已经萌发出稚嫩的幼芽。放眼望去,数万株新苗正蓄力生长,广袤田野中潜藏着无限希望。
时下,走进丹桂镇正丰村猕猴桃乡贤产业园,拨开保湿袋,便可看到嫁接的“华金3号”黄肉猕猴桃已经萌发出稚嫩的幼芽。放眼望去,数万株新苗正蓄力生长,广袤田野中潜藏着无限希望。
从濒临“归零”到“重启”,正丰村猕猴桃产业经历了怎样的阵痛?国内高端品种“华金3号”又为何在这里落地?
今天,来到猕猴桃产业园区,探寻正丰村猕猴桃产业的破茧之路。
一波三折,坚守三农情怀
2019年,正丰村东西部协作项目猕猴桃产业园开园,古蔺县岚峰农业有限公司通过竞标,成为了产业园的经营承包方。
古蔺乡贤岚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贵波,是一名从丹桂镇仙寺村走出去的企业家,也是丹桂镇乡村振兴联谊会的一员,带着助力家乡发展的愿景和深厚的三农情怀,接管猕猴桃园区后,张贵波联合几名丹桂在外成功人士和公司股东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发展猕猴桃产业。
然而,产业发展并非阪上走丸,2022年,丹桂镇遭遇极端旱情,导致园区果树大面积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万;2023年,因技术经验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园区效益不佳,加之亏损过多,岚峰农业不得不暂停园区经营一年。
不少人寄予希望的猕猴桃产业难道就此“归零”?事情在2024年出现了转机。
张贵波等人在外事业做得红红火火,在家乡的猕猴桃产业陷入停摆,一心一意想在家乡发展农业产业的情怀,让他们不能放弃正丰村的猕猴桃产业园,合伙人经过多方考察和商量,决定走产品升级改造之路,实现破茧成蝶。
2024年12月,经过充分交流洽谈和实地考察,古蔺岚锋农业与成都市齐民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以古蔺县丹桂镇春晖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生产主体,引进拥有国内最高端独家专利的品种“华金3号”黄肉猕猴桃,并计划投资1500万元打造1000亩“华金3号”核心产区。
据悉,该品种经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历经20余年培育,味道甜美,果汁丰富,维生素C含量丰富,单果均重达125克,亩产达2吨,低温下可贮藏5-6月,深受消费者青睐,批发上海、深圳等地,市场价高达40元/千克,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变的是发展品种,不变的是“三农”情怀与坚守。
“我认为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产业要走品牌路线,希望把丹桂的猕猴桃产业真正打造好,做成泸州叫得响的品牌,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张贵波说到。
为破解资金困局,张贵波联合丹桂镇乡村振兴联谊会会长付乔,还引入5位生意合作伙伴入股注资,为产业重生提供资金,怀揣发展三农的初心,重新播撒希望。
牵住“牛鼻子”,组建强强联合团队
技术,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总结复盘,岚峰农业痛定思痛,决定在技术上要优先保障。
为确保“华金3号”嫁接种植工作顺利、高效推进,合作企业成都市齐民农业董事长李祥勇在猕猴桃园区“安了家”,并组建涵盖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1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团队,为正丰村猕猴桃示范园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确保产出高品质猕猴桃。
“之前的品种是独株,现在是一根苗木上嫁接两株华金3号,同时降低种植密度,补种果苗,这样会显著提高产量”,从新西兰带回优质猕猴桃品种,还有领先种植管理技术的高昊昱是园区技术总监,新年初始,高昊昱便带领园区工人及周边农户开展“双株嫁接 +低密度种植”培训。
冬春交接寒意不减,园区山顶更是寒风凛冽,但是专家团队们无惧严寒,一丝不苟的开展技术服务。“一方面是保障园区的种植,另一方面是指导周边的农户种植,走上正轨后,可以动员村里其他农户自己种植,我们保价收购,促进农民增收。”成都市齐民农业董事长李祥勇介绍说。
目前,园区核心产区已经完成新品种嫁接、补种,排水沟建设工作,进入日常管理阶段。据介绍,嫁接的“华金3号”新品种,预计明年下半年实现挂果。
镇村联动,强化后勤保障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要让企业全心全意投入,镇村两级必须更有为。
正丰村猕猴桃园区主要是采取土地集中流转模式,为了保障“华金3号”顺利落地,丹桂镇先后组织召开猕猴桃产业发展座谈会和推进会,镇村相关干部全力服务保障产业园区发展,为园区用地、用水、用人等做好服务。
针对园区发展需求,丹桂镇经发办编制项目,积极向上申请项目资金,在山地轨道、果品分拣、山坪塘等方面优化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助力园区发展。
“目前园区亟须完善的仍然是储水设施设备,我们已经申报了3000平方米的山坪塘建设项目”,正丰村支部书记张应其说道。
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张贵波介绍到:“我们制定了发展计划,首期发展约1000亩示范园,二期计划发展2000亩,为群众提供果苗和技术指导,回购群众产品,统一市场销售,带动群众发展。同时,今年截止目前,园区带动就近群众60余人务工,加上土地租金,已带动当地群众增收80万余元,实实在在实现联农富农目标。”
正丰村猕猴桃产业能否破茧成功,走出一条“品种+品质+品牌”的三品振兴之路?相信企业家的三农情怀坚守能铸就产业韧性,超强专家团队的驻点服务能破解技术壁垒,镇村组保障体系能夯实发展根基。汇聚多方合力共促发展的园区,定能实现丰收的希望,让猕香浸润的土地绽放出共富之花。(王娉婷)
来源:同心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