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万物》刚播完,大伙儿还沉浸在宁学祥、封二、封腻味等人物形象的世界里呢,转眼间就看到饰演他们的仨演员,又都集体出现在了《归队》中,无缝衔接。
“霸屏演员”年年有,今年显得格外多。
咱们就拿央视8套最近热播的两部剧《生万物》和《归队》来说,演员的重合率就非常高。
《生万物》刚播完,大伙儿还沉浸在宁学祥、封二、封腻味等人物形象的世界里呢,转眼间就看到饰演他们的仨演员,又都集体出现在了《归队》中,无缝衔接。
让一些不明就里的观众,还误以为《归队》,是《生万物》的续集呢。
不仅仅是《生万物》和《归队》,我们在今年播出的许多影视作品中,也看到了这几位演员的面孔。
啥叫“霸屏演员”,这就是“霸屏演员”。
“霸屏演员”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一位演员因多部高热度影视作品的集中呈现,而持续不断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凭借“高曝光度”,而形成“刷屏”效应。
在这之前,“霸屏演员”通常都由那些拥有高流量的“小鲜肉”、“小鲜花”们组成。但近两年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拥有表演经验和表演实力的演员,被推到了台前,通过在众多作品中“露脸”,冲击着观众的视线。
这当然是一种好的改变。
但同时也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比如有一些真正有艺术追求的好演员,他们哪怕呈现的作品再密集,可是所扮演的角色,却全都人各有貌,性格鲜明,令观众在不同的人物世界里,都能产生“共情”。
但也有些演员,可能过去取得过一些成绩,获得过市场的认可,所以接到的戏约就多了起来。然而“演着演着就变得油腻”,演啥都一样,不深入研究角色的心理,而一味通过技巧的卖弄,而“投机取巧”,蒙混过关。
大伙又将这第二种演员,称为“戏混子”。
今年,截止到目前为止,就至少有十位男演员,呈现了“霸屏”状态。
但他们中,有的不断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和惊喜。
可是有的,却因为总是重复自己“老路”,而让观众心生厌倦。
那么,今天,就让咱们为2025年“十位霸屏男演员”的演技做个排名。
让大伙看看,谁是演啥像啥的“宝藏演员”?
谁又是引发审美疲劳的“戏混子”?
话不多说,从第十位说起。
有人说,宋家腾外形条件很一般,但他的资源却比很多大明星都多。
去年,他呈现到我们面前的角色有——《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中的四宝、《小城故事多》中的黄金、《烟火人家》中的孟小兵、《南来北往》中的蔡小年、《第二十条》中的领头司机、《边水往事》中的岩白眉、《雪迷宫》中的瘦猴等。
其中不乏热播作品。
今年,虽然时间刚过去一大半,但他也已经在好几部引发热议的作品中出现——在《冬至》中出演了刘宇明、在《生万物》中出演了封腻味、在《归队》中出演了万福庆。此外,还有《特立独行》、《谁动了我的隐私》、《咱村有支部》、《不眠日》、《悬案》等作品待播。
他无疑成为了这两年悄然崛起的“霸屏演员”。戏约接到手软,不知羡煞了多少和他一样在演艺圈苦苦打拼的“腰部演员”。
不过宋家腾的表演,也的确有他的独到之处。
比如他不仅自带喜感,而且很擅长通过微表情和肢体语言展现角色复杂性。又通过仔细观察,将一些极其对市井气息的动作和习惯赋予到角色身上,因而令观众感到“很接地气”。
《生万物》中的封腻味,一个近乎疯狂的反派,宋家腾的表演就略显夸张,以“笑里藏刀”来凸显角色的阴鸷感,又在“复仇”那场戏中,凭借暴戾的眼神和动作,将一个心理扭曲的汉奸,刻画得令人毛骨悚然。
而在塑造《归队》中的抗联战士万福庆时,宋家腾的演绎,则收敛了许多。他以“黑瘦沧桑”的造型,和丰富的细节呈现,将角色的乐观与生存智慧,都展现得既真实又喜感,与封腻味形成了较大反差。
但显然宋家腾也有他的局限性。
因为长期以出演反派配角为主,所以当他以《归队》中的正面形象出现时,多少让人有些“出戏”。而他的表演状态,似乎也已经开始有“模式化”的趋势。
所以他想要成为真正的“剧抛脸”,还需要在演技上,有很大的突破才行。
第九位、倪大红倪大红的“肿眼泡子”,成了他独有的标识,但也阻碍了他的演技发挥。
这两年,倪大红出现在观众面前的频率,实在太高了。
可是他带给我们的“新鲜度”,却非常有限。
他所扮演的角色,同质化的情况,非常严重。
咱们就拿近两年来说。去年他在《南来北往》中出演的老瞎子、在《暗夜与黎明》中出演的金昴仓,今年在电影《东极岛》中扮演的吴老大、在电视剧《生万物》中扮演的宁学祥、在《与晋长安》中扮演的太晋皇帝,以及在《归队》中所扮演的老驴子等,角色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但他“大同小异”的演绎,却使不同时空、不同背景下的人物,变成了统一的“千人一面”。
倪大红当然是有表演技巧的。
他对节奏的把控,对台词的诠释,都有诸多可取之处。
比如在《生万物》中,有一场戏,是正在外面拾狗粪的宁学祥,听到家里的长工跑来报信说女儿绣绣被土匪绑走了。倪大红通过一个抽鼻子的动作,来表达了角色深藏不露的震惊。然后他踉跄回家,两声对“绣绣”的呼唤,如同痛失牛犊的老牛,发出阵阵哀鸣。
但因为他“面无表情”,所以使他的表演效果大打折扣。观众未能通过他的表演,产生共鸣,反而质疑演员,没能刻画出角色在失去女儿后的绝望和哀痛。
另外,自从他因出演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大强意外“出圈”后,他就演谁都是“苏大强”了。无论是《狂飙》中的泰叔,还是《生万物》中的宁学祥,全都是一张“面瘫脸”,再加弓背缩脖的造型,和瞪着一双大眼的反应,缺乏对不同的角色,有深度的刻画和演绎。
难怪会被那么多观众吐槽“表演形成套路,表情流于表面”。
这次在《归队》中出演老驴子。预告片中这个角色一出戏,又让观众产生“宁学祥”从鲁南穿越到东北的既视感。同样的表情,同样的嗓音,同样的大眼袋,让我们很难分清角色的身份和性格来。
所以,老戏骨成为“霸屏演员”是好事。但真正的老戏骨,不会因表演单薄而沦为“背景板”,更不会让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产生割裂感。
我们之前对倪大红充满期待,因为他的出现总有惊喜。但现在,看到他的那张脸出现,却只感到“腻歪”。可见再好的演员,也不能总是让观众失望。而影视行业,也早该打破“资历迷信”,和对所谓“老戏骨”的过度依赖了。
第八位、李乃文李乃文今年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
年初,在年代剧《北上》中,他出演了性格沉稳仗义、又兼具市井智慧与时代洞察力的饭店大厨周宴临一角。然后紧接着,他又在悬疑剧《棋士》中,出演了表面儒雅、实则阴险的反派王红羽。
到了今年夏天,我们又在仙侠剧《凡人修仙传》中,看到了他所扮演的李化元,在电影《奇遇》中,看到了他所扮演的任爸。然后,在目前热播的抗战剧《归队》中,我们又看到了他所扮演的抗联战士汤德远。
虽然他在半年多的时间,便陆续呈现了5个角色,但却凭借“一人千面”的演技,让这些角色,都呈现了鲜明的反差——在《北上》中,他用众多细节刻画了周宴临这位运河边嘴硬心软的市井硬汉。在《棋士》里,他以微表情控制和台词节奏切换,演绎了王红羽斯文败类的阴险。
到了《归队》中,他又以粗粝的外形和娴熟的战术动作,还原抗联战士的坚韧不拔。
他的表演跨度,从市井到仙侠,又从悬疑到抗战,可是每个角色都通过差异化的细节设计,避免了同质化的出现,同时又印证了他作为“剧抛脸”演员的实力。
第七位、雷佳音雷佳音显然是这几年曝光度最高的男演员之一。
而且合作的,几乎全都是大导演的热门作品。
仅今年,他就有好几部作品几乎同时呈现,一会儿是悬疑片《酱园弄·悬案》中手段狠辣的警署副局长薛至武,一会儿又是喜剧片《你行!你上!》中守护侄子郎朗的二叔,一会儿又在现代剧《奇迹》中执著于推广AI机器人的技术从业者大川。
一会儿呢,他又在传奇剧《长安的荔枝》中出现了,出演悲催的“唐朝牛马”李善德。
每个角色,都带有雷佳音“千面百变,精准入魂”的表演特点,但又被赋予了不同色彩。
比如《酱园弄·悬案》中的薛至武,他通过粗糙特效妆,和内紧外松的表演,凸显了角色的暴戾与权力交织所带来的压迫感,展现了伪政权下执法者的癫狂与恐惧。
而《你行!你上!》中的二叔呢,他则用黑色幽默的演绎方式,强化了这个底层人物的荒诞感和市井喜剧底色。
《奇迹》中的大川,他不仅展现了科技创业者的职业困顿,同时,又用佝偻的背脊和强撑的笑脸,来体现角色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的撕裂感。
最值得一提的,当然还是《长安的荔枝》中的李善德。小官吏的悲怆与觉醒,明算科出身的逻辑性,与“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反抗形式,都被他通过准确的神情、动作和微表情,进行了鲜活的还原。
4个角色,分别对应权力、荒诞、科技与历史维度,但雷佳音却能凭借差异化的设计,从容实现了“剧抛脸”的艺术效果。所以他就算一直重复出现,也依然能够给我们带来新鲜的感觉。
第六位、胡军胡军今年也很忙碌。
年初春节档,他在贺岁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客串了一把洪七公,奇特的戏装造型,充满喜感,让人忍俊不禁。
在3月播出的《北上》中,他变成了谢望和的父亲,梁海泓的丈夫,豪爽大气,富有担当,仿佛是现代版的大侠“乔峰”。
到了8月,他又在抗战剧《归队》中,成为顶梁柱,饰演的抗联战士鲁长山,像定海神针一般,将散落在各地的战友们,紧紧凝聚在一起。
他在三部作品中,赋予了三个角色不同的表演状态,使得角色栩栩如生。
比如《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的洪七公,他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和“论丐帮编制稳定性”的玩梗回应,强化了角色的诙谐特质。而须发皆白以及红色圆球装饰帽的造型,与角色的江湖豪气,形成了巨大反差,令这一版“丐帮帮主”的形象,耳目一新。
但在塑造谢天成时,他却将更多生活化的细节,融入到了角色的创作中,让他的表演更贴近时代背景,也更符合角色定位。
然后《归队》中的老山东鲁长山,他则通过造型、方言、微表情等多维度的设计,强化了人物的年代感,还原了真实效果。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队伍被打散后,鲁长山好不容易回了趟家,面对温柔的妻子,和懂事的孩子,鲁长山心存愧疚,但又难以忘记自己的使命。胡军通过精准的微妙反应,将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演绎得层次分明,令人动容。
虽然鲁长山和《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一样,也是硬汉,但胡军的表演方式,却完全不同。
饰演乔峰时他的眼神像狼一般敏锐,所有的动作都大开大合。而塑造鲁长山时,他用平和的目光和坚韧的神情,突出了角色憨厚的品质,和内敛的性格。此外,他那冻疮皲裂的皮肤、磨破的羊皮袄的造型,以及熟练操作烟袋锅等动作,也更加真实可信地构建出了一个接地气的抗战英雄形象。
像这样的演员,本身就充满魅力,而且每一次出现,都能带来不同的感受,我们当然希望他“霸屏”的时间,越久越好了。
第五位、黄觉我们好像越来越难将黄觉定位为哪一种类型的演员了。
因为就算他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可是他却总有办法,让我们忘掉他所扮演的上一个角色,而迅速进入这一个“人物”的内心。
他年轻的时候,是多么帅气逼人,是妥妥的“小鲜肉”一枚。可是从《山海情》和《开端》等剧开始,他却持续让我们看到他深厚的表演功力。
真是演一个角色,就“变”一次脸。
今年,黄觉作为“霸屏演员”,同样呈现了多个角色。
一月,律政职场剧《无所畏惧之永不放弃》播出,他在其中饰演许卓,戏份不多,但他却通过温文尔雅的外表与阴鸷眼神的反差,赋予角色欺骗性魅力,一个戴着伪善面具的反派形象,跃然于我们的眼前。
五月,侦探剧《刑警的日子》播出,黄觉在其中扮演唐林,和许卓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都很善于伪装,外表体面,气质优雅,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但黄觉还是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不同。
然后,在肖战主演的古装传奇剧《藏海传》中,黄觉扮演的庄芦隐,显然给我们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首先,他通过眼神杀与微表情,展现了对这个大反派气场的极致掌控,权臣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其次,他精准呈现了角色复杂人性的多个层面,面对敌人时轻蔑的斜视,与面对藏海时狐疑的眼神,以及面对儿子庄之行时温和的神态,都形成了巨大反差,使得角色更为立体丰满。
再其次,他在表演理念上,也有了新的追求。比如他刻意弱化了角色背景解释,进而强调“加强恶行而非解释动机”,使得庄芦隐成为了“纯坏”但立体的权谋家。
所以,为何大家会觉得黄觉是“反派天花板”?是因为他不仅演啥像啥,而且还会再表演中融入对角色的深层思考。“眼神藏锋,笑里淬毒,骨相演尽权谋癫狂”,就是对他最后的评价。
第四位、秦昊秦昊今年的表现,似乎比黄金更为引人注目。
在四月播出的悬疑剧《借命而生》中,他所饰演的狱警杜湘东,追捕逃犯20年。
这部剧的时间跨度是从90年代一直到现代,秦昊不仅展现了角色的理想崩塌与坚持到底的复杂心理,而且对年代感的把握,也十分到位。
这部剧,让咱们再次领略到了秦昊作为中戏高材生的台词张力,以及他对角色的塑造功力。
他没有刻意展示演技,但却通过本能的反应,自然呈现了杜湘东从“铁面狱警”到“怀疑真相”的转变过程。
在年代感的还原上,他通过骑自行车时佝偻的体态,强化了角色在90年代被时代洪流所裹挟的无力感。
虽然《隐秘的角落》中的张东升一角已经深入人心,但《借命而生》中的杜湘东,却彻底摆脱了“张东升”的阴郁形象,以“土味警察”的朴实感令我们眼前一亮。
而到了今年七月热播的刑侦剧《扫毒风暴》中,他的表演更加出彩,立体呈现了卢少骅从走私商人到毒枭的堕落过程。
最让人惊叹的,是他的表演层次与细节处理,极具冲击力。
比如用卢少骅高压锅做试验时,秦昊从“满脸惊讶”到“瞳孔地震”的微表情切换,展现了卢少骅这个“化学天才”对天赋的扭曲认知。
再比如在法庭上为“灭鼠药”诡辩时,他又凭借娴熟的台词节奏,犹如机关枪般密集地将一些专业术语倾泻而出,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将卢少骅的嚣张与癫狂,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在保龄球馆与龙哥谈判的那场戏里,他的表情突然从“谄媚微笑”切换成冷若冰霜,然后迅速拔枪射击的动作,瞬间就暴露了角色的卑微与狠毒。
而最令人难忘的,是他与哑女分离的那场戏。当卢少骅正沉浸在温柔乡中时,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他的眼神,也立刻从对哑女的“宠溺”变得如刀锋一般狠戾。
这些名场面,都是秦昊通过表演造就的,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并不像“演的”,因为他给人的感觉,是“每个毛孔都融入到了角色中”。
虽然秦昊在《隐秘的角落》、《漫长的季节》等作品中的表演,已经属于“天花板”的级别,但在《扫毒风暴》里,他依然有新的尝试和突破。
所以他能成为“霸屏演员”,我们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第三位、王骁王骁无疑是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无数个角色,而一步一步赢得观众尊重的好演员。
他一直以来都以出演配角为主,但他却有本事让每个配角都散发出主角一样的光芒。
2025年,王骁作为“霸屏演员”,也为我们呈现了三个角色——电视剧《三叉戟2》中的林楠、电影《我会好好的》中的老肖,和电影《南京照相馆》中的金承宗。
此外,他待播的作品还有《低智商犯罪》、《除恶》、《转念花开》、《奉陪到底》等。
咱们就拿已经看到的几个角色来说,我觉得他之所以能成为观众最喜爱的演员,是因为他有三大核心优势。
一是表演自然、细腻又准确。他很少会通过夸张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来直接表现人物的情绪。但却很在意角色在规定情景的真实状态。
比如《南京照相馆》中的金承宗,一个残酷战争环境下出现的平民英雄。他的本职工作是照相馆老板,但这个照相馆又不算很大,所以生意一般。而王骁首先就抓住了角色的职业特点,然后一个小老板在日常中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他也进行了深度探究。
所以,大家看他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多么真实生动?
而当一个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只有底气足了,才能真正塑造出人物的灵魂来。
日寇攻占南京城时,金承宗带着一家人藏在地窖里苟且偷生,王骁展现出了金承宗面对日寇暴行时的软弱和恐惧。但当金承宗发现儿子的性命受到威胁时,王骁的动作却立刻变得迅猛起来,抡起斧头就砍向敌人。
这些本能式的反应,使得角色更能引发观众的“共情”。
其次他能够为角色找到精准的适配度。
比如今年的三部作品,覆盖三大热门题材,而且角色的定位互补。这种“题材不重复、人设不重叠”的策略,既避免观众审美疲劳,又展现其戏路宽度。
还有一点就是他的低调和谦逊,也赢得了更多导演的青睐。作为著名影星王馥荔的儿子,王骁从未借助母亲的影响力为自己造势,反而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作品积累口碑,红得很慢,但却长久。
如今我国影视行业已经呈现了“技术降本、内容提质”的趋势,所以启用更多有演技的好演员,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王骁无疑是其中的首选。
第二位、林永健我觉得真正好的表演,是分等级的。
一种是演得很像。
一种是演谁像谁?
还有一种更高的境界,便是“演谁是谁”。
在电视剧《生万物》中,扮演封二的林永健,无疑就是这样的演员。
我发现林永健今年在我们眼前出现的频率,简直比我们的家人还要频繁。
一月,他在电视剧《驻站》中出演了王喜柱。二月,在电视剧《六姊妹》中出演了大老汤。四月,在电视剧《X局密档》中出演了赵继征。五月,在电视剧《绝密较量》中出演了刘向均,八月,在电视剧《生万物》中出演了封二。然后现在,又在电视剧《归队》中出演了肖铁林。
频繁露脸的风险,是让观众因审美疲劳,而感到“厌倦”。
然而林永健却并没有。
他在今年所扮演的这些角色,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习惯,可经过林永健的再创造,却都变得人各有貌,活灵活现,这才叫本事。
关键他怎么就能对这些人物进行精准区分呢?
因为他找到了每个角色的解锁密码。
比如《驻站》中的王喜柱,他的密码是“笑面虎”和“绵里藏针”,表面堆笑客气,眼神却暗藏算计。
而《六姊妹》中的大老汤呢,则用鼻孔朝天式冷笑,和手指点人的压迫性动作,来展现角色的精明与刻薄。
《生万物》中的封二,他通过准确的农民式的肢体语言,将人物的乡土狡黠和小农智慧,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到了《归队》中呢,他又在“投机主义”这一点上进行深耕,使得肖铁林的形象更为鲜活立体。
他就像一个厨师,每次出现,都会呈上一道新鲜美味的菜肴。这样的演员,谁会不喜欢呢?
但我觉得,在今年“霸屏”的十位男演员中,最值得夸赞的,还是最后这位。
他的表演,已然封神。
他可能算是今年这十位演员中,最不出名的一位了。
但他的表演,却太让人刮目相看了。
他就是王建国。
他的名字,你可能会感到些许,但他演过的角色,你却再熟悉不过了。
他就是1989年播出的现象级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扮演铜锁的那位演员。
后来,他还演过《高粱红了》中的胡鹏、《牛铁汉和他的儿女们》中的谷满堂、《田耕纪》中的连方、《庆余年第二季》中的老金头等角色。
今年,他先是在《我的后半生》中,扮演了笑面虎。然后又在《扫毒风暴》中,扮演了邓建立。现在,又在《归队》中,扮演汤德远的父亲。
每一次,他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小配角。
但每一次,他都能为人物留下璀璨的光彩。
他就是那种演谁就成为谁的典型代表。
在《我的后半生》里,他展现了自己的喜剧天赋,而在《扫毒风暴》里,他又将邓工被命运压制的无奈,和对爱妻的愧疚,刻画得感人肺腑。最难忘他在妻子病逝后的那场楼梯哭戏,蜷缩的身影、颤抖的肩胛骨和攥紧的拳头,无不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角色对命运的妥协和绝望。
这位演员,他的表演,好就好在他不是用表情和对白等技巧塑造角色,他靠的是“走心”。
这次在《归队》中,他只有短短的几场戏,但却把一个老实巴交的东北父亲形象,塑造得呼之欲出。
他根本不是在演,他本身就与角色融为了一体。
王建国在这几部剧中,呈现了角色的多样性,又因为每一次都是“这一个”,所以更避免了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像这样的演员,我们当然希望“霸屏”的次数越多越好。如果所有的演员都能用“走心”的方式来演绎角色,那么影视行业的春天,不就真的来了吗?
不知各位对此有何见解?欢迎通过留言区,发表高见。
来源:DJ雅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