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身上出现这5种疣体,与HPV病毒感染有关!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19:28 1

摘要:身上突然多了几个小肉疙瘩,不疼不痒的,看着碍眼,用手抠还流血,过几天又冒出来。有人说这是火气大,有人说是皮肤病,还有人干脆拿剪刀剪。

身上突然多了几个小肉疙瘩,不疼不痒的,看着碍眼,用手抠还流血,过几天又冒出来。有人说这是火气大,有人说是皮肤病,还有人干脆拿剪刀剪。

但你知道吗?大多数疣体,其实都跟一种叫“人乳头瘤病毒”的东西脱不了干系。到底哪几种疣,背后藏着HPV的影子?说句让人不舒服的话:HPV并不是“性病专属”,它比你想象的还要普遍。

很多人以为自己生活“干净”,就不会感染。错,大错特错。公共浴室、共用毛巾、指甲剪、一次不经意的抠脚,甚至一双拖鞋,都可能成为传播的媒介。HPV不是洪水猛兽,但它确实很黏人。

它有上百种亚型,有的只是皮肤瘙痒,有的却会一步步演变成癌变前兆。而这些疣体,就是它发出的“信号弹”。

不是说它长了你就必然会得癌,但如果你假装看不见,它也不会善罢甘休。身上到底出现哪几种疣,要格外警惕呢?

第一种,寻常疣。

听名字挺普通,但它一点也不“寻常”。通常长在手指、手背,像个粗糙的小疙瘩,摸起来硬邦邦的,像砂纸。有时候一个长出来,没几天边上就跟着冒出一堆,像是被“传染”的。

有个中年男子,手指缝里冒了几个硬疙瘩,以为是冻疮,结果拖了半年,东西越长越多,最后连拿筷子都费劲。医院检查,赫然写着:HPV2型感染引起的寻常疣。

这种疣体虽不致命,但极其“社交尴尬”,尤其是手上。而且它传染性不低——和它握个手、共用毛巾,甚至指甲剪没消毒,都有可能中招。

第二种,丝状疣。

这种疣像是皮肤上冒出根“肉刺”,细长、软软的,颜色跟肤色差不多,常出现在眼皮、脖子、腋下。很多人以为是老了,皮肤松了才长的,其实它更像是HPV的一种“温柔陷阱”。

丝状疣长得不吓人,但它长在最显眼的地方,每次照镜子都觉得碍眼。

有位女性习惯性用镊子拔眉毛,后来眼皮上突然冒出几根细细的“肉条”,她以为是“脂肪粒”,结果越拔越多。医生一看,典型的丝状疣,HPV感染所致。

这种疣体喜欢潮湿、摩擦的环境,像腋下、脖颈、眼周,都是它的温床。别小看这“小肉刺”,它不是老年人才会长,年轻人也不少。

第三种,扁平疣。

这个名字听起来文艺,其实长出来一点也不美。它不像寻常疣那样突起,而是扁平的,小米粒大小,颜色发红或褐色,常长在脸上、前额、手背,喜欢成片出现。

你用手抠一个,过几天就像撒了种子一样,一大片冒出来,是不是很熟悉?

有个年轻女孩,脸上突然冒出一溜小疙瘩,以为是“粉刺”或“过敏”,去美容院做针清,结果越弄越多。

后来才发现是HPV3型或10型导致的扁平疣,原来她一直共用化妆刷,刚好那刷子上带着病毒。这类疣特别容易扩散,尤其是被搔抓或摩擦后,就像被“唤醒”一样成片爆发。

第四种,跖疣。

说白了,就是脚底长的疣。它乍一看像是茧子,按下去却钻心的疼,尤其走路的时候,就像踩在针尖上。很多人误以为是鸡眼,其实是HPV惹的祸。

有个工厂工人,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脚底冒出一个小硬疙瘩,他以为是磨出来的茧,自己拿刀刮,结果越刮越深,疼得走路一瘸一拐。检查结果:跖疣。

这种疣喜欢藏在脚底,特别好“伪装”,但疼起来毫不含糊。它深扎在皮肤里,像个“倒刺钉”,走几步路就咬你几口。

公共澡堂、游泳馆、健身房,都是它“潜伏”的地方,尤其是光脚走路的习惯要改。

第五种,尖锐湿疣。

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听过,但大部分人都以为它只跟“性”有关。其实它的传染路径不止于此,共用私人物品、间接接触、皮肤破损,也可能成为通道。

它的“出场”方式非常隐秘,刚开始可能只是几颗米粒大小的肉疙瘩,颜色跟周围皮肤差不多,没什么感觉。但它的“繁殖”能力极强,几天就能聚成一团,像花菜、鸡冠一样。

有些人因为害羞不敢就诊,等到成片出现才发现已经蔓延到私密区域周围,甚至影响排尿。

这种疣最需警惕,因为它与多个高危型HPV亚型高度相关,是宫颈癌、肛门癌等癌变的高风险信号之一。

说到这,肯定很多人心里开始嘀咕:那我到底有没有感染?是不是一定要去做HPV筛查?是不是身上长了小疙瘩就要恐慌?

别慌,但也别拖。HPV感染,大部分人靠自身免疫系统能清除,但如果病毒潜伏时间太长、反复发作,确实有可能诱发病变。

而这些看似“皮肤小问题”的疣,正是HPV在你身体里的一种外在表现。它不像感冒,来得快、走得快,而是像慢性钝刀子,一点点磨你。

如果你身上出现了这些疣,别想着遮遮掩掩或者自己硬抠。除了可能加重感染,还可能留下疤痕,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炎症。

市面上的“祛疣神器”,五花八门,大多数只是表面“烧掉”,病毒还在皮肤基底层潜伏,过段时间卷土重来。真正有效的方式,得看专业医生根据你疣的类型、部位、体质来选择治疗方式,比如冷冻、电灼、激光,甚至免疫调节。

还有一点尤其关键,家里有疣体患者时,共用物品一定要分开,毛巾、指甲剪、拖鞋、浴缸,全部得消毒分离。

别觉得麻烦,病毒不认亲。说到底,这些疣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背后的“沉默共谋”——HPV。它不吼不叫,却能悄无声息地扎根在你皮肤上,再慢慢渗透到你身体更深的地方。

你可以不去在意,但它不会因为你忽视它就消失。别等它“提醒”你才行动。不是所有的疣都能等得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林云,张晓楠.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皮肤疣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4,57(10):789-794.
[2]周丽丽,王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跖疣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3,37(7):678-682.
[3]邓雪,刘海燕.扁平疣的误诊现状及防治策略[J].中国实用皮肤科杂志,2025,38(4):455-460.

来源:健康有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