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正能量 | 默默奉献的志愿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19:21 1

摘要:社区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计回报与付出,就像点点星光,看似微弱,汇聚起来却能照亮整个社区。他们牺牲自己的空闲时间帮忙照看独居老人、巡视楼门安全、清理绿地垃圾、组织邻里活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带给我们温暖,使邻里之间更和睦,让社区变得更有人

社区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计回报与付出,就像点点星光,看似微弱,汇聚起来却能照亮整个社区。他们牺牲自己的空闲时间帮忙照看独居老人、巡视楼门安全、清理绿地垃圾、组织邻里活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带给我们温暖,使邻里之间更和睦,让社区变得更有人情味,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们为大家讲述的就是他们中间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1

退休党员陈秀兰:社区里的 “音符使者”

陈秀兰,石景山区老山实验第二小学退休音乐教师,拥有五十年党龄的她,退休后在老山东里社区以音乐为媒、以行动为笔,续写着党员的奉献篇章。

音乐育人,合唱队里的 “主心骨”

从事音乐教学40年的她,退休后担任社区合唱队声乐指导。从发声技巧到多声部和声,她手把手教学,为合唱队夯实基础。她主动联系区文化馆,带领队员参加专业培训,让合唱队在“五月鲜花合唱节”中屡获佳绩,2023年更斩获石景山区京颐杯合唱比赛集体二等奖。她还推动合唱队与管乐队联合排练,在社区演出中献上精彩节目,掌声不断。

暖心助邻,抑郁症患者的 “引路人”

同楼一位退休女士因抑郁症与社会脱节,陈秀兰得知后,像亲姐妹般照顾她:陪买菜、伴就医,帮她沟通装修、代缴费用。经过长期陪伴疏导,女士逐渐走出阴霾,如今能独立生活、开朗待人,老街坊都说她“判若两人”。

党建带头,社区治理的 “先锋队”

2022年陈老师被推选为社区第十党支部书记,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支部工作中,带领党员们学习、组织大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家访生病住院老党员、协助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做动员工作。今年,随着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推行,陈老师带领支部党员响应号召参与"支部认领网格责任区"活动,积极投身到社区环境整治、安全巡查等工作中,为建设美丽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乐教童心,社区青少年的 “筑梦人”

每到暑期,陈秀兰便化身社区青少年的“红色引路人”与“音乐启蒙者”。她精心整理党史资料,以生动故事讲述革命先辈事迹,带领孩子们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家国情怀。在音乐课堂上,她耐心指导青少年识乐谱、练发声,用钢琴旋律点亮孩子们的艺术梦想。一场场充满温情的互动中,她用音符播种希望,让红色基因与艺术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成为社区暑期里最温暖的文化风景。

从教师到社区志愿者,陈秀兰用音符凝聚人心,以行动践行初心,让退休生活在社区治理中焕发党员的光热,奏响新时代社区和谐乐章。

2

74岁的球场“美容师”——王宝财

天还未亮透,晨雾裹着清冷的空气漫过篮球场。当第一缕阳光刚攀上篮筐时,"唰——唰——"的节奏声早已划破寂静。74岁的王宝财弓着背,扫帚在篮球场的地面上拖出细密的纹路,像在用帚尖给这片朝夕相处的球场绘画。

"年轻时打球崴过脚,知道场地干净多重要。"老人弯腰捡起一根树枝,指尖在露水浸润的地面轻轻拂过。2005年退休那天,他拎着新买的扫帚站在球场边,看着满地落叶突然红了眼眶——这个见证过青春热血的地方,他想让它永远敞亮。二十年七千多个清晨,扫帚磨坏了无数把。寒冬里铁铲与冰面撞击的脆响,盛夏时胶鞋踩过积水泛起的涟漪,都成了东里社区特殊的晨钟。有年下大雪,他凌晨五点就深一脚浅一脚地铲雪,等晨练的年轻人到场时,看见的是老人倚着扫帚在长椅上休憩,睫毛上还凝着霜花。"共产党员的承诺,是要刻进年轮里的。"王师傅总这么说。他特制的簸箕边沿裹着旧毛衣,说是怕金属刮花地面;工具箱里备着速效救心丸,却从没耽误过一天清扫。

如今球场边的大树已亭亭如盖,当年跟在爷爷身后捡树叶的小学生,现在成了带着孩子来打球的新手爸爸。每当篮球擦着光洁的地面弹起,人们总会想起那个永远比太阳早到的身影。"哪有什么惊天动地,不过是把想做的事缝进日子里。"晨光中,老人又握着扫帚走向球场。他的影子被朝阳拉得很长,正一寸寸吻过这片守护了二十载的土地。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