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8月31日凌晨!传来全红婵的最新动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1 14:11 1

摘要:全红婵这个名字,这个月在央视新闻的社交账号上被提起了十次。哪怕不关心体育的人,也难免见过她的新闻。有人打趣“全红婵现在是全中国最红的小姑娘”,确实,光是名字在热搜上出现的频率,就能看出她的影响力。

全红婵这个名字,这个月在央视新闻的社交账号上被提起了十次。哪怕不关心体育的人,也难免见过她的新闻。有人打趣“全红婵现在是全中国最红的小姑娘”,确实,光是名字在热搜上出现的频率,就能看出她的影响力。

很多人还记得去年巴黎奥运会,她在跳台上的一跳拿下金牌,几乎零水花,观众席上一声声欢呼。她也成了中国跳水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但光鲜背后伴随质疑。最近因为一张所谓“发福照”,有人说她“胖了”“状态下滑”,可那根本不是她,是同队的小师妹,结果全红婵莫名其妙背锅。看到这里,很多人心里都有点不是滋味:年纪轻轻,背负了多少外界的眼光。

运动员每一天都过得紧绷。跳水尤其如此,除了动作难度,还要时刻和身体变化较劲。全红婵正经历身体发育的阶段。身高、体重只要一点点变化,跳水时的手感、旋转,都有影响。高敏说过,女跳水运动员最怕的就是这个坎。只有坚持,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做得一丝不苟,才能站得住。否则0。1公斤的偏差,姿势都能变形。对退休老人来说,这或许很像随着年纪身体慢慢变化,肌肉不如以前结实,记性也变差,得一个个慢慢适应。

这些压力是外人很难想象的。夏天的广州,训练中心外面38度,她的训练服一天被汗湿好几次。为了练好一类动作,重复20组三米板,跳完腿都发抖,还要咬牙跟教练说“还能再来一次”。偶尔晚饭只吃半根玉米,晚上还在泳池边坚持拉伸。八月份的身体测试结果是肌肉质量增加了3%,体脂下降了1。5%。对一个正发育的小姑娘来说,这些天每一天都过得格外难。

教练何威仪和陈若琳都看在眼里。陈若琳当年控体重大半年晚饭只吃水煮菜,体重38公斤都不变。她最担心的不是体重,而是全红婵的心理状态。去年全红婵拿了银牌,回来说自己“自律不够”。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她只是还在不断适应,身体和心理都在重新找平衡。哪有人能一直在巅峰。

运动员的苦,大部分人都只看到奖牌那一刻。真正艰难的,是反复的训练、不断的调试、身体的小变化带来的苦恼,还有外界的非议。退休工人可能会想起刚退下来时身体的不适应,上班族或许能理解每天的重复和压力。其实“全红婵身上的那点不服气、那股死磕”,普通人也都经历过,只是每个人的赛道不一样。

全红婵身上有我们熟悉的小孩气质。同龄人在拍照、晒美食,她也在微博和朋友合影,留言简单的几个英文问候。遇上喜欢的滑板运动员郑好好,高兴得冲上去找她合影。粉丝开玩笑她照片晒漏了,她就回表情包卖萌。即使做到了奥运冠军、全国热搜的高度,骨子里还是很纯粹的小姑娘。生活中难免有人在背后议论,就像单位里流言蜚语,谁都很难完全不在乎。但更多时候,她选择专注自己。

她的家正在盖新房,新闻里说爸爸经常送水果给工人解暑。有网友专门看直播“云监工”,全爸爸笑着说“顺其自然”。全红婵一直都是低调的孩子。小时候光着脚在池边跑,是为了将来能给妈妈治病。成名了,她依然没有什么明星脾气,反倒是身上的“心有归属”,让她在各种流言、误解面前,更加坚定。

现在距离全运会比赛越来越近了。这次她将在广州主场出战。大家电话问票务处最多的不是价格,而是“全红婵参不参加?”大家都在等她。

这是她证明自己的机会,也是她把所有压力变成动力、重新起飞的时刻。很多人都很关注她能不能发挥得好,她的情况被当做新闻不断追踪。其实,她最希望的是“普通人的善意”。每个人都希望在处在人生转折点时被理解,而不是被指指点点。

全红婵的训练馆有时候亮灯到晚上八点多。她还在跑步机上跑圈,汗水滴进衣领。看台上偶尔有小孩大喊:“姐姐加油!”那一刻,她不是冠军,也不是新闻热点,就是一个坚持梦想的年轻人。观众能做的,除了鼓掌,还有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全红婵其实很像我们身边所有努力的人。上班族被工作折腾,退休人担心健康,每个人在自己的赛道上都有大大小小的难关,都要努力去适应、去坚持。有时候辛苦只是“咬咬牙再撑一次”,但撑过去就是自己的胜利。

大家看她,有时候看见的不是一个明星,而是一个坚持到底的普通人,那种能共情的感觉,才是最打动人的。

全红婵的故事会让人想起一句话,“能熬过去的都是自己的”。她没有什么特殊秘诀,不过是一直拼,一直不服输。这不只是体育圈的道理,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以后遇到难事,想放弃的时候,想想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或许也就不想认输。

来源:于海边迎接红日的旅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