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当父母的啊,这辈子最操心的就是孩子那点事儿。尤其是到了适婚年龄还单着的,街坊邻居一打听,比自己考职称还着急。可咱得明白,孩子的姻缘就像地里的庄稼,啥时候播种啥时候收成,老天爷早就定下时辰了。你天天追在屁股后面催,跟拔苗助长似的,说不定适得其反呢!
别瞎操心孩子的婚事啦!缘分这事儿急不得
咱当父母的啊,这辈子最操心的就是孩子那点事儿。尤其是到了适婚年龄还单着的,街坊邻居一打听,比自己考职称还着急。可咱得明白,孩子的姻缘就像地里的庄稼,啥时候播种啥时候收成,老天爷早就定下时辰了。你天天追在屁股后面催,跟拔苗助长似的,说不定适得其反呢!
一、缘分这东西,比炖老母鸡还得靠火候
老家有个婶子,去年刚过五十就开始托人给儿子说亲,逢人就掏手机翻照片:“你看我家大小子,有房有车,咋就找不着对象呢?”折腾了大半年,儿子倒是相了七八回亲,可没一个成的。有回我撞见小伙子蹲在楼道里抽烟,跟我倒苦水:“现在看见相亲就犯怵,我妈比我还急,每次见面都跟查户口似的,人家姑娘吓得连饭都没吃完就走了。”
你说这事儿能急吗?感情就像蒸包子,火候不到揭锅盖,要么生要么塌。我记得村头王大爷说过一句糙话:“强按牛头不喝水,硬拉郎配准后悔。”现在年轻人讲究自由恋爱,你越催他越逆反,说不定随便找个人应付差事,将来日子过不好,还得埋怨当父母的瞎掺和。
二、催婚就像穿别人的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前几天在公园遛弯,听见俩老太太唠嗑。一个说:“我闺女都32了,再不成家就成老姑娘了,我天天晚上睡不着觉。”另一个接话:“我儿子结得早,25岁就娶了,现在三天两头吵架,早知道还不如晚点找。”你瞧,这就跟买衣服似的,看着好看的尺码不一定合适,急急忙忙买回家,穿两天才发现磨脚。
邻居家小敏就是例子。她妈前年非逼着她嫁给公务员小张,说出去有面子。结果结婚不到一年,俩人就闹离婚。小敏哭着跟我说:“我跟他根本没共同语言,每天回家就跟住旅馆似的,当初要不是我妈天天唠叨,我压根不会嫁。”所以啊,婚姻不是买白菜,挑个大的称斤就行,得看俩人能不能说到一块儿、过到一块儿。
三、父母的焦虑,有时候是给孩子挖坑
咱当父母的,总怕孩子走弯路,可感情这事儿,哪有现成的直道啊?我 cousin 家闺女,大学毕业就被家里安排相亲,五年相了三十多个,现在看见异性就犯怵,干脆跟家里说“我这辈子不结婚了”。你说这算啥事儿?本来挺开朗的姑娘,让催婚催出心理阴影了。
还有些父母,把孩子结婚当成自己的“任务”,逢年过节就跟考核似的,见人就问“你家孩子啥时候办事儿”。可婚姻是孩子的人生,不是咱们的KPI啊!就像种地,你把土松得再平、肥施得再足,种子啥时候发芽还得看天气。咱能做的,就是给孩子留块“试验田”,让他自己琢磨咋种庄稼。
四、好缘分就像炖排骨,得靠时间慢慢熬
我认识一对老夫妻,俩人都是四十岁才结婚。大爷以前是个木工,一直忙着学手艺,大妈在镇上开裁缝铺,光顾着攒钱供弟弟读书。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一聊天才发现,俩人都喜欢听评书、种花草,三观合得来,日子过得比蜜还甜。现在孙子都上小学了,老两口还经常手拉手遛弯呢。
这就应了那句老话:“迟来的爱更长久。”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忙着拼事业、攒首付,哪有那么多精力谈恋爱?咱当父母的,与其天天催婚,不如多给孩子攒点“福气”——别老唠叨,多做点好吃的;别乱打听,多给点零花钱。等孩子哪天想通了,自然会把对象领回家。
五、放下执念,孩子的幸福由他自己定义
昨天看了个新闻,一个90后姑娘在网上晒“单身宣言”:“我不是嫁不出去,而是想等那个对的人。”评论区好多年轻人点赞,说“婚姻不是终点站,而是加油站”。你看,现在的孩子跟咱想法不一样了,他们更看重感情质量,宁缺毋滥。
咱当父母的,最该学的就是“放风筝”——线攥在手里,但得给风筝飞的空间。孩子要是真遇到合适的,你拦都拦不住;要是没缘分,你就算找个“条件最好的”,他心里也不踏实。就像村西头李叔说的:“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结语:别让爱变成压力,缘分到了自然来
其实啊,咱着急孩子的婚事,说到底是怕他们孤单。可仔细想想,现在通讯这么发达,年轻人的社交圈比咱广多了,说不定哪天在地铁上、公园里就遇上对的人了。咱能做的,就是把家里收拾得暖乎乎的,让孩子知道:不管啥时候,爸妈这儿都是你的港湾。
最后送大家一句顺口溜:
催婚催嫁莫心急,缘分自有时间表;
强扭的瓜不香甜,两情相悦才是缘;
积德行善修好心,好姻缘自会来敲门;
放宽心态随他去,儿孙幸福胜万金!
记住喽,孩子的幸福不是咱们催出来的,是他自己修来的。你越淡定,他越从容;你越放手,幸福越靠近。对此屏幕前的家人们是怎么看的呢?评论区留下您不一样的观点,感谢您的阅读,感谢关注李姐故事汇,每天都有新鲜资讯与您分享
来源:星星的情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