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来,这段时间随着当地关于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细则的发布,关于资格证明信的咨询就成了工作的重要内容。毕竟这个证明信,在当地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却是一个必备要件。大家关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个证明信,双拥部门不开具。
这是这段时间,在双拥部门工作的小王经常说的话。
原来,这段时间随着当地关于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细则的发布,关于资格证明信的咨询就成了工作的重要内容。毕竟这个证明信,在当地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却是一个必备要件。大家关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也是由于陌生不熟悉,一些军人和军属习惯性的认为这个证明信是由地方双拥部门开具的,毕竟以前类似的介绍信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小王告诉大家,这个介绍信,地方双拥部门没有这个权限,也没有这个资格开局,是由部队相关部门负责开具的。
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绝对是一个好事,大家也是心服口服没有意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确有一些现实问题制约着这项工作的开展和获得感,那就是对于优待资格的认证审核,地方无法核查,也没资格核查。这就给一些不好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军人子女却享受到了相应的待遇,甚至一些非军人的子女,通过制作假资料方式,也希望可以沾光。
而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军地信息的不对接,在于资格证明的规范化、权威性。而现在全军统一的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证明信制度的推行,就是这样的探索和实践。
2021年,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若干意见》(军政〔2021〕247号)。《意见》曾明确指出,“军地联合建立统一格式和编号的优待资格证明信制度,增强优待工作规范性权威性。”
到了2022年,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印发了配套政策——《关于推行使用军人子女教育资格证明信的通知》(军政〔2022〕395号),至此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资格证明信制度正式落地。
这一举措的出台的意义在哪?网上说有助于提升军人家庭的教育福利待遇,更好地保障军人子女在入学方面的优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但是笔者觉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军地联合建立统一格式和编号的优待资格证明信制度,有效增强优待工作的规范性和权威性,有利于规范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的执行,提升政府部门和军队在优待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效率和透明度,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确保军人子女享有应有的教育优待待遇。
由于证明信,是需要通过部队内部系统进行提交,相关单位要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核,这就确保了每份开出的证明性,都可以朔源。证明信上的每个信息,军人子女的优待资格,都是经过不多严格审核的,是有足够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也让地方有关部门执行起来更有底气,更有热情,让这个好事实事真的办好,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这是网上一张关于证明信的照片。其实这张照片是不应该出现在网络上的,毕竟那里面有部队的代号,有军人及子女的信息。但是却让我们对这个证明信有了更为直接的了解,原来这证明信就是这个样子。
可以看出,证明信是有编号的,是统一的编号。因为这是由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监制的。
第二是有规范的格式和样式的: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资格证明信的标识,足够醒目。同时上面的红五星及八一字样,也让这个证明信赋予了特殊意义:这是国家和军队的正式文件,不可仿冒。
第三是开具的对象:为当地的部队机关和教育部门。这里面可以知道,这个证明信是同时开局给军地相关部门的,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开局给双拥部门或者教育部门。而这样的双轨制,也是体现工作的军地协同性,更有利于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则是军人及其子女的相关信息。
第五是落款,可以看出是一个部队的政治工作部门。
笔者认为,在这个证明书上有这样多的要素和信息,其实还是为了确保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让办事部门指导谁可以优待、为什么优待。
具体操作流程?以《关于做好合肥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材料报送工作的补充通知》”的通知要求为例,明确需通过“军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交“军人子女优待资格证明信”申请。,系统中明确的各类附件材料均需上传,通过“递送省军区”功能报送至相关人员。这些材料需由军人所在师以上政治工作部门按程序组织审核、公示7天后报送。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这些证明信由当地的部队单位统一向当地教育部门提送,教育部门原则上不接受其他单位报送的资料。换句话说,以往由所在单位发函至信教育部门的方式,已经不行了。
归纳起来,就是统一模式、统一编号、统一报送。
一个口子进:证明信的提交必须通过军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一个口子出:当地教育局不接收其他单位报送的证明信等相关材料,由军分区(警备区)统一向县(市、区)教育部门出具提供。
相信不少战友觉得,虽然证明信的确提高了工作的规范性,确保了信息的准确度,但是无形中其实增加了工作流程,延长了时间。以往只需要一个发函,这事情就解决了。制度虽好,但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由于安全的原因,军人的相关信息地方部门无权获取的,这就给军人子女优待的信息审核和确认带来了困难。那种多头发函,多头核实的做法,容易形成制度性的漏洞,难以保证公平。而证明信机制,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所在部队审核,有相关部队单位把关,这就基本没啥问题了。为了确保公平,牺牲一些效率,那也是值得的。更何况,办理也是提前通知的,不会耽误事。
最后,还需要提醒一点,那就是这个证明书可是有时效性的,一事一议。不是一个证明书,可以多次使用。所以如果多次使用的话,还是要再次申请才行。
更希望以证明信制度为补充的军人子女教育优待体系,可以越来越完善,给军人家庭更多的帮助支持。
■欢迎积极投稿,邮箱:jiankesan001@163.com;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剑客呗
来源:三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