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中,文徵明的《行书寄金陵友人词轴》堪称明代行书的巅峰之作。这幅纸本作品纵348厘米、横103厘米,体量恢宏,是北山堂慷慨惠赠的艺术瑰宝,字里行间藏着文徵明晚年的书法功力与人生况味。
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中,文徵明的《行书寄金陵友人词轴》堪称明代行书的巅峰之作。这幅纸本作品纵348厘米、横103厘米,体量恢宏,是北山堂慷慨惠赠的艺术瑰宝,字里行间藏着文徵明晚年的书法功力与人生况味。
此作是文徵明为金陵友人所作的词作,笔力老辣却不失灵动。他的行书融合王羲之的秀逸与苏东坡的浑厚,笔画粗细相间,如“风”“晴”二字轻转自如,“醉”“墨”等字则浓墨重彩,墨色从浓到淡的渐变,恰似词中“十年一觉”的时光流转。结体上紧下松,疏密有致,“宫锦墨淋漓”五字连绵呼应,尽显“笔阵图”般的气韵连贯。
词文本身亦是佳作,“春风晴日袅花枝”起笔明媚,转而写“金房宝馆”的宴饮之乐,末句“见说而今老矣,风流不减当时”,藏着岁月沉淀后的豁达。文徵明以行书书之,将词中“乐”与“思”的情绪融入笔端,起笔轻快如春风,收笔沉郁似怀旧,字随情动,情与墨合。
款识“寄金陵友人,徵明”简洁有力,钤印“文徵明印”(白文)与“衡山”(朱文)朱白相间,为作品点睛。这幅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典范,更像是文徵明与友人的隔空对话,让数百年后的我们,仍能触摸到明代文人的风流与温度。
释文
春风晴日袅花枝,何处滞幽期?金房宝馆香云暖,人如玉,高髫娥眉。纤指竞传冰碗,清歌宛送瑶卮。醉围红袖写乌丝,宫锦墨淋漓。十年一觉扬州梦,还应费、多少相思。见说而今老矣,风流不减当时。
款识:寄金陵友人,徵明。
钤印:文徵明印(白文)、衡山(朱文)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