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夙沙氏,盐圣,世界最早掌握制盐技术的人。《世本》记载:夙沙氏煮海为盐。夙沙,黄帝臣……今安邑东南十里有盐宗庙。一作质沙,《说文》作宿沙。”盐宗氏应该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区域最早制盐的部落。这里的海指的是运城盐池,古称渤海、卤海、解池。
夙沙氏,盐圣,世界最早掌握制盐技术的人。《世本》记载:夙沙氏煮海为盐。夙沙,黄帝臣……今安邑东南十里有盐宗庙。一作质沙,《说文》作宿沙。”盐宗氏应该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区域最早制盐的部落。这里的海指的是运城盐池,古称渤海、卤海、解池。
运城盐湖
4500年前,夙沙氏,亦是黄河中游一方诸侯。夙沙氏以运城盐湖的卤水煮盐,开制盐之先河,成为盐业的始祖。后世,不论是制盐者、晒盐者,或是卖盐者,均奉夙沙氏为祖师,择日燃烛点香,叩拜祭祀,期盼保佑盐业兴旺。
夙沙氏
夙沙氏开创了华夏制盐的历史先河,被尊为“盐宗”。宋代罗泌撰写的《路史》也记载:“今安邑(运城市盐湖区东)东南十里有盐宗庙宿沙氏煮盐之神,谓之盐宗,尊之也。”他的这一行为不仅加快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
中国最早祭祀夙沙氏在山西运城,称之为盐圣,隋唐之前,河东解州安邑县(运城)东南十里的庙村曾建过一座盐宗庙,祭祀盐宗宿沙氏。隋唐以后,在运城祭祀盐神改在了池神庙,祭祀的其实还是夙沙氏,只不过改了名号叫池神,庆灵公。
运城池神庙
《周礼·天官》记载“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祭祀共其苦盐、散盐;宾客共其形盐、散盐;王之膳羞共饴盐,后及世子亦如此。”
池盐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地位。运城盐湖古人最早开发的盐池,从三皇五帝到夏代,人们对山西的盐进行了不断的开采和提取。山西安邑县位于今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内,安邑县自古出产池盐,县内的盐池通过天然蒸发析出池盐,池盐沉积在池底,人们可直接捞取食用。到大舜时,人们在盐池旁用泥土堆建畦垄,在盐池边开沟引出池水,引到盐池旁的畦垄中,待水蓄满后,就用泥土堵住入口,利用南风加速水的蒸发,加快池盐的析出。夏代时池盐生已很发达,池盐在西周被称为“大夏之盐”。
池神庙大殿
来源:陈贤毅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