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慶』李揆安等建議創設重慶大學,以十二年房捐及本年公債半數為開辦費、附加渝關稅為經常費,儉(二十八)善後討論會決議,咨省督兩署核辦、同日由發起人及各法團首領名流為籌備員,合組創與重慶大學籌備會。(二十九日)
从筹备愿望,到巍峨学府,
从一则新闻,到奔赴百年。
重庆大学最早出现在哪个报刊?
报上都说了些什么?
让我们穿越时间,
回到100年前的今天。
1925年8月31日,《申报》刊登了
“重庆大学”的报道!
内容为李揆安(即李奎安)等筹备成立重庆大学的愿望。
这是目前发现有关于
重庆大学最早的新闻报道。
1925年8月31日《申报》上关于重庆大学的新闻
全文内容为:
『重慶』李揆安等建議創設重慶大學,以十二年房捐及本年公債半數為開辦費、附加渝關稅為經常費,儉(二十八)善後討論會決議,咨省督兩署核辦、同日由發起人及各法團首領名流為籌備員,合組創與重慶大學籌備會。(二十九日)
该新闻以极简的篇幅讲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筹备人员的组建
时任巴县议事会副议长李奎安等为筹备重庆大学躬身奔走,争取最大可能成立“重庆大学筹备会”,让一批有志于发展重庆高等教育的乡儒耆宿共同为重庆大学的成立而努力,这些关键人物的参与,成为重庆大学成立的重要保障。
办学经费的来源
李奎安作为重庆商会的重要领导人,对重庆地区的财政颇为了解,由此提议“以十二年房捐及本年公债半数为开办费、附加渝关税为经常费”,并将此意见呈报政府审核,以期解决经费问题,并得到长期办学的经费支持。
重庆大学筹备成立的时间段
根据该新闻记载,李奎安等在1929年8月29日“善后讨论会议”上提出了筹备成立重庆大学的提案。那么至少从1925年8月29日到1929年10月12日正式开学这长达四年多的时间里,筹委会的先贤们为创办重庆大学的努力从未停歇。
这条新闻表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先贤们在此时对于重庆大学的构想并非空中楼阁,“重庆大学”的蓝图已初具规模。
重庆大学建设的具体规划在另一份重要文献中较为详细,即刊载于《渝声季刊》1925年(总第6卷)的《创兴重庆大学意见书》,由李奎安执笔,文中阐述了创办重庆大学的经费、校址、组织、筹备四项重要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
《创兴重庆大学意见书》
办学经费的来源
李奎安提议经费分作开办费和常年经费两类,开办费“兹拟以十二年公债之半数,及前四川东防督办筹借房租之全数,拨作重庆大学开办费”,常年经费则以“附加渝关税为经常费。
校址的选择
校址选择应以“交通便利,地面宏敞者”为佳,建议选择浮图关营房及附近区域改设为办学地点,或租或借,均可具操作性。
组织的设置
学校需设置董事会及校长,以“川中富有学识及声望之绅耆”为董事,以“吾川富有学识及声望”且“董事会推定、省长延聘”者为校长;所列名单中之“刘甫公”成为了重庆大学的首任校长,即刘湘。
筹备人员的组建
筹备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以吾川富有声誉之学者充任之”或“以渝中各法团之首领充任之”。所列名单中不乏川渝两地知名人士,“富于旧学识者”的文伯鲁、梅黍雨,“富于新知识者”的温少鹤、沈懋德、吕子方、任鸿隽不仅参与重庆大学办学更是亲自在重庆大学任教。
文伯鲁
沈懋德
值得一提的是,所列名单中的陈启修在1930年完成了《资本论》第一个中译本,他虽未参与重庆大学创办,却在1947年出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与重庆大学结下不解之缘。
1930年首个中译本《资本论》,由陈启修翻译(重庆大学图书馆馆藏)
李奎安在文中表明,四川僻处西陲,因交通关系风气闭塞,而重庆为通商巨埠,交通视全川各地为最便;学子日多、因经济困难不能远求高深学识遂致中途辍学者十之七八;故而在重庆创办大学非常急迫,“事有似缓而实急者,兴学之议是也”。对于重庆大学的设想“兹事体大,非群策群力不易成功”,希望各界人士积极加入;故而重庆应“速设大学,提高学术,造就人才,启发思想”。李奎安直面重庆大学创办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并给予可行的解决方案,其思想及主张更是与“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
在李奎安的振臂高呼之下,对于此种百年大计关乎吾川之文化事业,越来越多的贤人志士加入创兴重庆大学的队伍之中,“使理想中之重庆大学早日实现。不特奎安个人之幸,亦全川文化前之大幸也。”
李奎安(1879-1947),重庆人,曾任巴县议事会议长,早在1925年就倡议筹办重庆大学,是重庆大学主要创始人之一。
1930年代重庆大学留影
百年前的今天,李奎安等先贤一纸筹办建议书,在《申报》上播下“理想中之重庆大学”的种子时,或许未曾想象,这份理想会在百年后的今天枝繁叶茂,开出无数育人的花朵。
时间走过整整一个世纪,重庆大学早已从一纸蓝图走向现实,从嘉陵江畔走向世界舞台。如今的重庆大学校园里,民主湖畔的黄桷树下,是青年学子求索不息的身影;图书馆前的阶梯上,是一批又一批走向未来的坚定脚步。已有50余万名从五湖四海而来的重大学子汇聚于此,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百年回望,是庄严的注脚;百年奔赴,是青春的宣言。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号角下,重庆大学“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精神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以美丽校园为根基,拓展智慧育人之空间;以红色精神为指引,锤炼兴学报国之品格。
“百年新重大”图景已然铺展,百年风华正青春,重庆大学必将以更加壮阔的姿态,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
来源: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