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生解读血常规结果时,首先关注的是白细胞(WBC)变化。白细胞俗称白血球,它在人体中担负很多主要任务,比如吞噬异物、产生抗体、治愈机体损伤、抵御病原体入侵、产生免疫力等。
血液在全身流动,与身体各组织器官息息相关,无论是到医院看病,还是正常体检,经常会抽血化验血常规,血常规报告能够反映身体诸多方面信息。
医生解读血常规结果时,首先关注的是白细胞(WBC)变化。白细胞俗称白血球,它在人体中担负很多主要任务,比如吞噬异物、产生抗体、治愈机体损伤、抵御病原体入侵、产生免疫力等。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总数是(4~10)× 109/L,其结果存在生理性的波动。未成年人的参考值范围在不同年龄段略有不同,看结果时注意参考值范围一栏。
白细胞分为五类,百分比如下:中性粒细胞50%~70%,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性粒细胞不超过1%。
一、白细胞升高的临床意义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数超过10.0×109/L即为白细胞升高。异常原因可能由生理或病理因素引起,生理因素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极端温度、紫外线暴露、吸烟、情绪波动、儿童剧烈哭闹、女性月经、排卵期、妊娠和产后等,通常无需担忧。然而,病理性因素导致的白细胞升高不容忽视。感染、组织损伤、外伤、手术、急性失血、中毒等都可能使白细胞数量增加,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临床表现进行评估。
大多数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可能是正常值的数倍至数十倍。除了数量变化,其质量也发生改变,大量白血病细胞出现在血液中。确诊白血病不仅依赖白细胞计数,还需通过血涂片、骨髓穿刺、流式细胞术和基因检测等综合方法。
二、白细胞降低的临床意义白细胞数量低于4×109/L时被称为白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数量减少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长期接触放射线、中毒、化疗和放疗、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造血功能障碍等。需要高度重视白细胞显著减少的情况,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低于1.0×109/L时,易导致感染,疾病恢复慢,甚至引发败血症。
此外,白细胞中各类细胞计数的异常变化亦可指示相应的病理状况。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与白细胞总数变化的临床意义相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寄生虫病、皮肤病、白血病、淋巴瘤等;减少见于伤寒、应激和长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结肠炎、白血病、转移癌、脾切除或重金属中毒有关;减少通常无临床重要性。淋巴细胞增多可能由传染病、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或溶血性贫血引起;减少常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免疫缺陷、霍奇金淋巴瘤和尿毒症。单核细胞增多与感染或血液病相关;减少一般无临床重要性。因此,在解读血常规报告时,需要综合考虑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计数,以及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史,从而做出准确的临床判断。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让大家对白细胞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预防措施。[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董晓锋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家庭养生健康生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