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客厅的挂钟指向下午两点,女儿拖着毛绒拖鞋晃出来的瞬间,微波炉"叮"地一声炸开满屋饭香。老伴捏着半蔫的菜叶子冲我使眼色——这是我们家第327天保持"全员躺平"纪录。当退休金遇上啃老族,看似岁月静好的银边生活,内里早被虫蛀出了蜂窝煤似的窟窿。
客厅的挂钟指向下午两点,女儿拖着毛绒拖鞋晃出来的瞬间,微波炉"叮"地一声炸开满屋饭香。老伴捏着半蔫的菜叶子冲我使眼色——这是我们家第327天保持"全员躺平"纪录。当退休金遇上啃老族,看似岁月静好的银边生活,内里早被虫蛀出了蜂窝煤似的窟窿。
阳台上新栽的多肉在阳光里舒展,像极了女儿刷短视频时永远上扬的嘴角。她卖掉三折奢侈品包的那天,我偷偷查了银行账户:这些年攒下的养老钱,正以每月3.72%的匀速蒸发。老伴开始把晨练改成了菜场捡漏,有次为抢两块钱三把的菠菜,差点被电动轮椅撞飞。这届年轻人总说"躺平不是躺尸",可躺久了连骨头缝里都能长出青苔。
楼下中介小张的抖音号改叫"流浪诗人"后,播放量比卖房时翻了十倍。超市临期货架前穿香奈儿的姑娘,让我想起女儿囤积的针灸按摩带——当代青年在躺与卷之间,硬是趟出了第三条玄学赛道。他们用拼多多养生,拿B站学易经,把咸鱼当银行,活生生把生存游戏玩成了大型真人版《动森》。
朋友圈的加班狂魔们突然开始晒《道德经》摘抄时,我知道事情不简单。那个说"父母没住ICU才有资格躺"的匿名评论,害我连夜翻出医保本算了三遍。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当年狠多了,三十年前下岗潮撑死算物理伤害,如今这波精神内耗简直是魔法攻击。
看着沙发上沉睡的女儿,平板定格在田园博主收割有机蔬菜的画面。忽然想起她五岁时,攥着蜡笔在墙上画"未来的家":房顶长满会发光的草莓,云朵是棉花糖做的。现在她二十八了,依然住在童话里——只不过草莓换成了多肉,棉花糖变成了抗糖丸。
存款数字还在往下掉,但窗台上的月季又开了新芽。老伴说这叫"静待花开",我盯着她新染的黑发根没说话。这世道啊,有人把躺平当行为艺术,有人拿啃老当缓兵之计,我们这些老骨头倒成了行为艺术的展架、缓兵之计的炮灰。
午夜刷到韩国总理复职的新闻时,女儿正外放着"三二一上链接"。主播嘶吼着卖79元的自律打卡本,弹幕飞过一行"已买,明天开始努力"——这话她去年辞职那天也说过。当代青年的flag立得比楼下的共享单车还整齐,倒得比多米诺骨牌还利索。
躺平不是罪,但要有底线。 就像老伴侍弄的月季,可以等雨后自然绽放,但不能断了水肥。女儿最近开始接游戏代练单子了,虽然收入还不够买她之前喝的星巴克,但至少学会把"人生长假"过成带薪年假。你看,连多肉都知道朝着阳光长,人总得给自己留条爬起来的缝。
如果是你,会选择在月光下镀银边,还是在晨光中追朝阳?
来源:社保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