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保费收入1038.35亿元,同比增长3.4%;保险服务收入510.5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2.44亿元,同比增长9.0%;年化ROE11.75%;总投资收益95.84亿元,净投资收益73.21亿元,同比增长4.9%。财产再保险
转自:经济日报
8月29日,中国再保在北京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中国再保总裁庄乾志带领管理团队介绍上半年经营业绩情况。
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保费收入1038.35亿元,同比增长3.4%;保险服务收入510.5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2.44亿元,同比增长9.0%;年化ROE11.75%;总投资收益95.84亿元,净投资收益73.21亿元,同比增长4.9%。财产再保险板块境内业务着力巩固主渠道地位,境外业务稳妥应对巨灾损失冲击等挑战,实现净利润23.38亿元,以国际同业口径计算,境内业务综合成本率95.83%、境外业务综合成本率86.95%。人身再保险板块强化保障型、储蓄型和财务再三大业务线贯通发展,实现净利润28.53亿元,同比增长13.6%,保障型业务综合成本率保持较好水平。财产险直保板块贯彻效益经营理念,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增长80.0%;以国际同业口径计算,综合成本率96.99%,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各板块综合偿付能力充足:中再产险226%,中再寿险208%,中国大地保险286%。集团保持标普全球评级“A”、贝氏评级“A(优秀)”,评级展望稳定。
中国再保依托承保技术、产品创新和专业人才优势,为分散经济社会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充分发挥再保险功能作用。作为首席再保人签订全国首个服务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惠保”再保合约;参与全国首个药品研发中试共保体建设;落地全国首个面向低空运营管理方的责任险产品。支持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成立气候风险研究中心,上线中国巨灾风险地图,支持政府灾害应急管理;在河北、湖北、陕西落地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的综合巨灾保险项目。助力养老金融和普惠金融。首创服务给付型长护险,将护理服务嵌入保险产品;中国大地保险在27个省市落地129个政府健康险项目,服务人群近1.3亿;集团系统合计服务中小微企业489万家。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上海(长三角)协同发展工作组作用,全力支持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工作组,发布首款大湾区跨境医疗险产品。
管理团队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受市场供需状况变化影响,上半年全球再保险市场续转费率出现波动,局部区域、部分险种费率有所下行,部分业务费率保持上涨,业务结构与起赔点较为稳定,整体费率充足度保持较好水平。
尽管上半年发生了美国洛杉矶山火、台湾地区地震、缅甸地震等自然巨灾,以及多起航空事故、发电厂设施起火等非自然巨灾,对再保市场造成的影响高于上年同期,但行业回报依旧保持较好水平,吸引资本持续进入,行业竞争预计将更加激烈。同时,上述巨灾事件可能推动国际市场的再保险保障需求进一步增加,并对2026年费率走势有一定正向作用。
从境内业务来看,2025年,公司业务承保以确保效益为原则,对业绩较好的合约稳定续转条件、对业绩恶化合约力争改善条件,利润水平对标市场。同时,公司要求加强风险管控、严控合约条款,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优化业务组合、提高利润边际,提升资本利用效率,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从境外业务来看,2025年国际再保险市场面临费率波动压力,年初加州山火损失超出市场预期,上半年自然巨灾造成的行业损失为近十年最高水平,三季度北美飓风损失仍面临不确定性。全年业绩情况仍取决于下半年巨灾损失情况及后续费率走势。(经济日报记者 于泳)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