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勤俭生活一辈子,买车厘子被儿子指责“不配”,直接断供后他慌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02:02 2

摘要:「妈,您这把年纪了,就应该过那种粗茶淡饭的日子,突然买这种贵得离谱的水果,成何体统?」王建华靠在厨房门框上,盯着母亲手里刚剖开的车厘子,语气中透着明显的不满,「这么挥霍无度,真不是您的风格。」

「妈,您这把年纪了,就应该过那种粗茶淡饭的日子,突然买这种贵得离谱的水果,成何体统?」王建华靠在厨房门框上,盯着母亲手里刚剖开的车厘子,语气中透着明显的不满,「这么挥霍无度,真不是您的风格。」

陈素梅的手微微一颤,削水果的小刀悬在半空。她没料到,活了六十八年,头一回买进口车厘子尝个鲜,居然会遭到亲生儿子这样的数落。

「不值得」这三个字如同一根钢针,狠狠扎进她的胸膛。她缓缓放下小刀,抬眼望着儿子那张与亡夫八分相像的脸庞,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多年来形成的习惯让她差点脱口说出道歉的话,但这回,她硬生生忍住了。

01

陈素梅站在厨房中央,小心翼翼地处理着刚从商场买回的车厘子。这是她生平第一次购买这种昂贵的进口水果,价格标签显示两百三十八元,让她的手都有些发抖。

「这是什么味道,怎么这么刺鼻?」

突然响起的声音把陈素梅吓了一跳,她猛地转身,发现儿子王建华已经悄无声息地站在厨房入口,紧皱眉头,满脸厌恶的表情。

「建华?你什么时候到的?也不打声招呼。」陈素梅赶忙丢下手中的活计,在围裙上擦拭双手,「肚子饿了吧?我这就去做饭。」

王建华今年四十一岁,在一家知名投资公司担任部门经理,身着笔挺的深色西装,发型打理得一丝不苟。他没有理会母亲的寒暄,而是大步走向厨房正中,目光死死锁定在那盒已经开封的车厘子上。

「花了多少钱?」他的声音冷得像冰块。

「两百三...」陈素梅欲言又止,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两百三十八。」

「你说什么?」王建华瞪大眼睛,「一盒车厘子两百三十八?妈,您是不是脑子糊涂了?」

陈素梅被儿子突如其来的暴怒弄得手足无措:「我只是想试试味道,听别人说特别甜...」

「您这样的人也配吃车厘子?」王建华冷笑一声,「平日里节衣缩食,买个肉都要挑三拣四,今天怎么突然阔绰起来了?」

陈素梅如遭雷击,仿佛被人狠狠抽了一记耳光。「什么叫'我这样的人'?我用自己的退休金买点东西,犯法了吗?」

王建华懒得回应母亲的质疑,直接拉开冰箱门,开始翻找里面的物品。他先是拿出一瓶标着外文的酸奶,接着又发现了一袋精装的碧根果。

「进口酸奶?高档坚果?」他把这些东西一样样摆到台面上,如同在展示证据,「妈,您这是受了什么刺激?突然过起这种奢华的生活?」

「不就是买些没尝过的食物吗?」陈素梅小声为自己辩护,「我就是好奇想试试...」

「您应该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王建华粗暴地打断她的话,「有闲钱不如贴补我们家,浩浩要上私立中学,您知道那学费有多贵吗?您在这里瞎花钱,我们一家老小怎么办?」

陈素梅被「不值得」三个字刺痛,默默无言。她垂下头看着那盒散发着诱人香味的车厘子,心中百感交集。这个被她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儿子,如今竟然用这种态度对待她。

「行了,赶紧把这些玩意儿处理掉,太败家了。」王建华指着那盒车厘子,仿佛在指控什么见不得人的罪行,「我还有会议要开,先走了。记着周日到我家吃饭,把这个月的退休金明细单带上,我们需要重新规划一下您的开支。」

话音刚落,他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陈素梅呆立原地,许久都无法动弹。她凝视着桌上那盒车厘子,生平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人生如此荒诞。

王建华走后,陈素梅瘫坐在客厅沙发上,久久无法平复心情。她望着墙上丈夫的遗照,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下来。

「老王,你看看咱儿子,现在成什么样子了。」她轻声喃喃自语,仿佛丈夫还在身边倾听。

陈素梅起身走进卧室,从床头柜的抽屉深处取出一个紫色的文件袋。这是她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把所有重要证件都井井有条地保存在这里。她拿出其中一本存折,上面详细记录着她和丈夫王国栋的生活轨迹。

王国栋八年前因心脏病突发离世,留给她一套八十五平米的老式住宅和一笔相当可观的积蓄。作为一名退休中学教师,陈素梅每月领取四千八百元的退休金,再加上这些年小额投资的收益,她的经济条件其实颇为宽裕。

但节俭已经深深烙印在她的骨子里。数十年来,她从不购买超过八十元的服装,旧衣服补了又补;从不打车出行,宁可转好几趟公交;从不叫外卖,哪怕发烧感冒也要坚持自己下厨。

陈素梅轻抚着存折上的数字,回想起儿子结婚那一年。建华和儿媳何晓燕举办婚礼时,她毫不犹豫地拿出四十五万元充当首付款,帮助他们购买了一套市值二百八十万的商品房。此后,她每月准时向他们转账四千元「生活补助」,名义上是为了孙子王浩的教育基金。

「到底图个什么呢...」陈素梅自言自语道。

她起身走到衣柜前,从最深处拿出一个布包,里面珍藏着无数张发黄的老照片。翻阅这些珍贵的影像时,她不禁沉浸在回忆中。为了让建华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她和丈夫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为了给建华购买学习电脑,她放弃了和老同事们的度假计划;为了让建华的婚礼办得体面风光,她偷偷变卖了丈夫留下的古董钢笔...

每一张照片都见证着她的无私奉献,而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为自己花费一分一毫。

最令她心碎的是一张建华小学毕业典礼的合影。那时的建华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在照片背面歪歪扭扭地写下这样一句话:「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让妈妈享受最好的生活!」

如今再读这句话,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何等鲜明的讽刺。

陈素梅拭去眼角的泪珠,将照片小心收好。她走向厨房,注视着那盒被儿子嫌弃的车厘子,深深吸了一口气,拿起小勺,生平第一次品尝了这种据说是「水果贵族」的滋味。

鲜甜、多汁、入口即化的美妙感觉在她嘴里蔓延开来,她忍不住又舀了一勺。

「原来车厘子是这个味道,」她对自己说道,「确实很好吃呢。」

02

第二天上午,陈素梅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王建华的冗长信息:

「妈,我需要您提供最近三个月的银行对账单。作为您的儿子,我有义务了解并协助您合理规划财务状况。请您在今天下午之前发送给我,谢谢配合。」

措辞正式得像是公司内部通知,仿佛她是个需要被监控的对象。陈素梅皱起眉头,这还是头一遭,儿子用如此生硬的语气跟她交流。

正当她琢磨着该如何回复时,家庭微信群里弹出了一条新消息。是儿媳何晓燕发的:

「现在的老人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消费观念。我妈妈就特别理智,把所有积蓄都用在我们和孩子身上。老年人不应该盲目消费,要为下一代考虑才对嘛。」

表面上在夸赞自己的母亲,实际上是在暗讽她。陈素梅紧握手机,感到一股难以名状的愤怒在胸中燃烧。

她点开朋友圈,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令人愉悦的内容能够缓解心情。结果意外看到了何晓燕的一条公开动态:一张在豪华西餐厅的自拍,手腕上戴着一只价格不菲的名牌手表,配文写着:「生活就要懂得犒赏自己,适当的小奢侈很有必要~」

往下滑动,还有一条更早的动态,是她和建华在泰国度假的合影,从时间来看是上个月的事情。陈素梅记得清楚,当时建华告诉她是要出差,无法抽空来看她。

出于好奇,陈素梅点击查看儿子的朋友圈,却发现除了几条她之前见过的工作相关内容外,什么都看不到。尝试了几次后,她才恍然大悟——自己被亲生儿子设置了「朋友圈不可见」。

这个发现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进了她的心房。作为生身母亲,竟然被自己的儿子完全排斥在外。

下午时分,建华打来电话,语气焦急:「妈,对账单发过来了吗?我这边急着要呢。」

「建华,为什么突然要查看我的账户?」陈素梅小心翼翼地询问。

「还能为什么?」王建华不耐烦地说道,「您最近的花钱方式有点异常,我担心您被什么人给骗了。」

「我怎么可能被骗?我只是买了些想吃的东西...」

「妈,」王建华毫不客气地打断她,「您都活这么大年纪了,攒钱还有什么意义?该拿出来帮助我们了。我和晓燕正计划购置一套更大的房产,您那些积蓄正好能派上用场。」

电话那头的语气毫不掩饰其贪婪和理所当然,陈素梅感到阵阵心寒。

「我再想想吧。」她勉强应付道,随即挂断了通话。

放下手机,陈素梅凝视着窗外发呆。她突然醒悟,这些年来,她一直被当作一台自动取款机,一个储蓄罐,而非一个有尊严、有自主权的独立个体。

星期五上午,陈素梅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例行体检。医生李建国是个温和的中年男性,已经为她服务多年。

「陈老师,您的身体状况基本良好,就是血压稍微偏高,需要注意休息调养。」李医生查看着检查结果,忽然抬头观察她,「您最近是不是压力比较大?」

陈素梅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微点了点头。

李医生放下检查报告,语重心长地说道:「陈老师,您这个年纪了,应该开始享受生活了,别总是为子女的事情操心。我这里经常见到您这样的老人,一辈子节衣缩食,到头来得到什么回报?身体搞垮了,子女还不见得感激。」

这番话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了陈素梅这些年的处境。她默默将这些话记在心里,向医生道谢后离开。

走出卫生服务中心大门时,陈素梅恰好碰到了儿子公司的同事张志强。对方热情地打招呼:「陈阿姨!好长时间不见,您看起来精神不错啊!」

简单寒暄几句后,张志强无意中提到:「建华经常跟我们炫耀,说他妈妈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了好多钱都会留给他。上次聚餐买单,他还说用的是您给的钱呢!」

陈素梅勉强挤出笑容,内心却如坠深渊。原来在外人眼中,她成了儿子用来炫耀的工具。

当天下午,她去超市购物时,又遇到了同小区的邻居刘大妈。

「陈老师,」刘大妈神秘兮兮地凑近,「前几天我在电梯里听到你儿媳妇跟别人通电话,说你那套房子迟早都是他们的,还说你退休金挺多,他们早就有打算了。我觉得应该提醒你一声,可不能让年轻人钻空子。」

陈素梅手中的购物篮差点滑落在地。她强作镇定地谢过刘大妈,急忙结账离开。

03

星期六,陈素梅参加了社区老年服务中心的聚会。几位老姐妹聊起各自的子女状况,有人抱怨儿子很少回家,有人炫耀女儿送的奢侈品,还有人欣慰孙子考入了名牌大学。

「我家老二每月给我八千养老费,说是孝敬钱。」李大妈得意洋洋地说,「我现在衣柜里挂满了名牌衣服,老了就该好好享受享受。」

听着这些话,陈素梅才意识到,自己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馈。在其他家庭里,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而在她家,却变成了她单方面的无条件付出,还要遭受「不值得」的嫌弃。

回家途中,陈素梅在小区的石凳上坐了将近三个小时,观察着来往的居民。年轻人步履匆忙,老年人则悠然自得。她生平第一次认真思考:为什么儿子会认为她「不值得」享受生活?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在儿子眼中变成了一个只配节衣缩食、为他们服务的工具?

夜幕降临,陈素梅起身回家,眼神中的迷茫已经被前所未有的坚定所替代。

「是时候为自己而活了。」她轻声自语。

星期一清早,陈素梅来到银行办事大厅。她排队取号,在等候区耐心等待。

「陈女士,请到三号窗口。」

柜台后的年轻姑娘热情地接待她:「大妈,您好,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想修改账户权限,」陈素梅平静地说,「取消我儿子的查询授权和转账权限。」

八年前,丈夫刚刚去世的时候,她担心自己年纪大了会出现记忆问题,就把儿子设为了联名账户持有人。现在回想起来,这或许是个极其错误的决定。

从银行出来后,陈素梅直接打车前往市中心的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这家律师所她提前做过调研,专门从事老年人权益保护业务。

「陈女士,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我建议您设立一个独立的信托基金。」律师详细解释道,「这样您的资产只能按照您的个人意愿使用,即便是直系亲属也无权干预。」

陈素梅专注地听着,时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但现实迫使她不得不如此选择。

下午,她前往另一家银行,开设了一个全新的个人账户,并将绝大部分积蓄转入其中。这个账户的存在,她不准备告诉任何人。

接下来的几天里,陈素梅马不停蹄地忙碌着。她报名参加了一个为期四个月的国内精品旅游团,行程包括了她一直向往却从未踏足的地方:张家界、九寨沟、西双版纳、布达拉宫...一次性付清全部费用后,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兴奋。

星期四晚上,陈素梅坐在书桌前,开始起草一份「停止资助声明」。她详细罗列了五十年来自己的所有付出,以及儿子的忘恩负义行为。写到情真意切处,她的眼泪滴在纸上,晕开了一片墨痕。

「不行,不能这样情绪化。」她摇摇头,撕掉了这份充满怨气的文档,重新拿出一张白纸,简洁明了地写道:

「建华:从今日起,我不再提供任何形式的经济资助。你已经四十一岁,事业有成,应当独立承担家庭责任。我将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而活。 妈」

写完后,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将纸条妥善折好放进钱包。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对儿子说「不」,感觉既陌生又解脱。

04

每月十五号是陈素梅往儿子账户转账的固定日子。这个月的十五号到来时,她只发送了那条简短的消息,然后就关闭了手机。

晚上七点,她重新开机,发现儿子已经发来四十多条微信消息,从最初的「妈,钱怎么还没到账,是不是忘记了?」到后来的「您到底想干什么?」再到最近的几条「您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要不要我马上过来看您?」

陈素梅没有回复任何一条消息。这不过是虚假的关心,真正在乎的只是那四千块钱。

正在思考时,门铃突然响了。陈素梅透过猫眼观察,是儿媳何晓燕,脸色相当难看。

「妈,您在家吧?快开门!」何晓燕连续按了好几下门铃。

陈素梅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着装——她今天特意穿了一件新购买的宝蓝色连衣裙,还专门去美发店做了个时尚的发型——然后打开了房门。

何晓燕一踏进门就惊呆了。眼前的婆婆简直判若两人:崭新的服装,时髦的发型,甚至还画了精致的淡妆。更令她震惊的是,客厅里到处摆放着购物袋和旅行箱,明显是要远行的架势。

「妈,您这是...」何晓燕上下打量着陈素梅。

「准备出趟远门。」陈素梅淡然回答。

「出门?去哪里?」何晓燕的语气带着质问,「您每个月不是都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吗?」

「已经请假了。」

何晓燕见婆婆态度冷淡,也不再绕弯子:「妈,建华说您这个月没有转钱,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陈素梅指向沙发:「坐下吧,正好有话要跟你说。」

何晓燕坐下,目光却始终在那些购物袋上游移。

「从今天开始,我不会再给你们任何资助了。」陈素梅开门见山地说。

「什么?」何晓燕猛地跳起来,「妈,您这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建华四十一岁了,你们夫妻都有稳定工作,收入丰厚,不需要我来养活。」

「可是,可是...」何晓燕结结巴巴,「我们还指望着您的钱付学区房的首付呢!」

陈素梅挑眉:「哦?你们计划购买学区房?」

「当然了,浩浩明年就要上初中了,好学区多么重要啊。」何晓燕理直气壮地说,「建华早就跟您提过这件事啊!」

「没有。」陈素梅摇头,「他从来没有跟我谈论过这个话题。」

何晓燕顿时哑口无言。她环顾四周,目光定格在那些购物袋上:「妈,您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这也太挥霍了!」

陈素梅轻笑:「我花我自己的钱,需要向你汇报吗?」

「您...」何晓燕气得脸色苍白,「您这么舍得为自己花钱,却舍不得帮助自己的儿子?太自私了!」

「自私?」陈素梅站起身,音量提高了几分,「我节俭了一辈子,连买盒车厘子都被说'不值得',凭什么还要继续资助你们?」

何晓燕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震住了,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

「晓燕,我养育儿子是我的职责,但养活你们一家三口可不是我的义务。」陈素梅语气坚决,「你回去转告建华,从此以后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何晓燕气得浑身颤抖,指着陈素梅说:「您会后悔的!等建华来了再说!」说完,她愤怒地摔门而去。

陈素梅站在原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场暴风雨才刚刚拉开序幕。

果然不出所料,王建华很快就匆忙赶来了。他一进门,看到母亲的全新装扮和满屋子的购物袋,表情立刻变得极其复杂。

「妈,您这是怎么回事?」他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充满关切,「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还是被什么人给洗脑了?」

陈素梅冷冷一笑:「我很健康,谢谢关心。只是决定开始为自己而活。」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王建华皱眉,「我听晓燕说,您不打算再资助我们了?这可不像您的性格啊。」

「哪里不像了?」陈素梅平静地反问。

「您向来勤俭持家,懂得为儿女着想。」王建华装出一副正经的模样,「突然变成这样,我真怕您是不是被什么骗子给忽悠了。」

陈素梅摇摇头,走向书房。王建华紧跟在后面,看着母亲从保险柜里取出一本厚厚的记账本。

「来,看看这个。」陈素梅将记账本递给儿子。

王建华翻开记账本,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几十年来为他花费的每一笔钱:小学择校费四千二百元,初中辅导班九千八百元,高中国际班费用三万二千元,大学四年学费和生活费共计十一万三千元,研究生留学费用四十二万元...一直到近年来的每月定期转账。

所有数字累加起来,总数超过了一百七十万。

王建华看得脸色发青,半天说不出话来。

「建华,这些年,我为你投入了多少,你心里清楚吗?」陈素梅问道。

「妈,我...」王建华放下记账本,神情尴尬,「这不是您应该做的吗,我是您的儿子啊。」

「没错,抚养你是我的义务。但现在你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我的义务已经尽到了。」

王建华突然变了脸:「妈,您是不是得了什么疾病?为什么突然说这些话?要不我陪您去医院全面检查一下?」

陈素梅看穿了儿子的伎俩:「别演戏了,我身体很好。我只是决定不再任由你们胡作非为。」

见软硬兼施都不行,王建华撕下了伪装:「妈,我有权了解您的财产状况。如果您精神出现问题,我有责任接管您的资产,保护家庭财产。」

「家庭财产?」陈素梅冷笑,「我的钱就是我的,不是什么家庭共同财产。你一个月工资三万五,还要靠啃老过日子,不觉得丢人吗?」

王建华被戳中要害,恼羞成怒:「您这辈子就应该保持节俭!您已经习惯了,突然享受生活反而不适应!您花这么多钱买这些无用的东西,不是浪费是什么?」

话一出口,他似乎意识到自己说过了头,赶紧想要挽回:「妈,我不是那个意思...」

但已经太迟了。陈素梅的眼中涌出了泪水,但她倔强地不让眼泪掉下来:「原来在你心里,我这辈子就应该节俭,就不值得享受生活对吗?」

王建华无言以对,只能低头不敢直视母亲的眼睛。

「建华,你走吧。」陈素梅转身背对着儿子,「我明天就要出发旅行,没时间再跟你浪费口舌。」

「旅行?去哪里?」王建华大惊,「您一个人怎么行?太危险了!」

「我都六十八岁了,再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恐怕就没有机会了。」陈素梅语气坚定不移。

王建华见情况失控,语气软化下来:「妈,您先别着急出门。我们坐下来好好沟通,有什么问题不能协商解决呢?」

陈素梅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继续整理着自己的行李箱。

05

第二天上午,陈素梅正准备出门时,门铃再次响起。

打开门,王建华和一位穿着正装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外。

「妈,这位是周律师,我请他来协助评估,您现在的行为是否符合正常的心理状态。」王建华板着脸说,「如果您坚持要独自远行,胡乱花钱,我不得不向相关部门举报,申请监护权转移。」

陈素梅轻蔑地笑了笑:「你在威胁我?」

「不是威胁,是出于关爱。」王建华满脸虚伪的表情,「您这个年纪不应该做这种冲动的决定。」

陈素梅没有慌张,而是回到屋内,从包里取出一部录音设备。

「知道这是什么吗?」她按下播放按钮。

来源:肉鸽岛PmJK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