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上班家里蹲是什么体验?看网友的评论:共鸣万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01:42 2

摘要:有人留言:房租省了,饭点准,爸妈在,安全感像小时候盖的厚棉被。

“不上班,蹲家里,爽还是慌?”一句话把评论区炸开锅。

有人留言:房租省了,饭点准,爸妈在,安全感像小时候盖的厚棉被。

可第二天醒来,微信群里同学晒工牌,心里咯噔一下——“我是不是掉队了?”

蹲家最大的甜头确实是钱。

不用押一付三,不用地铁通勤,工资卡没进账,但也没出账。

省下来的数字看着踏实,像游戏里的血条慢慢回满。

可甜头后面跟着刺。

没有打卡,就没有下班;没有下班,时间像没拧紧的水龙头,哗哗流走。

早上十点起床,下午三点才刷牙,一天三顿并两顿,胃和情绪一起空落落。

最怕亲戚问“工作找得咋样”。

一句话把空气冻住,爸妈打圆场,自己低头扒饭,筷子碰碗沿叮叮响,像警报。

有人试着把客厅当办公室,看书写字投简历。

爸妈路过一次问一次“在干嘛”,解释多了就懒得解释,干脆把电脑抱回卧室,门一关,像退回高中晚自习。

也有人和爸妈吵翻。

洗碗、晾衣服、倒垃圾,谁多做一次都像记账。

原本的小事放大成“你吃我的住我的”,火药味一点就着。

蹲家不是纯躺平,更像卡在电梯门口——不上不下。

想冲出去,外面是未知;退回轿厢,又嫌闷。

有人把这段日子叫“暂停键”,攒够勇气再按播放;有人把它当“倒退键”,每过一天都扣一分自信。

其实,蹲家只是成年礼的另一种版本。

有人穿着西装过关,有人穿着睡衣磨关。

关卡不同,焦虑相同。

别急着给这段日子贴标签。

省下的房租是真,丢掉的节奏也是真。

把日历撕成一页页,写下今天干了啥,哪怕只是下楼扔了垃圾,也算没白过。

哪天想出门了,背包里除了简历,还有这段蹲家练出的耐力和对钱的敬畏。

到时候,地铁再挤,心里也有底:我蹲过,但没废。

来源:竹篱旁休憩的闲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