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德国生活的这十年,我常常带孩子逛超市。有一回,孩子在玩具区被那些色彩缤纷的桌游和拼图吸引得挪不动脚。当时我就意识到,德国超市的货架可不只是摆放商品的地方,里面其实藏着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密码。很多家长和曾经的我一样,给孩子选玩具时只看好不好玩,没留意它对孩子思
在德国生活的这十年,我常常带孩子逛超市。有一回,孩子在玩具区被那些色彩缤纷的桌游和拼图吸引得挪不动脚。当时我就意识到,德国超市的货架可不只是摆放商品的地方,里面其实藏着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密码。很多家长和曾经的我一样,给孩子选玩具时只看好不好玩,没留意它对孩子思维发展的作用。但实际上,这些看似普通的玩具,背后有着大大的学问。
了解了德国超市货架上的小秘密后,我们再来看看德国幼儿逻辑思维训练的核心方法。德国的教育理念是把抽象思维转化成生活里的具体场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利用实体教具建立空间与规则认知。在德国幼儿园,桌游是孩子们常玩的游戏。我家孩子就特别喜欢一种有不同形状卡片的桌游,要按照规则把卡片放到对应位置。一开始他总是手忙脚乱,后来慢慢就能掌握方法,知道不同形状之间的关系了。玩拼图也是一样,从最初的乱拼,到后来能观察图案找拼块,这就是空间认知能力在提高。通过这些实体教具,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遵守规则,也提升了空间感知能力。
其次是将数学概念融入日常活动。德国的家长和老师很擅长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就拿超市购物来说,让孩子帮忙计算价格、找零钱,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对数字和运算的理解就更深刻了。还有厨房烘焙,按照食谱准备材料需要精确用量,孩子能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用处。我有次和孩子一起做蛋糕,让他帮忙称面粉、量牛奶,他特别认真,做完蛋糕后,对重量和容量的概念也更清晰了。
最后是采用阶梯式训练体系。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训练重点。2 - 4岁的孩子对形状很敏感,所以侧重形状匹配的训练。通过玩形状匹配的游戏,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4 - 6岁的孩子开始发展因果推理能力,可以给他们讲简单的故事,让他们思考原因和结果。6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引入简单编程思维了,现在有很多适合孩子的编程玩具,能让他们初步了解编程逻辑。
知道了德国早教的方法,那用什么工具来训练孩子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不同年龄段适合的教具。
0 - 2岁的孩子主要是感知世界,色彩鲜艳的积木就很合适。孩子可以抓握、堆叠积木,锻炼手部精细动作,还能感知形状和颜色。
等孩子到了2 - 4岁,HABA桌游和Ravensburger拼图是不错的选择。HABA桌游有很多不同主题,规则简单易懂,孩子很容易上手。比如农场主题的桌游,孩子要把不同动物卡片放到对应的农场位置,在玩的过程中认识动物,建立空间概念。Ravensburger拼图有不同难度级别,可以从少片数的开始,慢慢增加难度。
4 - 6岁的孩子除了继续玩桌游和拼图,还可以玩一些因果推理的卡片游戏。卡片上有不同的场景,孩子要根据场景推测原因或结果。还有一些数学启蒙的桌游,能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加减法。
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尝试编程机器人玩具。这些玩具能让孩子通过简单的编程指令,让机器人完成不同的任务,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了德国的思维训练方法和适合的教具,那在中国家庭能不能复刻这种训练呢?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跨境家庭来说,在教具选购上可能会有困难。其实现在国内电商平台也有很多类似的教具,不一定非要从德国买。比如一些国产的桌游和拼图,质量也很好,价格还更实惠。
在文化差异方面,我们可以把德国的训练方法和中国的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在融入数学概念时,可以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像春节买年货,让孩子参与计算开销。
在家庭实操上,家长要把握“玩中学”的原则。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和孩子一起玩桌游、做烘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比如周末和孩子玩一次桌游,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只要我们用心,就能在中国家庭里为孩子创造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环境。
来源:育儿光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