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家老爷孙文昌,为江南首富,膝下育有一子孙瑞安。往日乖巧听话的儿子,近来却变得桀骜不驯,动辄顶撞父母,令孙文昌夫妇忧心忡忡。
孙家老爷孙文昌,为江南首富,膝下育有一子孙瑞安。往日乖巧听话的儿子,近来却变得桀骜不驯,动辄顶撞父母,令孙文昌夫妇忧心忡忡。
一日,一位游方高僧路过孙府,看到孙瑞安的行为,摇头叹息道:"令郎并非天性叛逆,实乃家中能量不合所致。"高僧的话令孙文昌大惑不解,追问缘由
。高僧意味深长地说:"家中有三处能量不对,若不及时调整,不仅影响孩子性情,更会危及家运兴衰。"这番话,如醍醐灌顶,令孙文昌恍然大悟。
江南水乡,春意盎然。孙家宅院门庭若市,丫鬟仆人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作为江南首屈一指的丝绸商人,孙文昌不仅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家宅也是方圆百里闻名的富贵之所。
这日一早,孙文昌正在书房核对账本,忽听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他皱了皱眉,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走到窗前。只见院中,他那十四岁的儿子孙瑞安正与管家争执不休。
"少爷,老爷吩咐您今日务必温习《论语》,不可出门游玩。"管家恭敬但坚定地说道。
孙瑞安却满脸不屑:"什么《论语》,不过是些老古董的陈词滥调!我约了几位好友去湖上划船,你拦我作甚?"
"少爷,这可是老爷的命令啊!"管家急得直跺脚。
"父亲的命令?呵,他整日只知道算计那些银钱,何曾关心过我想要什么?"孙瑞安冷笑一声,转身便要离去。
孙文昌听到这话,气得胡须直颤。他快步走出书房,厉声喝道:"放肆!孙瑞安,你给我站住!"
孙瑞安闻声转身,看到父亲怒气冲冲的样子,不但没有丝毫惧色,反而挺直腰杆,目光挑衅地看着孙文昌:"父亲有何指教?"
孙文昌指着儿子,声音因愤怒而略显颤抖:"我让你读书,是为你好!你如此顶撞长辈,成何体统?"
"读书为我好?"孙瑞安嗤笑一声,"父亲从未问过我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您眼中只有您那些生意,只有让我继承家业的打算。这哪里是为我好,分明是为您自己!"
这番话如同一把利剑,直刺孙文昌心窝。他从未想过,儿子会对他有如此尖锐的看法。一时间,他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就在父子剑拔弩张之际,孙夫人李氏闻讯赶来。她心疼地看了看儿子,又无奈地看向丈夫:"老爷,何必与孩子计较?瑞安还小,说话不懂分寸,您大人大量,别与他一般见识。"
孙文昌冷哼一声:"由着他这般无法无天,日后如何成器?今日不给他点教训,他只怕真要无法无天了!"
李氏见状,忙转向儿子,轻声劝道:"瑞安,跟父亲道个歉,今日就在家读书,明日再去湖上玩耍,好吗?"
孙瑞安不屑地撇了撇嘴:"我又没做错什么,为何要道歉?母亲总是这样,明明是父亲不讲理,您却总让我退让。"
李氏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是好。孙文昌见状,怒不可遏:"好个孽子!竟敢这般对你母亲说话!来人,把少爷关进祠堂,没我的命令,不许放出来!"
几个家丁闻令而上,架起孙瑞安就往祠堂走去。孙瑞安挣扎着,高声喊道:"你们放开我!我不是犯人!父亲,你这是暴政!"
眼看着儿子被拖走,李氏心如刀绞,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拉住丈夫的袖子:"老爷,瑞安还是个孩子,您何必如此苛责?"
孙文昌甩开妻子的手:"正因为他是孩子,才需要管教!你总是心软,才宠坏了他。今日不给他点教训,日后怎么行?"
说罢,孙文昌大步回到书房,砰地一声关上门,留下李氏一人站在院中,泪水无声滑落。
这样的场景,在孙家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往日乖巧听话的孙瑞安,近半年来竟变得桀骜不驯,常常顶撞父母,与家中下人也是冷言冷语。孙文昌尝试过各种方法教导儿子,严厉责骂,温言相劝,甚至请来各路名师,但都无济于事。这让一向刚毅果断的孙文昌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
祠堂内,孙瑞安盘腿坐在蒲团上,眼中充满愤恨。窗外传来鸟儿的鸣叫声,更加剧了他内心的烦躁。他站起身,踱步走到祖先牌位前,冷冷地看着那些陌生的名字。
"什么孙家门风,什么诗书传家,不过是些虚伪的表象!"孙瑞安自言自语道,"父亲整日只知道赚钱,母亲只会一味退让,这样的家,有什么好留恋的?"
正当孙瑞安陷入自我对话时,祠堂的门被轻轻推开。他警觉地回头,发现是家中的老嬷嬷秦氏。
"少爷,老奴给您送些点心和茶水来。"秦嬷嬷和蔼地说道,手中托着一个食盒。
孙瑞安看到是秦嬷嬷,态度稍微缓和了些:"嬷嬷,你进来做什么?若被父亲知道,又要责罚你了。"
秦嬷嬷放下食盒,慈祥地笑了笑:"老爷虽严厉,但也是疼爱少爷的。老奴伺候孙家几十年,看着少爷从小长大,知道少爷心地善良。这段时日少爷的变化,老奴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孙瑞安闻言,眼圈微微泛红:"嬷嬷,你不明白。我只是厌倦了这种生活。父亲只知道让我读书习武,将来继承家业。但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梦想,他从不曾问过我一句!"
秦嬷嬷叹了口气:"少爷,老爷的严厉是因为爱您。他从小失去父母,吃尽苦头才有今日的家业。他希望您能过得更好,不必经历他所经历的苦难。"
"如果这就是爱,那我宁可他不爱我。"孙瑞安冷冷地说。
秦嬷嬷看着这个曾经天真烂漫的少年,如今眼中满是叛逆与不屑,心中一阵疼惜。她知道,这样的对话已经无法打动孙瑞安了。
"少爷,先用些点心吧。老奴先告退了。"秦嬷嬷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孙瑞安望着那盒点心,内心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些都是他爱吃的糕点,想必是母亲特意吩咐厨房准备的。这份温暖让他心中的坚冰稍稍融化,但想到父亲的强硬态度,怒火又重新燃起。
夜幕降临,孙文昌坐在书房中,手中的账本早已放到一旁。他望着窗外的月色,思绪万千。妻子李氏轻轻推门进来,手中端着一杯热茶。
"老爷,喝些茶吧。"李氏柔声道,将茶杯放在丈夫面前。
孙文昌接过茶杯,低声问道:"瑞安可曾用膳?"
李氏点点头:"用了一些。老爷,瑞安毕竟还小,您何不..."
孙文昌打断了妻子的话:"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瑞安已十四岁,不再是无知的孩童。他若不明事理,日后如何撑起孙家的门楣?"
李氏轻叹一声:"可您这般严厉,只怕会适得其反。瑞安越来越叛逆,说话也越来越尖锐,这不是他的本性啊。"
孙文昌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我也曾细思过这个问题。瑞安自小聪慧懂事,怎会突然变成现在这样?难道真是我管教太严,逼迫了他?"
李氏见丈夫有所触动,趁机劝道:"老爷,不如明日就放瑞安出来吧。或许我们应该多些耐心,多些理解,与他好好谈谈。"
孙文昌点了点头:"也罢。明日一早我便去祠堂,将他接出来。"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孙家大院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管家慌张地跑到孙文昌房前,高声禀报:"老爷!不好了!少爷不见了!"
孙文昌一惊,急忙披衣而起:"怎么回事?"
管家喘着气道:"今早仆人去祠堂送早膳,发现少爷不见了。祠堂窗户被撬开,少爷应是从那里逃走的。"
李氏闻讯赶来,脸色苍白:"瑞安去哪了?快派人去找!"
孙文昌当即下令全府上下搜寻,并派人去孙瑞安常去的地方寻找。一整天过去,孙瑞安仍不见踪影。眼看天色渐暗,李氏已急得泪流满面,孙文昌的脸色也愈发凝重。
就在全家人忧心如焚之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出现在孙家门前。老僧身着灰色袈裟,手持禅杖,面容慈祥,一派高人风范。
门房小厮见状,上前询问:"请问大师有何贵干?"
老僧合十行礼:"贫僧法号'明悟',游方至此,感应到此处有一份机缘,特来化缘。"
小厮为难道:"大师,我家老爷正为少爷失踪之事焦急,恐怕无暇接见。"
明悟大师微微一笑:"正是为此事而来。老施主若见贫僧一面,或许能解其心头之忧。"
小厮半信半疑,但见大师言之凿凿,便进去通报。不多时,孙文昌便亲自出迎,将明悟大师请入客厅。
"大师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孙文昌行礼道,眼中带着一丝期望,"小厮说大师能解我心头之忧,不知是何意思?"
明悟大师看了看孙文昌,又环顾四周,徐徐道来:"贫僧途经此地,感应到一股混乱的气息。这气息源于一个少年,他心中充满矛盾与愤怒,却又带着深深的痛苦。"
孙文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大师所言,可是我那逆子孙瑞安?"
明悟大师摇摇头:"施主何出此言?孩子并非生来叛逆,而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令郎之所以变得桀骜不驯,实乃家中能量不和所致。"
"家中能量不和?"孙文昌不解地问道。
明悟大师轻轻点头:"施主可否带贫僧参观府上?或许能找出问题所在。"
孙文昌虽然困惑,但眼下儿子失踪,他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于是答应了大师的请求,亲自带着明悟大师游览孙府。
孙府占地数亩,亭台楼阁,花园水榭,一应俱全。明悟大师走走停停,时而驻足观察,时而闭目感应。当他们来到孙瑞安的房间时,明悟大师在门前站了许久,眉头紧锁。
"怎么了,大师?"孙文昌关切地问道。
明悟大师睁开眼,神色凝重:"此处能量极为紊乱,怨气郁结。令郎在此居住,日夜受到这种负面能量的影响,心性自然扭曲。"
孙文昌大惑不解:"这房间是我精心为瑞安挑选的,朝南向阳,空气流通,怎会有什么负面能量?"
明悟大师摇摇头:"表面看似完美,实则不然。家中能量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居住者的心情,更影响家运兴衰。令郎的变化,只是一个征兆,若不及时调整,恐怕整个家族都会受到影响。"
孙文昌闻言,心中一震。作为商人,他素来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儿子突如其来的变化,确实让他感到无力。若真如大师所言,这一切与家中的"能量"有关,或许值得一试。
"大师,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要如何解决?"孙文昌真诚地问道。
明悟大师沉吟片刻:"施主先别急。贫僧需要再观察一番,方能确定问题所在。不过,在此之前,贫僧有一事相求。"
"大师请讲。"孙文昌恭敬道。
"令郎离家出走,心中必定充满怨气。若施主能放下身段,以平等的心态与其交流,或许能化解这场危机。"明悟大师慈祥地说道。
孙文昌闻言,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大师有所不知,我那孽子桀骜不驯,常常顶撞于我。若我放下身段,岂不是纵容了他的不孝之举?"
明悟大师微微一笑:"施主此言差矣。父子之间,本应以情感相系,而非以尊卑相隔。令郎之所以叛逆,或许正是因为感受不到父爱的温暖。"
孙文昌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大师说得有理。若能找回瑞安,我愿意放下身段,与他好好谈谈。"
"善哉,善哉。"明悟大师合十道,"施主既有此心,贫僧便告知一事:令郎并未走远,此刻正在城南的青莲寺中。"
孙文昌大喜:"大师何以知晓?"
明悟大师神秘一笑:"贫僧方才在寺中见过令郎,知他离家出走,特意前来相告。"
孙文昌感激涕零,当即准备前往青莲寺寻子。临行前,他想起什么,问道:"大师,我家中究竟有何处能量不对?如何才能调整?"
明悟大师意味深长地说:"施主且先寻回令郎,待归来后,贫僧再为施主详解。"
孙文昌不敢怠慢,立刻带上几个心腹家丁,直奔城南青莲寺。青莲寺位于城南一座小山上,环境清幽,是附近文人雅士常去的地方。孙文昌匆匆赶到寺中,询问住持,果然得知孙瑞安确实在此。
住持带着孙文昌来到一处偏殿,只见孙瑞安正坐在佛像前发呆。听到脚步声,孙瑞安回头一看,见是父亲,脸上立刻浮现出戒备之色。
"父亲,您来做什么?抓我回去继续关禁闭吗?"孙瑞安冷冷地说。
面对儿子的敌意,孙文昌想起明悟大师的话,强忍住怒气,柔声道:"瑞安,我不是来责备你的。你突然离家,全家人都很担心。"
孙瑞安显然没想到父亲会如此温和,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孙文昌见状,走上前去,在儿子身边坐下。
"瑞安,这些日子,父亲对你严厉了些。但你要知道,这都是因为爱你,希望你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孙文昌真诚地说道。
孙瑞安冷笑一声:"爱我?父亲,您口中的爱,就是逼我按照您的意愿生活吗?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梦想,您可曾问过我一句?"
孙文昌愕然,他从未想过儿子会有如此深刻的思考。沉默片刻,他轻声问道:"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
这个简单的问题,却让孙瑞安愣住了。他从未想过父亲会主动询问他的想法。一时间,他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我...我想周游天下,见识更多的风土人情。我想学画画,而不是整日读那些枯燥的经书。我想..."孙瑞安的声音越来越小,眼中却闪烁着热切的光芒。
孙文昌认真地听着,内心震动不已。他从未想过,自己的儿子竟有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一刻,他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儿子。
"瑞安,父亲不知道你有这些想法。我一直以为,让你继承家业是对你最好的安排。看来,是父亲狭隘了。"孙文昌诚恳地说道。
孙瑞安惊讶地看着父亲,从未见过他如此坦诚。父子俩沉默了一会儿,孙文昌伸出手,轻轻握住儿子的肩膀。
"瑞安,跟我回家吧。我们可以好好谈谈,重新认识彼此。"孙文昌柔声道。
孙瑞安看着父亲眼中的真诚,内心的坚冰渐渐融化。他轻轻点了点头:"好,我跟您回去。"
父子二人回到孙府,李氏见儿子平安归来,喜极而泣。明悟大师依然在府中等候,见他们归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晚饭过后,一家三口与明悟大师坐在厅中,气氛融洽。孙文昌向大师讲述了在寺中与儿子的对话,感谢大师的指点。
"大师,如您所言,我确实忽视了儿子的感受。今日一谈,才发现原来瑞安心中有如此多的想法。"孙文昌感慨道。
明悟大师点点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化解矛盾的第一步。不过,令郎的叛逆行为,除了沟通不畅外,还与家中的能量场有关。"
孙瑞安好奇地问道:"大师,什么是能量场?"
明悟大师慈祥地看着孙瑞安:"万物皆有能量,人居住的环境也会形成特定的能量场。好的能量场能让人心情舒畅,思维清晰;不好的能量场则会让人烦躁不安,甚至影响健康和运势。"
孙文昌追问道:"大师,您说我家中有处能量不对,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明悟大师起身,示意众人跟随:"施主,请容贫僧为您一一道来。"
明悟大师带着孙家一家人,缓步走过府中各处。当他们来到孙瑞安的房间前,大师神色凝重地停下脚步:"第一处能量不对的地方,就在少施主的卧房。这里气场紊乱,怨气郁结,长期居住会让人脾气暴躁,叛逆不安。"孙瑞安一脸震惊,难怪他总感到房中压抑难忍!
大师继续引路,来到家中祠堂,又指着书房方向说:"另外两处能量异常的地方,分别是祠堂和书房。这三处能量不和,正是导致少施主性情大变,甚至影响整个家族运势的根源!"孙文昌焦急追问:"大师,这三处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调整?"
来源:虎爸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