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湘超”的期待不止在内容上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1 14:01 2

摘要:“苏超”“赣超”等省级足球联赛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业余体育赛事的新浪潮,湖南省也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足球盛事——“湘超”联赛。事实上,在“湘超”诞生之前,湖南曾尝试举办“湘甲”联赛(湖南省足球协会甲级联赛),却因运营困难等原因一度中断。那么,为何“湘超”能够重新点燃

□陈得之(湖南工业大学)

“苏超”“赣超”等省级足球联赛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业余体育赛事的新浪潮,湖南省也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足球盛事——“湘超”联赛。事实上,在“湘超”诞生之前,湖南曾尝试举办“湘甲”联赛(湖南省足球协会甲级联赛),却因运营困难等原因一度中断。那么,为何“湘超”能够重新点燃湖南人民的热情?除了借鉴“苏超”等赛事的成功经验外,“湘超”更承载着远超赛事本身的多重意义。

以赛事为契机,推动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与“苏超”各队依托现代化奥体中心的“壕气”相比,“湘超”参赛球队的主场条件参差不齐。面对这一现实,湖南省政府展现出积极的应对态度。今年7月下旬,专家团队对十四个市州的主体育场进行了系统评估,包括草皮、灯光、大屏幕等关键设施,并据此制定改造预算,下达至各市州足协。此举不仅是为联赛提供合格的比赛场地,更是对全省体育基础设施的一次全面激活。

例如,益阳市奥林匹克体育场通过更换LED灯光系统,达到专业四级照明标准,既满足电视转播需求,也提升了运动员与观众的体验。湘西凤凰县民族体育运动中心则对观众席、音响系统、更衣室等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显著提升了场馆功能性与舒适度。据报道,目前各市州场馆改造进度已达70%–80%,这意味着“湘超”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成为推动公共体育设施现代化的重要契机。这些改造后的场馆未来还可承接更多文体活动,提高利用率,避免资源闲置,从而实现长效运营。

融合湖湘文化,打造差异化赛事IP。“湘超”在门票定价上参考了“苏超”的平民策略,单场票价低至9.9元,降低了观赛门槛,有利于吸引更多市民参与。但真正值得借鉴的,是“苏超”对草根商业活力的激发。比如扬州“饭冲冲”炒饭品牌快速成为赛事赞助商的案例,体现出小微企业与大型赛事之间的共生关系。

然而,“湘超”不应止步于模仿,更应深入挖掘湖湘文化的独特基因。湖南人“霸蛮、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与足球运动所需的拼搏意志高度契合。如何将湘绣的精细、浏阳烟花的绚烂、洞庭湖的浩荡等文化元素,转化为球队视觉标识、衍生品设计和广告资源,是“湘超”实现品牌破局的关键。例如,益阳队可借鉴竹文化设计主题海报,岳阳队则可借助洞庭湖的意象打造“水浪军团”的视觉符号。

“为楚选材”,夯实湖南足球基础。湖南足球历史上曾拥有多支职业球队,如湖南金象、八一振邦、长沙金德和湖南湘涛,但因种种原因均未能持续运营。尽管如此,这片土地仍培养出了黄博文、刘成、徐彬等国家队球员,显示出湖南足球的潜力。

为此,湖南省足协明确规定,每支市州代表队每场比赛中必须派出不少于3名16-18岁的青少年球员登场。这一政策不仅是为了增加年轻球员的比赛经验,更是为了在全省范围内系统性发掘、培养足球人才。通过“湘超”这一平台,湖南可以重新构建青训体系,为未来职业俱乐部的组建储备力量,甚至为中国足球输送更多“湖南力量”。

“湘超”的意义远不止于一项体育赛事。它是湖南省推动公共设施更新、激活区域经济、传承地方文化、培育青年人才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三方协同,“湘超”有望成为融合体育、文化、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2025年的“湘超”联赛,将以铿锵之势席卷三湘四水。我们期待它不仅带来精彩的比赛,更成为湖南人文化自信与集体记忆的新载体。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