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 2025 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这一消息犹如一颗定心丸,给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政策清单中包含 9 项稳定实施的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全方位支持农业生产,从耕地保护到农机购置,从作物种植补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 2025 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这一消息犹如一颗定心丸,给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政策清单中包含 9 项稳定实施的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全方位支持农业生产,从耕地保护到农机购置,从作物种植补助到农业保险补贴,涵盖了农业的各个关键环节。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根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旨在激励农民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具体补贴依据由各省级人民政府结合实际确定,并且补贴资金通过 “一卡通” 或 “一折通” 等方式直接兑现到户,确保补贴精准发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已改变用途的耕地,如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的耕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不得再给予补贴;对抛荒一年以上的,也将取消次年补贴资格。这一规定促使农民合理利用耕地,积极提升耕地地力,为粮食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机械化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施方式为 “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当下,高性能播种机、智能高速插秧机、大型智能高端联合收获机械等成为重点支持对象,这些先进农机有助于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同时满足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急需,补齐农机装备短板,推动农业其他领域的发展。
有了补贴支持,农民朋友们购置先进农机的成本降低,更有动力引入先进设备,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 “一喷三防” 补助对保障小麦丰收意义重大。补助对象为承担实施小麦 “一喷三防” 任务的主体,各地积极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发挥作用。
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在小麦生产中后期混合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从而促进保大穗、增粒重、提单产。通过这一补助政策,能有效应对小麦生长后期的病虫害、干热风等不利因素,为小麦高产保驾护航。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助旨在推动一种创新的种植模式。补助对象为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种植主体,鼓励引导规模种植户积极参与。这一模式有助于加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本土化、熟化进程。
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适当弥补承担示范任务的农民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的播种、施肥、打药、收获等环节成本。通过这种创新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保障大豆和玉米的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重中之重,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继续在东北地区实施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在稻谷主产省实施稻谷补贴,通过经济补贴手段,激励农民种植玉米、大豆和稻谷,稳定国内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这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耕地轮作休耕补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补助对象为承担耕地轮作休耕任务的种植主体。在东北地区实施玉米大豆轮作,在黄淮海地区实施小麦玉米和小麦大豆(花生)年际轮作,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和新疆次宜棉区推广棉花、玉米等与花生、大豆轮作或间套作,这些措施有助于扩大大豆和油料面积,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同时,继续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等地实施休耕试点,让耕地得到休养生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农业社会化服务补助面向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服务公司、服务专业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等主体。支持各类服务主体提供专业化、便利化服务,将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等先进适用技术作为重点内容,推广应用集成配套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促进高产高质、节本减损。
关键环节、单环节服务补助重点聚焦粮食精量播种等急需破解的短板制约环节。通过这些补助,能够有效整合农业服务资源,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服务水平。
在 13 个牧区省份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继续实施草原禁牧补助与草畜平衡奖励。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实施草原禁牧、推动草畜平衡,河北、陕西等 5 省和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还可用于推动生产转型,提高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水平。
对农牧民的补助奖励资金,通过 “一卡通” 或 “一折通” 等方式发放给农牧民。这一政策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自然风险,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为农民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央财政继续为种植、养殖、森林三大类 16 个大宗农产品提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包括稻谷、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天然橡胶、三大粮食作物制种、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公益林和商品林、青稞、牦牛、藏系羊。
补贴比例根据地区不同有所差异,在省级财政补贴不低于 25% 的基础上,东部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对种植业保险分别提供 35%、45% 的补贴,对养殖业保险分别提供 40%、50% 的补贴。
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在全国全面实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覆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此外,中央财政每年还安排一定规模资金,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通过以奖代补政策给予支持。这大大降低了农民因自然灾害等遭受损失的风险,让农民能够安心投入农业生产。
这九项政策,中央财政资金按照规定因素测算分配到省,由省级按要求结合地方实际组织基层细化补贴范围、支持对象和补贴标准。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密切关注当地政策动态,及时了解补贴详情,充分享受这些政策带来的福利,共同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
来源:村庄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