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牢记在心里的最新脓毒症液体复苏流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1 12:52 3

摘要:30 mL/kg 晶体液仍是首 3 小时的起始剂量(弱推荐,证据低),首选平衡晶体液,大量用液可加白蛋白;禁用 HES。

需要牢记在心里的最新脓毒症液体复苏流程

重症医学

✅ 2025 优化版要点(一句话版)

“早识别、试验性推注、动态评估、尽早升压、严控正平衡、持续监测。”

30 mL/kg 晶体液仍是首 3 小时的起始剂量(弱推荐,证据低),首选平衡晶体液,大量用液可加白蛋白;禁用 HES。

目标:MAP ≥ 65 mmHg;乳酸下降趋势,可辅以 CRT(毛细再充盈时间)。

动态评估(PLR/液体挑战/PPV/SVV/CO 超声)优于静态指标(勿单用 CVP)。

仍低血压:去甲肾上腺素(NE)首选,可先外周起始避免延误;需时机合适加用血管加压素。

去过量化:初次复苏后转为限制追加液体与**去复苏(de‑resuscitation)**思路,避免持续正液体平衡。证据来自 RCT 与综述更新(见下)。

与 2021 指南的一致与“增订”

下面每条都在你的 ABCDEF‑G 框架下加上了最新研究对实践的影响。

A —

Assess 评估并立刻启动复苏

依然强调尽早识别与立即复苏、抽测乳酸。

B —

Bolus 试验性推注(晶体液)

30 mL/kg 于首 3 小时(弱推荐),首选平衡晶体液,大量时可加白蛋白,禁用 HES。

新证据解读:

平衡液 vs 生理盐水:2023 BEST‑Living 个体数据荟萃显示,在重症总体人群(含脓毒症)出现降低住院死亡率的高概率,但效应量小、仍有不确定性 → 与 2021 年“弱推荐”方向一致。

限制 vs 常规液体量:CLASSIC(NEJM 2022)(ICU、初始复苏后阶段)与 CLOVERS(NEJM 2023)(急诊、早期阶段)均显示 限制液体+更早用升压药 与 常规/宽松补液的死亡率无差异,提示避免盲目“灌多”、更重视反应性与早启升压。

C —

Check 目标

MAP ≥ 65 mmHg(强推荐);乳酸下降优于盯单点值(弱推荐);监测尿量 ≥ 0.5 mL/kg/h。

可加:CRT(毛细再充盈)作为灌注的辅目标(弱推荐)。ANDROMEDA‑SHOCK 显示以 CRT 导向并不劣于乳酸导向且可能减少用液与肾/呼吸并发症趋势,支持把 CRT 纳入组合目标。

D —

Dynamic 动态评估液体反应性

PLR + 心排量/搏出量监测、250–500 mL 液体挑战、PPV/SVV/超声等动态指标优先;避免单用 CVP。

FRESH RCT(Chest 2020):以 PLR‑SV 指导复苏可显著减少 72h 累积正液体平衡并降低肾/呼吸并发症 → 支持“小剂量试注 + 动态复评”策略。

E —

Escalate 升级(血管活性药)

NE 首选(强推荐);必要时早加血管加压素以降低 NE 剂量。

外周先行:可外周静脉先启动升压药以免延误,短时在肘前或近端静脉更安全(弱推荐);观察研究与综述提示外周 NE 可操作且可减少部分中心静脉置管。

F —

FiNE‑tune 个体化与去复苏

初始复苏后,转入 ROSE 模型(复苏‑优化‑稳定‑排出)思路,限制继续补液,评估拥血/液体不耐受,在稳定期考虑利尿/CRRT 负平衡。

证据加持:

CLASSIC 与 CLOVERS 支持避免过量、提倡更谨慎的追加液体。

综述提示液体积聚综合征与不良结局相关,去复苏是后期关键策略,但主动去液的最佳路径仍在研究中。

可结合肺超声 B 线与VExUS(静脉拥血超声评分)评估液体不耐受;目前在脓毒症人群证据仍在积累,作为辅助手段使用。

G —

Guide 持续监测

乳酸趋势、CRT、尿量、肺水肿/腹腔高压等并发症与静脉拥血体征;动态复评是否仍“对液体敏感”。

床旁“执行清单”(可贴墙)

识别 & 抽乳酸 → 同步开立抗菌、复苏准备。

起始 30 mL/kg(平衡晶体液),以 250–500 mL 为单位试注;每次做 PLR/超声/PPV/SVV复评再决定是否追加。

目标:MAP≥65 + 乳酸下降/CRT 正常化 + 尿量恢复。

非反应性或“液体不耐受” → 尽早 NE(可外周);反应不足加 VAS;评估心功能后考虑加正性肌力。

稳定后:限制继续补液,进入 去复苏;监测肺水肿/IAP/VExUS 与肾功能。

关键“新证据”一图读懂

限制 vs 宽松补液:CLASSIC 2022(ICU)、CLOVERS 2023(急诊/早期)均 无死亡率差异 → 两种策略均可行,避免一味扩容,更强调动态评估 + 早期升压。

动态评估:FRESH RCT 证实 PLR‑SV 指导可降低正液体平衡与器官并发症。

平衡晶体液:2023 BEST‑Living 个体数据荟萃提示总体较生理盐水有获益的高概率,但效应有限 → 维持“弱推荐、优先选用”。

外周起始 NE:2021 指南建议在无中心通路时先外周启动,后续数据支持其可操作且安全。

(“双指标”= MAP≥65 + 乳酸/CRT 趋势;“看反应”= PLR/液体挑战/PPV/SVV/超声)

参考与依据(精选)

2021 SSC 指南要点:起始 30 mL/kg 晶体液、平衡晶体液优先、禁用 HES、大量时可加白蛋白;动态评估 > 静态;MAP 目标 65;乳酸下降与CRT 作为辅指标;NE 首选,必要时外周先行,加用 VAS;对“限制 vs 宽松”在首 24 h 证据不足。

限制 vs 宽松补液:CLASSIC, NEJM 2022;CLOVERS, NEJM 2023 → 死亡率无差异,支持避免过度补液与更早升压路径。

动态评估:FRESH(Chest 2020) → PLR‑SV 指导减少正液体平衡并降低肾/呼吸并发症。

液体种类:BEST‑Living IPD meta‑analysis(Lancet Respir Med 2023) → 平衡液可能带来小幅获益(不确定性仍在)。

去复苏与液体积聚:ROSE/Fluid stewardship 框架与 2024 综述。

外周 NE 安全性:Chest 2023 综述/研究支持外周短期 NE 可操作且安全。

给科室落地的两条小建议

把“液体挑战卡”贴在治疗车上:每 250–500 mL 复评一次 PLR/超声/PPV/SVV 与体征——“给液必问反应性”。

把“早升压路径”写进流程:外周 NE‑起始 → 复评 → 建立中心通路(并设定MAP65、乳酸/CRT的复评频率与升级阈值)。

来源:重症医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