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宁云祥再次出走德云社,并公开发文澄清三件事,直言“干了这么多活,拿这么点钱,谁受得了? ”,这不仅是个人的抱怨,更被外界视为撕开了德云社家族化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碰撞的遮羞布。这位德云社创始人张文顺的外孙,其特殊的身份使得他的每一次动向都备受关注。
宁云祥再次出走德云社,并公开发文澄清三件事,直言“干了这么多活,拿这么点钱,谁受得了? ”,这不仅是个人的抱怨,更被外界视为撕开了德云社家族化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碰撞的遮羞布。这位德云社创始人张文顺的外孙,其特殊的身份使得他的每一次动向都备受关注。
此次他的声明,将德云社内部的薪酬纠纷、管理责任和家族关系等深层矛盾再次置于公众视野之下。宁云祥此次公开发文,首要澄清的是关于十多年前郭家菜倒闭的责任归属问题。
他坚决否认其父亲作为当时郭家菜的大堂经理需要对餐馆的停业负责,称父亲“只是个打工的”,饭店倒闭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郭家菜是郭德纲于2009年左右在北京三里屯开设的餐饮店,但仅经营了四年便因“人情账”太多、熟人就餐常免费赠送以及对外定价过高导致的长期收支失衡而难以为继。
宁云祥的澄清被视为是对外界长期将其父置于责任中心的抗议,他试图借此质疑德云社将经营失败的责任转嫁给基层员工的做法。
有观点指出,大堂经理职位并非普通员工,拥有管理餐厅员工、提升服务质量的直接权限,甚至有权决定是否向熟人赠送菜品,这直接影响了餐厅的运营成本和顾客满意度。
宁云祥的父亲因其岳父张文顺是德云社联合创始人的关系,在德云社内部地位特殊,并非普通“打工者”,郭家菜的职位也被认为是郭德纲的特殊安排。
宁云祥重提2013年首次离开德云社的经历,并将原因归结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直言当时薪资微薄,长时间的收入与付出不匹配让他最终难以接受。他表示,当初离开“没有其他原因”。
作为张文顺的外孙和“云”字科弟子,宁云祥在德云社曾拥有不少资源。早期郭德纲曾亲自带他登台,为其安排专场,并精心挑选搭档,他还被列为“德云四公子”之一。
同期被列为“四公子”的孟鹤堂、张鹤伦、张云雷此后纷纷崭露头角,要么跨界综艺、开专场场场爆满,要么转型歌手开演唱会,唯独宁云祥自身发展多年未见显著起色,甚至一度沉寂。
或许源于特殊身份,他对自身职业发展抱有过高期望,但并未足够努力提升业务能力,甚至被指在演出中“不按剧本说相声”、“插科打诨”。
他在2013年选择离开,在外漂泊八年后又于2021年回归德云社。回归后,他对自己被安排在开场或较不重要位置、需听从昔日队友曹鹤阳(现任德云社五队队长)的安排感到不满,甚至其母张德燕也曾公开讽刺曹鹤阳。
另一方面,管理安排演出者认为,宁云祥离开多年,基本功生疏,能力不足自然无法获得重要位置,这种安排是基于实力而非人情。
宁云祥透露,自己主动取消了德云社的演员认证,并声称这些年的社会保险费用都是自己个人缴纳,公司并未承担应尽的义务。这一点引发了公众对德云社是否按规定为演员缴纳社保的关注。
郭德纲在直播中明确回应称,德云社会按时为员工缴纳社保,公司披露的信息也显示其参保人数达171人,几乎实现全员参保。对于宁云祥为何声称没有社保,普遍推测是其未能完成规定的演出任务,如每月完成至少20天演出,才能享受社保待遇。
德云社作为大型演艺机构,其庞大的家族式人员体系与情感关系,已超出一家普通相声社的范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人情网络。 宁云祥的此次出走和发声,也被视为德云社内部“传统师徒制”与“现代企业契约”深层矛盾的一次爆发。
德云社的发展历程中,曾有多位重要演员如李菁、何云伟、曹云金等选择出走,且每一次都伴随着内部矛盾激化、师徒关系破裂、利益分配失衡等相似的结构性问题。
曹云金此前就曾以长达七千字的长文控诉过德云社的旧规,提及“三年学徒两年效力”,并披露学艺期间承担师父家务劳动、未签劳动合同却需缴纳食宿费等情况。
德云社在2005年后加速商业化转型时,剧场演出量激增带来的商演收入分成争议,以及签约艺人制度与口传心授的师徒制产生的权利边界模糊,使得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企业化运营之间的碰撞愈发激烈。
宁云祥的身上,交织着特殊的家族背景与普通的职业诉求。他是德云社创始人之一张文顺的外孙。 张文顺临终前将宁云祥托付给郭德纲,后者也曾表示愿意栽培宁云祥。郭德纲不仅收宁云祥为“云”字科弟子,还安排了其父母在德云社相关企业任职。
宁云祥的母亲张德燕是德云社剧场部经理,并被指掌管着德云社的茶水生意。宁云祥似乎认为,凭借其外公的遗泽和与郭德纲的特殊关系,自己理应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和特殊照顾,甚至对烧饼(朱云峰)升任副总、曹鹤阳担任队长心生不满,认为本该属于自己的职位被顶替。
其业务能力并未能支撑起其期望。观众的评价指出,他想要的是类似侯震那种“吉祥物”般的待遇,却没有侯震的相声功底与淡泊心态。
其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于郭德纲家族(王惠持股99%,其表弟王俣钦持股1%),关键岗位多由亲属或亲信把控。这种家族式管理在面临现代化企业治理时,常被指决策权高度集中、任人唯亲,以及“家法”与“人情”有时凌驾于明确的规则制度之上。
在何九华与尚九熙的“裂穴”事件中,何九华被曝出诸多私德及职业行为失范,但公司被指未及时启动道德审查机制,处罚力度也被认为存在双重标准。
德云社强调的“师徒如父子”传统班社文化,在面对“五险一金”等现代企业规则时,显现出深刻的困境。
完全拥抱现代公司制度,可能会丧失其独特的人情味和传承魅力;固守传统师徒制,又难以避免地在用人、分配上产生不公,与现代社会规则产生剧烈冲突。
宁云祥抱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却要求员工讲情分、谈奉献,以及其声称的社保问题,正是这种困境的体现。德云社占据全国相声商演市场相当份额,但其内部的管理风波和人才流失危机并未间断。
从早期的何云伟、李菁、曹云金,到近期的尚九熙与何九华裂穴事件,再到宁云祥的再次出走,每一次都伴随着巨大的舆论争议和对内部管理的质疑。曹云金出走自立门户创立听云轩,何云伟转投主流院团获评国家一级演员,这种分化也体现了市场化进程中人才流动的自然规律。
德云社与其他相声团体的合作率并不高,其庞大的体量和独特的运作模式也时常引发业内外的讨论甚至抵制。宁云祥此次的公开声明,及其背后所牵扯出的薪酬福利、资源分配、管理责任和家族关系等问题,再次将德云社推上了风口浪尖。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个别演员的离职纠纷,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曲艺班社在现代化管理转型中所面临的深刻挑战和内部生态。
来源:策略喜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