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杭州的房价未来五年要涨30%?AI说这是科技公司给的底气,但打工人只想问:工资能涨30%吗?”最近,一场由AI掀起的“房价预言大战”冲上热搜,火山引擎开源的一款AI工具“Deep Research”预测,杭州楼市将因科技企业崛起迎来新一轮爆发,而评论区却炸了
“杭州的房价未来五年要涨30%?AI说这是科技公司给的底气,但打工人只想问:工资能涨30%吗?”最近,一场由AI掀起的“房价预言大战”冲上热搜,火山引擎开源的一款AI工具“Deep Research”预测,杭州楼市将因科技企业崛起迎来新一轮爆发,而评论区却炸了锅——有人高呼“抄底”,有人哭诉“连代码都买不起房了”,更有网友调侃:“AI预测房价?它是不是忘了自己不用还房贷?”
科技巨头入场,AI成“楼市预言家”?
火山引擎的“Deep Research”最近火出圈了。这款号称“3分钟生成专业报告”的AI工具,通过抓取全网数据并模拟产业链逻辑,直接抛出结论:**未来五年,杭州“六小龙”板块(如余杭、萧山)将因AI、人形机器人等产业爆发,吸引大量高收入人才,带动房价上涨**。更有趣的是,它甚至精准标注了“潜力区域”——比如余杭的“未来科技城”因阿里、字节等大厂扎堆,房价可能突破6万/㎡,而拱墅区因配套成熟,涨幅虽缓但“稳如老狗”。
然而,AI的“理性分析”却让普通网友破防。有人吐槽:“AI是不是没算过996打工人的工资?月薪2万扣完税,连厕所都买不起!”还有人翻出2023年的“房价暴跌论”打脸:“去年AI还说杭州要跌,今年改口涨,怕不是被开发商充值了?”
科技企业是房价“救星”还是“泡沫制造机”?
AI的预测依据很明确:杭州“六小龙”科创企业崛起→高薪岗位激增→人才涌入→购买力提升→房价上涨。但现实真有这么美好吗?
-支持派认为,科技产业的确在重塑杭州经济。例如,余杭区2024年数字经济产值已占GDP的52%,人均年薪超25万,远超传统行业。一名程序员在社交平台晒出工资单:“年薪40万,但摇号3年没中签——房价涨不涨我不知道,反正我快急疯了!”
反对派则质疑:科技公司的高薪是否可持续?某大厂HR匿名透露:“AI和机器人行业竞争激烈,今年裁员率比招人率还高。高薪岗位?可能是‘海市蜃楼’。”
更讽刺的是,AI预测的“潜力区域”恰恰是打工人眼中的“卷王圣地”。网友@码农小张调侃:“余杭房价涨了30%,我的发际线也退了30%,这波属于双向奔赴了!”
AI vs 人类:谁更懂楼市?
这场预言战中,AI的“数据霸权”和人类的“生存焦虑”形成鲜明对比。
AI的优势:它能瞬间分析15年房价数据、人口流动、政策调控,甚至精细到“小区周边有多少个公交站”。例如,它发现滨江区医疗配套得分高于97%的项目,因此判断“房价抗跌”。
人类的挣扎:普通人却更关注“政策松绑”“房贷利率”。2025年初,杭州放宽限购,但首付比例仍卡在40%,有网友哀嚎:“AI算得出房价,算不出我掏空六个钱包的痛!”
甚至有人怀疑:AI预测房价,本质是资本的游戏。例如,火山引擎的AI工具被爆与房企合作,为楼盘生成“定制化分析报告”,被戏称为“卖房界的ChatGPT”。
结语:房价涨不涨,AI说了不算?
AI的预言再精准,也无法回答一个终极问题:当科技推动经济时,普通人能否真正分享红利?*正如一位网友的犀利评论:“AI说科技公司养活楼市,但谁来养活被房价压垮的科技民工?”
或许,这场“AI房价预言”的真正价值,不是预测未来,而是揭开了魔幻现实的一角——在杭州,连算法都在为资本打工,而打工人只能边敲代码边祈祷:“别涨了,再涨我就真得去住‘元宇宙’了!”
来源:房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