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起诉离职中国籍工程师偷窃代码,后者曾就读北京四中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1 12:09 1

摘要:一场围绕顶级人工智能(AI)人才和核心技术机密的法律战,正在硅谷激烈上演。由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创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已正式提起诉讼,指控其一名前核心工程师在离职前窃取了公司大语言模型Grok的“整个代码库”,并计划加入其主要竞争对手Ope

信息来源:https://www.reuters.com/legal/litigation/musks-xai-sues-engineer-allegedly-taking-secrets-openai-2025-08-29/

一场围绕顶级人工智能(AI)人才和核心技术机密的法律战,正在硅谷激烈上演。由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创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已正式提起诉讼,指控其一名前核心工程师在离职前窃取了公司大语言模型Grok的“整个代码库”,并计划加入其主要竞争对手OpenAI。这起诉讼不仅揭示了AI领域人才争夺的残酷性,也凸显了马斯克与他曾共同创立的OpenAI之间日益加深的裂痕。

这场风暴的中心人物是Xuechen Li(李雪晨,音译),一位拥有中国国籍和加拿大永久居留权的工程师。根据xAI于加州联邦法院提交的诉状,李雪晨的行为构成了对商业机密的系统性窃取,对xAI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诉状称,李雪晨作为xAI技术团队的关键成员,深度参与了Grok模型的开发与训练,该模型被xAI定位为比OpenAI的ChatGPT等现有产品更具优势的下一代AI技术。

xAI的指控描绘了一幅精心策划的技术“叛逃”图景。诉状详细说明,李雪晨于2024年2月26日加入公司,凭借其职位获得了访问公司最敏感信息的权限,包括与Grok模型相关的机密数据和商业机密。然而,仅仅在入职数月后,他便开始为自己的下一步行动铺路。

法律文件指出,在2025年6月至7月期间,李雪晨出售了其持有的价值约700万美元的xAI公司股票。紧接着,在7月25日,即他正式提出辞职的三天前,李雪晨被指控将xAI的“整个代码库”和大量机密数据复制到了其个人电子设备中。为了掩盖这一行为,他还采取了删除系统日志、清除浏览器历史记录以及对文件进行重命名和压缩等一系列反侦察措施。7月28日,李雪晨正式从xAI辞职,并计划于8月19日入职OpenAI。

xAI公司声称,在8月14日的一次会议上,李雪晨承认了自己窃取了部分公司文件并试图“掩盖其踪迹”。然而,公司后续的调查发现,他个人设备上存储的被盗材料远比他承认的要多。xAI在诉状中强调,被盗的技术“包含了比ChatGPT及其他竞品所能提供的功能更为优越的尖端AI技术”。如果这些机密被OpenAI获取,可能会让后者获得“压倒性的竞争优势”,使其能够利用xAI的创新功能来强化自身的ChatGPT模型。

目前,xAI正寻求法院发布一项临时限制令,以阻止李雪晨入职OpenAI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泄露xAI的商业机密,并要求其赔偿具体金额未明的经济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诉讼的核心直指李雪晨计划加入OpenAI,但OpenAI本身并未被列为被告。

这起诉讼使李雪晨的个人背景受到了高度关注。公开资料显示,他拥有辉煌的学术履历,曾就读于中国著名的北京四中,后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最终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业。在加入xAI之前,他曾在谷歌担任学生研究员,并在微软有过四个月的实习经历。这样一位在AI领域冉冉升起的技术新星,却以一种极具争议的方式成为了两大科技巨头对峙的焦点。在xAI的Grok 3发布直播活动中,他曾坐在马斯克身旁,这足以证明其在团队中的核心地位。

此案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商业机密纠纷,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全球AI领域的激烈竞争生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拥有顶尖技术和卓越人才成为企业在这场竞赛中取胜的关键。各大科技公司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展开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高额的薪酬、优厚的股权激励以及接触最前沿项目的机会,成为了吸引顶级工程师和研究员的“黄金筹码”。

然而,人才的快速流动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工程师在转换门庭时,其头脑中携带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可能通过电子设备转移的敏感数据,都成为了悬在原雇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此,与人才战相伴而生的,是商业机密诉讼案件的显著增加。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其投入数十亿研发资金换来的技术成果,并阻止核心人才流向直接竞争对手。

对于马斯克而言,这起诉讼具有多重意义。它不仅是保护xAI核心知识产权的必要之举,也被外界视为他与OpenAI及其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之间个人恩怨的延续。马斯克曾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但后来因理念分歧而分道扬镳。他多次公开批评OpenAI背离了最初“为全人类福祉服务”的非营利初衷,变成了一家逐利的封闭公司。此前,马斯克已对OpenAI提起过诉讼,指控其违反创始协议。

此次xAI对李雪晨的起诉,无疑将双方的对立推向了新的高度。它将公众的目光聚焦于AI行业的道德与法律边界:在追求技术突破和商业成功的过程中,如何界定知识的归属?如何平衡个人的职业发展选择与对前雇主的忠诚义务?

法律专家指出,此类案件的审理过程通常非常复杂,核心在于原告需要向法庭清晰地证明被盗信息的“商业机密”属性,以及被告确实存在非法获取和滥用的行为。xAI声称李雪晨已部分承认,这可能会成为案件的关键突破口。最终的判决结果,不仅将决定李雪晨个人的职业前景,也可能为未来AI行业的人才流动和知识产权保护树立重要的判例。

截至目前,李雪晨本人及OpenAI方面尚未对此事发表公开评论。但整个科技界正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这场由代码、金钱和野心交织而成的法律战,最终将如何收场,不仅关乎两家公司的竞争格局,也将深刻影响全球顶尖AI人才的未来抉择。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