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年古街内人潮涌动,九大情关前排起长龙;粉色爱心打卡点前,年轻人们排队等待着最佳拍摄角度;国风鹊桥上,汉服少女们的衣袂随风轻扬;众多单身男女在岭南酒文化博物馆内共同挥笔创作,带走连马斯克都渴求的礼物。
千年古街内人潮涌动,九大情关前排起长龙;粉色爱心打卡点前,年轻人们排队等待着最佳拍摄角度;国风鹊桥上,汉服少女们的衣袂随风轻扬;众多单身男女在岭南酒文化博物馆内共同挥笔创作,带走连马斯克都渴求的礼物。
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石湾酒厂集团朱紫街却不再只是传说中的浪漫符号。8月29日,一场名为“朱紫七夕·千手绘爱”的活动,不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Z世代关于消费态度与文化认同的宣言。
工业与文旅融合,老酒厂的新玩法
“我是傍晚来的,这里人流不少。”,单身男罗先生站在微醺音乐会现场告诉记者,他来消费的不是具体物品,而是整个场景带来的情感体验。”被这里的氛围吸引,想不到酒厂内的布置可以这样精致。”不远处,一位身着汉服的年轻女孩小余笑着解释她来参加活动的理由:“七夕是我们中国传统乞巧节,代表祈求上天给女生一双巧手,为心爱的人缝补衣服或制作美食的日子。”
“工业旅游?不就是厂房流水线吗?谁会去看?”石湾酒厂集团的朱紫街内,这里没有单调的生产线参观和产品展示,呈现是融合了 “三太文化”体验和“四享生活”项目的沉浸式文旅体验区。石湾酒厂集团董事长、陈太吉酒庄第七代庄主范绍辉向记者介绍企业的战略转变:“我们最近将企业宣传语中‘美酒’两个字都删了,只要‘让生活更欢乐’的事情,我们都去做。”这一表述背后,是一个老字号企业从产品导向到价值观导向的深刻转变。
游客游览石湾酒厂工业旅游区
近年来,从“游朱紫·大红大紫”到玉冰烧粉丝节,朱紫街一次次以文化IP破圈,累计吸引了超过百万游客到访,带动周边文旅消费显著增长。七夕同日,佛山环两江先行区工业文化旅游季在石湾酒厂启动,标志着佛山工业旅游进入新阶段。佛山市旅游协会秘书长何嘉劲表示:“我们以七夕为契机,联动石湾酒厂等企业,将通过工业旅游联盟“发动企业设计一系列产品,让游客在打卡中感受佛山制造与文化的无缝融合。”
佛山工业旅游并非无本之木。全市现有省级工业旅游培育资源29个,南风古灶、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分别入选第一批和第二批广东省工业遗产,其中南风古灶更是入选国家工业遗产。环两江区域集珠江水脉、生态绿脉、历史文脉于一体,是佛山最有条件开展人文经济实践的区域。
Z世代为何买单?情感价值胜过物质功能
活动现场的九大情关挑战设计巧妙——从“太有缘茶楼”到“烹然心动坊”,从“星语心愿台”到“爱拼表白肆”,每个关卡都融合了互动体验与分享机制。成功通关的CP们最终参与集体艺术创作“海枯石烂,只因你冰清玉洁”,赢取那个“连马斯克都渴求的终极礼物:时间”。
这种深度体验与社交分享相结合的设计,正好击中了Z世代消费者的痛点:渴望真实连接、重视体验胜过物质、乐于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生活。正如朱紫街通过提供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体验场景,让Z世代不仅消费产品,更消费价值观和情感认同。“功能的内卷、使用价值的内卷已经到达极限,未来属于精神价值和情绪价值。”范绍辉认为。
从观光到体验,从走马观花到深度沉浸。工业旅游不再是简单的看厂房、看设备,而是通过文化赋能、体验设计,这种工业旅游新模式正好契合了当下文旅消费的新趋势。作为首批加入工业旅游联盟的企业,石湾酒厂集团正致力于将朱紫街打造为“岭南酒文化或生活方式的朝圣之地。“我们希望将朱紫街打造成为一个空间、一个社区,而不是一个点。我们要打造点线面立体空间社区,整个文化的氛围。”范绍辉描绘企业的愿景。
“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四山两江的战略部署,在文化旅游板块做了大量宣传推广工作。政企协力的背后,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深度融合。”佛山市旅游协会秘书长何嘉劲介绍。佛山推出的5条工业旅游线路,正是这种新思路的实践,为传统制造业城市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文化如何成为流量入口
朱紫街七夕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传统节日现代转型的新案例。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情人节庆祝,而是通过多元活动设计,打造了一个包容不同人群的节日场景。
从青年职工联谊会到汉服大赛,从短视频比赛到摄影大赛,从音乐会到婚礼美学市集,活动设计了多种参与方式,让不同兴趣圈层的年轻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它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示,而是变成了可参与、可体验、可分享的现代生活方式。正如佛山行通济、均安关帝侯王巡游等所展示的那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让非遗“变得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
直至当晚九点,朱紫街上的人流未散之余还有越来越多的聚集趋势。博物馆三楼天台的落日微醺音乐会歌声飘荡不断,太峯擂台处刚结束的汉服大赛仍吸引着围观者的镜头。
甲辰年朱紫街的七夕活动虽已落幕,但Z世代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才刚刚开始。他们穿着汉服走过千年古街,不是在复古,而是在寻找一种与祖先的情感连接;他们参与集体艺术创作,不是在赶时髦,而是在创造共享的现实体验。
工业与文化、传统与创新、物质与精神——以往这些看似对立的概念,如今却在朱紫街上实现了完美融合。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钟晴
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钟晴、黎锦健
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锦健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