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话铃声响起,听筒里传来激动又哽咽的声音:“兰法官,钱我收到了,这下可以安心回老家了……”接电话的是乳山市人民法院滨海新区人民法庭庭长兰晓华,一场因拖欠工资引发的劳务合同纠纷,总算尘埃落定。
特别策划
暮色四合,走廊上最后一盏灯悄然熄灭,唯有一扇窗内,灯火依然明亮,像一颗执着守候的星。
电话铃声响起,听筒里传来激动又哽咽的声音:“兰法官,钱我收到了,这下可以安心回老家了……”接电话的是乳山市人民法院滨海新区人民法庭庭长兰晓华,一场因拖欠工资引发的劳务合同纠纷,总算尘埃落定。
“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办案标兵”……办公室柜子里的奖牌静静矗立,在灯光下闪烁着光泽,也诉说着兰晓华从书记员到庭长的十余年光阴。十余年间,日复一日的奔波与坚守,她的足迹遍布田间地头、渔村巷陌,翻开岁月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一桩桩、一件件百姓的忧心事,她总说,“我热爱这份事业”,又恰是这份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把司法的温度化作“破冰”的暖流
基层法庭的案子,常是家长里短的琐碎纠葛,却往往连着老百姓的心窝子。“法官的工作不应限于裁判,更要修复人心。”她如是践行。为更快更好地办理案件,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兰晓华在审理案件时格外注重调解工作。
△兰晓华组织调解一起民事纠纷
在一起亲戚间的民间借贷纠纷中,蒋先生手持两张泛黄的借条,要求丧夫不久的侄媳妇宋女士偿还亡夫15万元债务。
“我根本不知道有这笔债啊!”法庭上,宋女士泪如雨下。另一边,蒋先生也老泪纵横:“这是我攒了半辈子的钱,要不回来,我这晚年可怎么过?”双方在法庭上各执一词,血脉亲情在证据交锋中岌岌可危。
兰晓华深知,“若简单判决,撕裂的将是血脉亲情”。她耐心向宋女士释明《民法典》中遗产继承与债务清偿的法律责任,更以情叩心:“若您是蒋先生,辛苦攒下的钱,借出去却石沉大海,该多寒心?”情理交织的沟通如春风化雨,融化了宋女士心头的坚冰:“钱我还……但能不能请对方体谅我刚丧偶的难处。”
“血缘亲情难得,真要因这笔钱老死不相往来吗?”抓住转机,兰晓华转而劝说蒋先生。见蒋先生沉思不语,兰晓华温声提议双方各退一步:“免去利息,分期偿还,既护亲情又保权益,可好?”最终,蒋先生点头同意减免利息,宋女士郑重承诺分期偿还。“感谢兰法官耐心调解,既保住了钱,也留住了情。”签订协议时,两人握手言和,宋女士含泪致谢。
“法律条文是刻度尺,司法却要有温度计”,这是兰晓华秉持的信条,只因她坚信,法官多一分倾听,把冰冷的法条化作暖流,才能多融化一份矛盾的“坚冰”。
到村头巷尾去给基层治理添块砖、加片瓦
公正与效率,一个都不能少!
面对群众急难愁盼的诉求,兰晓华以“网格化调解”机制为抓手,提升解纷效率,赋能基层治理。她将辖区划分为10个网格片区,联合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老倪和熟悉社情民意的老网格员李叔,组建起“三人网格调解小组”。“三人小组”主动下沉网格,把法庭搬到村头巷尾、田间院落,排查矛盾萌芽,编织起一张细密的司法为民服务网。
△兰晓华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勘验
初春的一天,“三人小组”突然弹出一条紧急信息。村民老谢和老唐因琐事发生争执,老谢将老唐打伤,双方情绪激动地来到当地派出所讨要说法。李叔敏锐地将这起事件反映到“三人小组”,获悉后,兰晓华立即与人民调解员老倪赶到派出所。
到达现场时,兰晓华顿时感到现场气氛的紧张,老谢和老唐正对赔偿金额争执不休,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兰晓华冷静查看现场监控视频后,迅速与老倪分工协作,采取“背靠背”调解策略,分别将两人请到不同房间,从法律角度分析过错责任并计算赔偿金额,从情理层面引导二人换位思考。
夕阳西下,调解方案已然明晰,老谢诚恳道歉并承担老唐合理的医药费用,这起可能升级的纠纷,也在萌芽状态就被成功化解。
正义要看得见,更要够得着。兰晓华一直都把自己的每一次网格排查、每一次村头巷尾调解,当成是在为促进基层治理、实现公平公正的路上添一块砖、加一片瓦。
修一条通往十里八乡的“安心渠”
盛夏的槐树村,空气弥漫着令人作呕的酸臭气味。
“老王天天往公用的渠里倒馊水,说了半年都不听!我必须把水沟堵住!”村民老李气鼓鼓地指着淤堵的水渠,控诉着对老王的不满。一气之下,老李封堵了水渠,不料却又导致隔壁的老张房屋雨水倒灌发了霉。昔日的好邻居,如今法庭相见,三人争执不下。
为了调查清楚案件事实,兰晓华踩着淤泥实地勘查,顶着烈日排查了数个小时,她发现,水渠本是老李建房时为老张排水所留的,老王却将厨房污水也直接排入水渠,这才引发了这起纠纷。
“简单判决可以,但疙瘩会一直梗在心头。”为避免“一判了之”激化三方矛盾,兰晓华多次联合村委展开调解,向老王释明“相邻排污不得损害他人权益”的法律规定,引导三人共同协商排水问题。在充分平衡三方权益的基础上,兰晓华提出“管道引流”方案,由老张、老李共同出资铺设封闭管道,污水经密封处理后定向排放,既保障功能,又杜绝异味。
几经周折,三人达成协议,老李主动疏通水渠,老王承诺规范排污。管道完工那日,三人握手言和,那条曾经被封堵的水渠,终成流淌着谅解的“安心渠”。
“兰法官不仅解了纠纷,还帮我们修复了邻里情!”老李感慨不已。之后,兰晓华又联合村委回访检查,确认再无违规排污,让这份安心持久延续。
案小事不小,枝叶总关情。兰晓华常说,涉及群众民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都要设身处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才能让他们感到安心和放心。
△兰晓华到社区开展普法宣讲活动
“我热爱我的事业,这份热爱让我始终坚守。”抚摸着法袍上的天平徽章,兰晓华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她一直秉承着这份纯粹的热爱,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答卷,法槌起落间是公平在回响,足迹深浅处是民情在丈量。
那盏常亮的办公室灯火,恰如她永不熄灭的热爱,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来源:山东高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