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刷抖音看到麦小登产后42天就回公司,还想着“这姐姐也太拼了,不愧是当老板的”,结果往下翻评论区直接懵圈:一边全是“霸道女总裁”的夸夸,24小时视频就200万播放,微博话题都破5000万了;另一边却有人扒她数据,抖音1978万粉,快手才800万,小红书更只有
刷到麦小登出月子回归的视频,我直接看懵了——夸她的和扒她的居然吵翻了!
本来刷抖音看到麦小登产后42天就回公司,还想着“这姐姐也太拼了,不愧是当老板的”,结果往下翻评论区直接懵圈:一边全是“霸道女总裁”的夸夸,24小时视频就200万播放,微博话题都破5000万了;另一边却有人扒她数据,抖音1978万粉,快手才800万,小红书更只有500万,这差了678万,我晕,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说实话,之前看她上央视拿“最美瓜二代”,帮着卖滑县西瓜单场500万,我还觉得“这人靠谱,助农是真的”,结果后来发现她最近直播,80%都是美妆日用品,农产品才20%,有些还比市场价贵10%-20%。之前听人说“事出反常必有因”,现在看某财经博主算她账号值5000万,相当于滑县GDP的0.13%,我都忍不住想:这到底是真值钱,还是泡沫啊?对了,我之前帮朋友做过一次小直播,本来想冲10万场观,结果真实看的就2000人,后来才知道刷数据这事儿真不少见,当时还郁闷了好几天,觉得太不真实了,现在看麦小登这数据,突然就懂为啥有人质疑了。
从餐厅服务员到女老板够励志?网友骂她“不孝”,这锅背得冤吗
老实讲,麦小登的经历我之前还挺佩服的:10岁没妈,18岁辍学去郑州端盘子、卖衣服,干了3年才回滑县拍视频。刚开始视频播放量都低于1万次,我都觉得“这得坚持多久啊”,结果2020年一条“帮爸卖西瓜”就破100万播放,当月涨粉100万,2022年就破千万粉了,这速度也太给力了!不过她1500条视频里800条有她爸,占了一半还多,当时没多想,现在回头看,倒有点唏嘘。
本来以为她怀孕后少回几趟家很正常,结果网友直接骂“你爸独自在农村,不回就是不孝”,这类评论还获了2万赞,我都崩溃了——人家怀孕身子沉,少跑几趟怎么了?更离谱的是,她后来把爸爸直播出镜从每周1次改成3次,旁边还挂购买链接,有人就问“这是亲情还是营销”。看到有人说“农村女儿就该担养老全责”,我更无语了:凭啥不问她有没有兄弟,默认女儿全包啊?之前听人说“孝不是绑架,是真心”,现在看这些评论,真觉得有些网友把“孝”搞变味了。
公司搬去郑州就“忘本”?两边网友吵翻,数据摆出来更懵
坦白说,我之前觉得公司搬去大城市很正常,毕竟郑州供应链比滑县全,对接全国商家方便,结果麦小登一宣布搬去郑州CBD,滑县网友直接炸了:“搬公司就是觉得家乡不好?”“忘本不带动家乡就业”,这类留言居然有3万赞;郑州网友又特欢迎,还@本地媒体说“带经济”,这两边吵得我都不知道站哪边了。
本来以为她在滑县那三年挺给力,推广农产品卖了1亿,缴税50万,搬去郑州应该更厉害,结果首场直播推郑州商品才缴10万,比之前少了好多,这操作我是真没看懂。有网友说她“靠滑县涨粉,现在把流量带跑”,也有人说“人家要发展,不能绑在一个地方”,两边都有数据撑着,我都看懵了。不是吧?就搬个公司而已,怎么就上升到“背叛家乡”了?之前听人说“选择没有绝对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现在看这争论,觉得有些网友太较真了。
300万别墅接爸住?老公突然消失,网友猜的比电视剧还精彩
麦世传媒一搬去郑州,就有网友替她规划上了:“在郑州东区买别墅接你爸住”,还说那别墅均价300万一套,200平,这评论24小时就5万赞,我都想说“网友比她还急”。结果麦小登直播被问,就只说“谢谢建议会考虑”,没敢拍板,后来才知道她爸早说了“住农村一辈子,习惯种地聊天,高楼待着不适应”,这不就白操心了嘛。
更离谱的是,之前世豪不是“护妻狂魔”嘛,孕期天天出镜,结果“接爸住”这话题一出来,他突然不露面了,出镜从每周5次减到1次,网友直接猜“世豪不同意,夫妻俩有矛盾”,还截图发抖音,播放量居然100万次。我觉得也太无聊了,人家家里的事,外人瞎猜啥?有些评论说“该协商养老”,有些说“别过度扒隐私”,吵来吵去的,比我追的家庭剧还热闹。之前听人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别瞎掺和”,现在看这些猜测,真觉得网友太闲了。
其实追完麦小登这些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别太跟着网上的节奏走。看到数据差得多,别急着骂“造假”,说不定有平台差异;看到网友催她买别墅尽孝,也别跟着逼,她爸自己不想去,强求反而不好;人家公司搬去哪、夫妻出镜多不多,都是人家的事,咱瞎猜也没用。
总之,麦总是成功的,现在还帮助自己的学校也算是回馈社会了!
来源:宇宙第一探索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