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至今记得2019年70周年阅兵的场景。那天清晨,一群穿旧军装的老人,互相搀扶着往广场走。其中一个爷爷叫李建国,当年是志愿军战士,他攥着胸前的军功章说:“1949年开国大典,我才16岁,跟着部队在天安门广场站岗,那时候我们的武器是‘汉阳造’,飞机只有17架,还
昨天下午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个西方记者举着话筒站起来,声音里带着点挑衅:“中方国庆75周年阅兵没邀请美国、欧盟主要领导人,是不是故意冷落西方?”
发言人的回答挺实在,像跟邻居唠家常:“阅兵是中国内部事务,邀请谁,看的是平时处得怎么样,讲的是你对我好我对你好的对等原则。”
这句话,把西方媒体的“敏感神经”戳破了——他们总觉得中国的每一步都得围着西方转,却忘了:中国的日子,是过给自个儿的;中国的阅兵,是办给中国人的。
我至今记得2019年70周年阅兵的场景。那天清晨,一群穿旧军装的老人,互相搀扶着往广场走。其中一个爷爷叫李建国,当年是志愿军战士,他攥着胸前的军功章说:“1949年开国大典,我才16岁,跟着部队在天安门广场站岗,那时候我们的武器是‘汉阳造’,飞机只有17架,还得飞两遍凑数;2019年,我坐在‘致敬方阵’的敞篷车上,看见歼-20排成队飞过去,听见广场上‘毛主席万岁’的喊声,我眼泪哗哗的——这是我们用命换回来的啊!”
旁边的张奶奶接过话:“我老伴儿是解放北平的战士,他临终前说,要是能看见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就好了。今天我带着他的照片来,让他看看,咱们的国家,真的强了。”
你看,阅兵的意义,从来不是“给西方看”的。它是给那些流过血的老战士看的,是给那些吃过苦的父辈看的,是给我们这些年轻人看的——让我们记住,我们的江山是怎么来的,我们的日子是怎么好起来的。
西方媒体炒“没邀西方”,倒像受了委屈。可他们咋不想想,这些年他们对中国做了啥?
去年德国有个汽车企业的高管说:“我们想跟中国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但美国商务部给我们发函,说‘要是跟中国合作,就制裁你们’。” 今年春天,欧盟总部的官员私底下抱怨:“‘一带一路’倡议挺好的,但美国 pressure 我们,不让我们加入,怕中国抢了他们的市场。”
你看,西方的“不合作”,不是中国的问题,是他们自己被美国绑了手脚。中国想跟西方做朋友,可西方总抱着“防着你”的心态:美国搞“印太战略”围堵中国,欧盟搞“去风险”限制中国5G,西方媒体天天炒“中国威胁论”——这样的关系,中国为啥要邀他们来?
西方媒体怕的,其实是中国的“自信”。可中国的自信,不是靠“讨好西方”来的,是靠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拼出来的。
我老家在农村,小时候村里没有公路,下雨的时候泥能陷到脚踝;现在村村通了水泥路,家家有了小汽车,村口的超市里能买到进口水果。我爸说:“我这辈子没出过国,可我知道,我们的日子比以前好了十倍。这不是西方给的,是我们自己种庄稼、打工赚来的。”
我有个朋友在深圳做程序员,他说:“我们公司做的5G技术,比西方的好,所以能出口到130多个国家。这不是西方教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熬夜写代码搞出来的。”
你看,中国的自信,不是来自“西方的认可”,而是来自“自己的本事”。我们不需要西方的“掌声”,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
还有几天,九三阅兵就要举行了。会有俄罗斯、朝鲜、巴基斯坦等友好国家的领导人来,会有老战士的眼泪,会有年轻人的欢呼。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幸福时刻”。
西方要是想被邀,其实很简单——先放下“冷战思维”,先停止“压制中国”的小动作。比如美国停止“印太战略”的围堵,欧盟加入“一带一路”的合作,中国当然欢迎。可如果西方继续抱着“质疑”和“指责”,那没邀他们,就是“理所当然”的。
说到底,中国的阅兵式,是给中国人自己看的。我们不需要西方的“认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是靠自己的努力站起来的;我们的未来,是靠自己的双手拼出来的。
这,就是中国的“人味儿”,也是中国的“清醒与自信”。
西方不懂,没关系。因为,我们的日子,是过给自个儿的。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