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48 岁的李建国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经理,外号“拼命三郎”的他每天眼里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而美食成了他释放压力的唯一出口。每天下班后,他总会穿梭于街头巷尾,在小吃摊前大快朵颐,一把把炸串、一份份烤冷面,都是他的最爱。这些食物油脂超标、调料繁多,辛辣的味道
2020年,48 岁的李建国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经理,外号“拼命三郎”的他每天眼里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而美食成了他释放压力的唯一出口。每天下班后,他总会穿梭于街头巷尾,在小吃摊前大快朵颐,一把把炸串、一份份烤冷面,都是他的最爱。这些食物油脂超标、调料繁多,辛辣的味道在舌尖散开,他觉得所有的疲惫都能一扫而空。边吃边喝上几杯白酒,有时候不知不觉就喝了半瓶。他从未想过,这些习惯正如同慢性毒药,慢慢侵蚀着他的身体。
2020年6月3日,李建国像往常一样在公司忙碌了一整天。下班后,饥肠辘辘的他径直走向常去的小吃摊,买了好几串炸物。吃的时候,他就感觉嘴里有些发苦,不过美食当前,他也没太在意。回到家后,他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顺手拿起一瓶白酒喝了起来。没过多久,他就觉得上腹部有些胀满,像是有股气堵在那里,不太舒服。他揉了揉肚子,想着可能是吃多了,消化一会儿就好。
晚上李建国早早就躺下了,可是疼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发严重了。那种疼痛就像有一把小刀在肚子里不停地搅着,一阵接着一阵。他开始频繁地打嗝,肚子里还咕噜咕噜地响个不停,仿佛有一股气在里面四处乱窜,怎么也排不出去。他想着:“这肚子怎么突然这么疼啊,以前也没这么疼过,难道是今天的烧烤有问题?”李建国吃了个消化药,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6月4日,李建国的症状丝毫没有改善,整个人虚弱得不行。起床后李建国准备吃点早餐,可是早餐不仅对他毫无吸引力,反而感觉恶心想吐,跑到卫生间一阵干呕,却什么也吐不出来。勉强吃了两口肚子的疼痛逐渐加重,还伴随着打嗝,一股食物的酸腐味从嘴里冒出来,别提多难受了。这症状使李建国感到害怕,急忙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在医院里,医生详细询问李建国的症状、饮食习惯和过往病史,询问完毕,医生为他开了血液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腹部 CT 检查等一系列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显示血清淀粉酶高达 300U/L,血清脂肪酶达到了 200U/L,胰腺体积有所增大,回声也不均匀,胰腺周围的组织界限变得模糊不清。CT 检查结果显示,胰腺肿大明显,周围出现了渗出液。结合这些检查结果,医生确诊李建国患上了胰腺炎。
医生严肃地告诉李建国,他的胰腺炎与长期油腻、辛辣饮食以及大量饮酒的不良习惯密切相关。医生建议他必须彻底改变这些习惯,戒酒,少吃油腻、辛辣、高蛋白的食物,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同时,要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李建国听后,心里懊悔不已,他深知自己是因为管不住嘴才惹上了这麻烦,下定决心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好好调养身体。
从那以后,李建国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他戒掉了酒,每天的饮食变得非常清淡,早餐是蔬菜粥和水煮蛋,午餐和晚餐则以清蒸鱼、清炒时蔬、白米饭为主。以前那些爱吃的炸串、火锅、麻辣香锅都被他抛在了脑后。每天下班后,他还会去公园慢跑半小时,周末也不再和朋友出去胡吃海喝,而是选择去郊外骑行。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胰腺炎的症状慢慢消失了,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他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及时做出了改变。
就这样过了一年,李建国一直保持着清淡饮食和健康的生活习惯。然而,最近他却感觉身体又有些不对劲了。2021年8月12日,李建国公司团建,山珍海味都摆上了桌,突然感觉喉头泛起一阵酸水,觉得看见啥都不香。他试探性地夹起一块最爱的糖醋排骨,可刚凑近鼻尖就闻到股诡异的腥气,胃袋猛地抽搐着往上顶,吃几口就觉得饱了。他想着可能是最近天气太热,影响了食欲,也没太在意。
但没过多久,2021年8月23日,照镜子的时候李建国发现自己的脸小了一圈,整个人变得越来越消瘦,原本圆润的下颌线竟凹陷出两道阴影,面色也变得蜡黄。更可怕的是换衣服时,皮带孔往后缩了两格依旧松松垮垮,西装裤腰堆叠在髋骨上的褶皱,活像套了件别人的衣服,于是李建国称了一下自己的体重,他发现自己的体重在不知不觉中下降了好几斤,“难道是压力太大了?”李建国心里想道,就没在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建国的症状越来越严重。2021年8月27日,正在上班的他突然腹痛加剧,这种钝痛激得直不起腰,那疼痛像有人攥着肝叶反复拧绞,冲进洗手间想用冷水拍脸,抬眼却见镜中自己的眼白和皮肤都变得越来越黄,就像被染了色一样,就连指甲盖都泛着诡异的黄色。这些变化让他感到十分害怕,他不敢再耽搁,赶忙再次来到医院。
在医院里,医生根据他的症状为他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腹部超声和核磁共振,血液检查显示,他的癌胚抗原水平升高至 15ng/mL,糖类抗原 19 - 9高达 80U/mL,总胆红素达到 150μmol/L。腹部超声和 MRI 检查发现,他的胰腺体部出现了一个占位性病变,大小约 2.5 厘米。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医生遗憾地告诉李建国,他患上了胰腺癌。
李建国被确诊胰腺癌后,整个人仿佛坠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他呆坐在医院的走廊里,眼神空洞,脑海中不断回荡着医生的诊断,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的双手不自觉地颤抖着,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我都已经这么注意了,怎么还会得胰腺癌?这到底是为什么?”
李建国满心困惑,满心不甘,他的情绪在震惊与绝望之间来回拉扯,满脸震惊地问医生:“我按时吃药,坚持清淡饮食,烟酒也再也没有碰过,还坚持早睡早起,甚至还每天锻炼,胰腺炎都已经好转了,胰腺癌怎么还会找上门?” 他不停地回忆这一年来的生活,每一个细节都在脑海中反复放映,可就是找不出问题所在 。
这句话让医生也疑惑不已,医生看着李建国失魂落魄的样子,如果正如李建国所说,他是不可能患上胰腺癌的,更何况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于是又医生耐心地引导李建国:“别太着急,仔细想想这一年除了饮食清淡,你的生活里还有没有其他变化?任何小细节都别放过。” 这一问,果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医生摇了摇头,惋惜道:“你真是太无知了,我竟然还觉得你做很好。你明明一直在做损伤自己胰腺的事情却还在沾沾自喜,简直就是愚昧。很多和你一样的胰腺炎的患者,在生活中都会忽略了这3个关键点,不仅达不到缓解胰腺炎的效果,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危重症疾病,出现生命危险,如果能注意这3点,才是一件安全放心的事情...”
其一:食材问题
原来,虽然李建国一直坚持清淡饮食,但他在选择食材时忽略了一些关键问题。他为了节省开支,经常购买一些打折的、存放时间较长的蔬菜。这些蔬菜在储存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期摄入会增加患癌风险。此外,他平时喜欢吃的一些腌制豆制品,虽然盐分含量相对较低,但在腌制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而且,李建国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家工厂,虽然工厂声称排放达标,但可能存在一些微量的化学污染物,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可能对他的健康产生影响。
其二:心理原因
除了饮食和环境因素外,李建国的心理状态也不容忽视。在患胰腺炎后的这一年里,他虽然表面上积极面对,但内心始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担心病情复发。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细胞更容易发生病变。这种心理状态在潜移默化中削弱了他的身体防御机制,使得癌细胞有了可乘之机。
其三:病症之间存在影响
医生还提到,胰腺炎与胰腺癌之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关联。即使胰腺炎经过治疗症状得到缓解,但胰腺组织可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其功能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正常。这种受损的胰腺组织对致癌因素更为敏感,即使在看似健康的生活方式下,也不能完全排除患癌的风险。所以,对于胰腺炎患者来说,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癌症筛查至关重要,以便能够早期发现潜在的病变,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李建国听了医生的解释后,恍然大悟,但心中也充满了懊悔和无奈。他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是一个需要全方位关注的事情,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任何一个被忽视的小细节,都可能成为健康的 “杀手”。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在与疾病抗争的道路上,容不得一丝马虎,每一个生活习惯、每一种生活环境因素,都可能对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1]崔利红,李双妮.胰腺炎的常见误区[J].健康必读,2025,(12):9+8.
[2]赵文欣,潘月虹,章晓贤,等.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刊,2025,20(07):13-16+26.
[3]王伟,张树仁.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5,16(05):129-132.
(《回顾:上海男子患胰腺炎,坚持清淡饮食1年后转癌,原因到底为何?》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严医生科普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