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喜欢美甲师这个工作,正努力争取早日出师。”4月29日,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西湖区检察院”)检察官蒋泓和助理罗苑青回访了未成年被帮教对象田田(化名)。她和母亲亲昵地靠在一起,手腕上的刺青已经洗去大半,目前在某大型连锁美甲店当学徒。提到新工作,田
“我喜欢美甲师这个工作,正努力争取早日出师。”4月29日,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西湖区检察院”)检察官蒋泓和助理罗苑青回访了未成年被帮教对象田田(化名)。她和母亲亲昵地靠在一起,手腕上的刺青已经洗去大半,目前在某大型连锁美甲店当学徒。提到新工作,田田眼睛发亮,调皮地说:“等我学成了先给你们做一副。”眼前活泼自信的田田和一年前沉默胆怯的模样相比,就像换了一个人。
2023年11月,田田与同伴以拉车门的方式盗窃他人财物,2024年1月因涉嫌盗窃罪被移送检察机关起诉。
西湖区检察院受理该案后,委托专业机构对田田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到田田父亲长期异地务工,母亲工作之余独自照顾三个孩子,把关注重心倾注在患有慢性病的弟弟身上,对作为长女的田田关爱管教不足。田田从学校退学后结交不良朋友,走上了犯罪道路。
检察官认为,田田犯罪根本原因是个人意志力薄弱,缺乏自信,有强烈的情感需求,但家庭对她忽视和否定较多,她在与同伴相处中获得认可支持。虽然知道同伴存有不良行为,但情感上难以脱离。
考虑到案发后她主动投案,如实供述并积极退赃,获得被害人谅解,2024年1月12日,西湖区检察院对田田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8个月。
南昌市西湖区检察院组建了“检察官+司法社工+学校教师”帮教小组,为田田量身定制了帮教方案,继续委托同一司法社工开展帮教。
“田田认为自己是个不听话的人、不诚实的人、木讷的人,自我认同感低。”司法社工针对田田在人际交往、自我认识、亲子关系等方面不足,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人际交往”“突破自我设限”等主题帮教活动,引导田田重新找回自信,树立正确交友准则,同时鼓励田田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心路历程。
“他们心里只有弟弟,妈妈经常骂我。”提起父母,田田始终心存委屈。为弥补感情裂痕,检察官采取了“家、校、社联动”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引导父母改变教育方式,多和田田见面谈心,关心她的学习交友情况。
“我珍惜现在的生活,今后会更加努力作出改变,相信自己。”在考验期第三个月,田田在日记本上认真写道。2024年9月,检察机关依法对她作出不起诉决定。
在帮教过程中,田田发现自己喜欢琢磨妆容和绘画。帮教结束后她在家附近找到了美甲学徒的工作,和父母的关系也得到很大改善。“以前对孩子太严厉了,关心不够,现在田田和我会说很多心里话。”母亲表示,目前田田正在矫正牙齿,工作也很认真,孩子的成长让她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近年来,江西省检察机关对涉嫌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精准帮教,聚焦身心发育程度、成长环境、犯罪原因、矫治条件、回归需求等开展社会调查,将观护帮教、行为矫正与观护对象个人兴趣相结合,变“指定”帮教为“双向选择”。
同时,联合有关单位、社会组织构建“检察+”帮教体系,动态调整矫治措施,促进“再社会化”。加大观护基地建设力度,争取有关部门和爱心企业、行业协会、职业培训机构、社会组织与福利机构的支持。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已建成80个观护基地,为324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法治教育、公益劳动、文化学习、技能培训等观护帮教服务,无一重新犯罪。
来源:江西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