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在不少手工DIY店里,一种名为“拼豆”的手工项目让不少年轻人乐在其中。一块底板、一把熨斗,就能将拼豆“魔法变身”为立体艺术品。从小小的“拼豆”冰箱贴、钥匙扣到巨幅拼豆画,这一原本被认为是小孩玩的玩具成了年轻人的解压新方式,让“像素风”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转自: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近期,在不少手工DIY店里,一种名为“拼豆”的手工项目让不少年轻人乐在其中。一块底板、一把熨斗,就能将拼豆“魔法变身”为立体艺术品。从小小的“拼豆”冰箱贴、钥匙扣到巨幅拼豆画,这一原本被认为是小孩玩的玩具成了年轻人的解压新方式,让“像素风”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对拼豆“一见钟情”
入坑半年花费近千元
拼豆,又名熔融豆,是一种通过排列组合彩色豆粒,经加热固定成型的创意手作。拼豆最早的雏形源于欧洲,最初是作为儿童教育玩具设计的,用于锻炼手部精细动作、颜色识别和培养创造力。它可以制作出钥匙扣、挂件、立体摆件等各种作品,因入门简单、创意无限而受到欢迎。
“最开始是和朋友在一家线下的拼豆店体验了一次,没想到一下子就爱上了。”雪球(化名)是一位“入坑”拼豆半年多的消费者,“拼豆的过程中让我感觉内心很宁静,拼完之后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和解压感。”
“这一墙的拼豆都是我最近做的,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一个图案得需要两小时,现在有了趁手的工具和积累的经验基本上40~60分钟就能完成一个了。”雪球向记者介绍着她的拼豆作品墙。只见墙上看起来只有巴掌大小的蛋糕图案,都由上千颗微型塑料豆子组成。
“我还特意给家里收拾出来一个地方专门拼拼豆,我妈打趣我的那个地方叫工作台。”雪球介绍着她工作台上的陈列:一套221色豆、四块拼豆板、专业的拼豆笔、豆铲子、镊子、烫纸烫布、烫豆子的熨斗、收纳盒……雪球计算了“入坑”拼豆几个月以来的花费,大概近千元。
记者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搜索发现,拼豆材料包销量惊人,有的店铺月销量超过10万件。其中有几十元的基础套装,也有上千元的豪华套装。
雪球告诉记者,别看一颗豆子很小,但市面上销售的拼豆质量却天差地别。“我把市面上的拼豆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极其追求品质的消费者会购买,如品牌MARD,色彩和质量都是第一梯队;第二大类是质量比较好,性价比比较高的品牌,如咪小窝、dodo、黄豆豆、小舞家等;第三大类是俗称的‘义乌豆’,价格便宜但质量不稳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十字绣”
不仅是手工 更是情绪消费
拼豆除了个人玩家“上头”,在线下的手工店中同样也很火热。记者通过搜索发现,多数商家的“拼豆线下体验”团购链接近半年来已被购买超过千次,热门店铺的团购购买次数半年已过万次,平均每小时单人价格只需几十元。
良物手作的负责人李昊琳告诉记者,“拼豆这项体验在我的店里上了一年多,一直属于偏冷门的小众项目。去年底随着某部电视剧的热播,剧外男女主演曾到一家拼豆店录制节目,让拼豆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开始先在粉丝中爆发拼豆热潮,而后陆续在小红书等平台出现众多话题分享,相关内容越来越丰富。”
记者发现,李昊琳店内制作的拼豆成品丰富多样,从简单的卡通图案到复杂的歌手专辑封面,五颜六色的小豆子在消费者的创意下变幻出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
“来店内消费的Z世代二次元爱好者居多,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拼。”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拼豆“大军”,李昊琳还对店内的陈设及时做出了调整——扩增了拼豆的桌位、丰富了拼豆的色号、添置了专业的熨烫设备。一位带孩子的家长在结束拼豆体验后对李昊琳感叹,“这完全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十字绣。”
在李昊琳看来,拼豆不仅是一种手工体验,还是一种操作简单、低成本的情绪消费。“当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拼豆作品获得点赞时,那种满足感、成就感以及情绪价值都得到提升。”
成年人玩儿童玩具
是小众手工回潮还是“补偿”童年?
一颗颗小豆子为什么会让年轻人如此沉迷?在萨摩耶云科技集团产业研究员郑扬洋看来,拼豆正在完成的是一次小额高频消费的完美闭环,单品客单价低,但是能带来半小时以上的沉浸式体验,换算下来的时间成本或者愉悦值远低于剧本杀、密室逃脱等。
郑扬洋还从像素复古同好的角度对记者分析说:“像素风也是一种赛博复古,拼豆天然的视觉效果,与《星露谷》《我的世界》的视觉语言同频,二次创作的门槛极低;而官方联名尚未全面铺开,民间已自发进行二次创作,各种火热IP层出不穷,经典IP如马里奥拼豆、宝可梦拼豆、新兴潮流IP如三丽鸥系列拼豆、chiikawa拼豆。况且,一般成功拼出喜欢的角色,也算是一种宣传与喜爱的表达。”
拼豆并非全新事物,原本属于儿童益智玩具的拼豆如今获得了众多玩家的喜爱,不仅是明星效应,更是小众品类被新渠道重新定价。眺远营销咨询董事长高承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拼豆困在教具渠道,天花板是家长钱包;现在通过直播间、小红书图文和线下集合店,它变成了‘轻量潮玩’。品类没变,交易场景和内容形态升级,使其从小众亲子转向泛二次元周边,本质上是渠道红利的一次价值再发现,而非简单的小众手工潮流的回潮。”
“成年消费者对在拼豆这一儿童玩具上的消费也标志着悦己消费进入颗粒度更细的阶段。”高承远认为,“过去是买乐高、高达证明自己的大童身份,现在连单价几毛钱的拼豆也纳入囊中,说明‘治愈价值’开始按分钟计费。”他提醒商家,当玩具年龄标签被撕掉时,产品叙事必须从“益智”转向“情绪供给”,并在包装、陈列、社媒内容上同步成人化,才能接住这波“童年报复性消费”。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