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心里其实都有个疑问:韩国跟中国隔海相望,早年还靠着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怎么这些年反中情绪越来越重?
最近刷到不少韩国街头的视频,要么是举着标语的反华游行,要么是网民在社交平台上对着中国网友“放狠话”。
可有意思的是,咱们这边大多是看个热闹,甚至有人调侃“举着美国国旗反华,到底是谁给谁壮胆?”。
大家心里其实都有个疑问:韩国跟中国隔海相望,早年还靠着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怎么这些年反中情绪越来越重?
有人说是中国经济超过去了,抢了他们的饭碗,可真就这么简单吗?
其实往深了挖才发现,经济被超只是个导火索,真正让韩国人心里拧巴的,是一种埋了上千年的“宿命恐惧”。
要理解韩国人的这份拧巴,得先翻翻老黄历。
从汉朝那会儿开始,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百济、新罗就受中原影响,后来唐朝帮着新罗统一了半岛,之后的宋元明清,朝鲜王朝更是年年要给中国皇帝进贡,国王想登基,还得等着中国这边点头才算数。
这种“以小事大”的生存方式,虽然让半岛在大国夹缝里活了下来,却也留下了“没底气”的后遗症。
就像家里一直有个比自己强太多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日子久了,心里既有依赖,又藏着不甘。
到了1895年,甲午战争后韩国脱离清朝,本以为能挺直腰杆,可没几年又被日本吞并。
等韩国再独立的时候,回头想这段历史,反而觉得对中国的“附属”比日本殖民更丢人,毕竟日本殖民才几十年,跟中国的“跟跑”可是上千年。
这种想法慢慢就变了味,韩国的教育和媒体开始强调“脱离中国才是民族觉醒”,甚至把“事大主义”这个原本日本人用来贬低他们的词,拿来批判自己过去的“软弱”.
到最后,“反中”居然跟“爱国”绑在了一起,好像不否定中国,就对不起自己的历史似的。
这种埋在骨子里的记忆,到了现代,遇上中国经济的崛起,彻底被激活了。
有韩国学者做过调研,问民众为什么对中国没好感,超过七成的人说“怕中国强了,韩国又要回到过去的日子”,比担心“饭碗被抢”的人还多。
说白了,中国的发展在他们眼里,不是邻居变富了,而是“那个曾经管着自己的大国,又要回来了”,这种恐惧,比经济上的竞争更让他们坐立难安。
要是光有历史上的心病,没有现实的刺激,韩国人的反中情绪可能还不会这么明显。
毕竟早年中国和韩国的经济合作,其实是双赢的,韩国靠半导体、汽车这些产业,把零部件卖到中国,中国工厂组装后出口全球,韩国赚走大头,中国也得了就业和市场。
从2000年到2022年,韩国对华贸易顺差累计超过一万亿美元,那时候韩国人提起中国,更多是“经济后院”的优越感,觉得自己靠“脑力”赚中国人的“体力钱”。
可转折点来得太快了。2023年,韩国对华贸易第一次从顺差变成逆差,亏了180亿美元,到现在越来越大。
更让韩国人坐不住的是,以前他们领先的产业,一个个被中国超过去了。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0万辆,韩国才280万辆;造船订单中国拿了全球42%,韩国只有17%;就连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半导体,对华出口也降了34.7%。
韩国企业开始裁员,年轻人找工作越来越难,15到29岁青年失业率都飙到21.1%了,创了近十年的新高。
这些经济上的糟心事,正好撞上了韩国本身的社会问题。
财阀垄断让普通人没什么上升空间,生在有钱人家就是“金汤匙”,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是“土汤匙”,一辈子只能靠学习搏出路。
生育率跌到0.78%,全球倒数第一,房子没人买,养老金也快不够用了,大家都喊韩国是“地狱朝鲜”。
这种时候,韩国人很容易把所有压力都往中国身上推——反正“中国抢了我们的产业”“中国让我们没饭吃”。
这种想法一冒出来,原本对“宿命”的怕,就变成了对中国的怨,反中情绪自然越来越浓。
韩国人的反中情绪,不光是自己心里拧巴,还有人在旁边“添油加醋”,这个推手就是美国。这些年美国一直想拉拢盟友对付中国,韩国就是重要的一环。
为了让韩国跟中国对着干,美国一边用好处诱惑,一边也下狠手,比如出台《芯片法案》,逼着三星、海力士不能把芯片卖给中国,还得把生产线搬到美国去,这一下就让韩国企业损失了上百亿。
更明显的是,美国还掏钱支持韩国的反华团体,有韩媒曝光,美国的NED机构每年给韩国亲美团体1741万美元,这些钱用来培训极端学生、印反华海报,甚至给参加反华游行的人管饭。
2025年首尔明洞的反华游行里,不少人穿着印美国国旗的T恤,举着星条旗喊口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美国国庆,其实都是拿了钱的“表演”。
韩国政府看着这些事,嘴上不说,心里却默认,毕竟他们的安全还得靠美军,只能跟着美国的节奏走。
为了让韩国更听话,美国还撮合日韩和解。要知道,韩国人一直恨日本的殖民历史,“慰安妇”问题吵了几十年都没解决,可2023年时任韩国总统的尹锡悦访日,居然主动松口,说要“向前看”。
明眼人都知道,这不是真的想跟日本和好,而是美国让他们联手对付中国。
韩国心里也清楚,跟日本和解能抱团反中,就算咽不下殖民的气,也得先顾着“怕回归宿命”的心病,在他们看来,跟中国比起来,日本的仇好像也没那么深了。
更讽刺的是,韩国媒体还帮着美国“造舆论”。
大部分韩国媒体都跟着西方媒体的调子走,报道中国不是说“雾霾飘到韩国”,就是编“中国非法捕鱼”的新闻。
电影电视剧里拍中国,也专挑脏乱差的地方,比如《黄海》里把延边拍得一团糟。
韩国人天天看这些,慢慢就活在信息茧房里,以为中国还是几十年前的样子,等真发现中国超过去了,不是反思自己,而是觉得“中国肯定是耍了手段”。
虽然韩国反中喊得凶,但有个绕不开的事实:他们的经济根本离不开中国。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突破3600亿美元,占韩国对外贸易的22.3%,半导体、汽车这些支柱产业,40%以上的市场都在中国,存储芯片更是65%要卖到中国。
要是真跟中国闹僵了,韩国的企业首先扛不住,年轻人的工作就更没着落了。
可韩国又不敢跟美国翻脸,毕竟安全得靠美军保护。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日子,让韩国特别分裂。
2022年皮尤调查显示,81%的韩国人对华有负面看法,全球最高,可转头又得靠中国市场赚钱。
更双标的是,韩国人天天骂“事大主义”,说以前跟中国好是“没骨气”,可现在对美国,比以前对中国还听话。
驻韩美军有治外法权,士兵调戏妇女、打老人的事时有发生,韩国人却很少敢吱声。
早年卢武铉政府的时候,美军想把战时指挥权还给韩国,可后来的政府怕自己扛不住,又把这个事搁置了,典型的“美国依赖症”。
最有意思的是近期发生的反华游行,韩国人闹得挺凶,结果中国一提出严正交涉,韩国总统李在明马上就叫停了,还把造谣的媒体人和游行领头的抓了起来,公开说“这事损害韩国利益”。
这一下就露了底:韩国的反中,其实就是装装样子的情绪宣泄,真要影响到自己的饭碗,比谁都怂。
而咱们中国网友的反应也很真实,看着他们举着美国国旗反华,都调侃“骂街还得找个爹壮胆,也太可怜了”。
不是咱们看不起韩国,而是大家都清楚,现在的中韩实力早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反中根本伤不到我们。
说到底,韩国人的反中,本质上是“千年跟跑史”遇上“中国崛起”后的应激反应。
经济被超越只是个由头,真正让他们慌的,是怕回到过去那种“看别人脸色”的日子。
可时代早就变了,现在的中国不是清朝,不会再搞什么朝贡体系,反而一直想跟韩国好好合作,毕竟中韩都是东亚国家,产业链绑在一起,你好我好大家好。
要是韩国一直抱着“宿命恐惧”不放,跟着美国干,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美军不会真的帮韩国发展经济,《芯片法案》已经让韩国企业亏了不少,再这么下去,半导体、汽车这些产业的优势会越来越小;国内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生育率越来越低,社会问题只会更严重。
与其把精力放在反中上,不如好好跟中国谈谈,怎么在新能源、科技这些领域互补,怎么解决历史认知上的分歧。
来源:行走在云端的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