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岛大学学生王雅萱说:“ 我觉得是有用的,就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的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进行消毒,如果我们这么做的话,其实可以很好的降低空气中病毒的浓度,是可以很好的保护我们的。”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日前,青岛市、崂山区疾控中心在青岛大学联合举办结核病防治知识同伴教育活动。10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们表演了结核病防治情景剧,还与市疾控专家共同参与有奖问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结核病防治知识。
青岛大学学生王雅萱说:“ 我觉得是有用的,就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的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进行消毒,如果我们这么做的话,其实可以很好的降低空气中病毒的浓度,是可以很好的保护我们的。”
高校学生数量众多且学业压力大,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场所。校内一旦发生结核疫情,容易造成聚集性传播。据介绍,活动前期,区疾控中心联合校医院在学生志愿者中选拔出了优秀“学生讲师”。这些“学生讲师”结合自己专业,深入班级、宿舍、社团,开展“面对面”科普宣讲,用同龄人易懂的语言和案例,解答学生对结核病的疑惑,破除“结核羞耻”误区。
青岛大学“卫爱守护”宣讲团负责人谷鑫雅说:“把不同领域不同能力的同学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这个“卫爱守护”团队,为更多的人群进行一个科普宣传,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在这疾病到来之前先预防。”
崂山疾控健康教育科负责人高钰淘说:“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同伴教育宣传,消除学生们对结核病的恐惧和对患者的歧视,让结核病可防可治的理念入脑入心。”
来源:崂山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