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7年8月至1938年10月,日寇对广州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狂轰滥炸。中山大学校园内硝烟弥漫,情急之下多番筹划迁校未果。1938年10月21日,离日军进城前仅仅数小时,中山大学最后一批教职员方撤离广州。自此踏上长达七年、辗转多省、四易校址的烽火播迁征途。
近段时间来
一批极具价值的历史见证物入藏中山大学
有校友在抗日战争期间
记录所见所闻所感的日记
还有从德国回到广州
首次公开的365张照片
上面记录了
1938年日军轰炸广州的惨状实况
校友林氏三姐弟日记,点击图片查看相关报道
历史相册《废墟中的广州》,点击图片查看相关报道
这些历经沧桑的物品
究竟承载着怎样的历史记忆?
回溯抗战岁月
废墟之下的羊城
是何种模样?
当战火蔓延
中大人又如何在迁徙中坚守文脉?
在“废墟中的广州 抗战中的中大”
专题展览中
听策展人和捐赠者的讲述
凝视那些承载历史的物件
或许你会找到当年的印记
8月26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废墟中的广州 抗战中的中大”专题展览
在中山大学校史馆正式开幕
展览通过二十余件日记、相册、信封、
书籍、档案与战争实物
四百余张历史照片还原历史场景
展示侵略者践踏山河的罪证
追溯中山大学的抗战历史
和中大人的英雄事迹
其中多件展品系首次公开向公众展出!
展览现场
三大展览单元:
再现当年烽火岁月
八十七年前
日寇的铁翼撕裂南粤天空
繁华的广州城沦为废墟
作为“抗日大本营”的中山大学
校舍被炸毁、占用甚至改造为细菌战实验室
学校辗转千里、四易其址
在战火中守护中华文脉、传承学术火种
1937年8月至1938年10月,日寇对广州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狂轰滥炸。中山大学校园内硝烟弥漫,情急之下多番筹划迁校未果。1938年10月21日,离日军进城前仅仅数小时,中山大学最后一批教职员方撤离广州。自此踏上长达七年、辗转多省、四易校址的烽火播迁征途。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山大学师生通过戏剧、歌曲、美术、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广大师生爱国怀乡、同仇敌忾、革命抗日的情感,鼓舞前线官兵抗战到底。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山大学被迫搬迁异地办学。与此同时,大批中大师生和校友毅然投笔从戎,浴血奋战在捍卫民族独立斗争的最前线。
三大单元共同谱写了
一所大学在国难之际不屈的抗争图卷
专家导览
策展团队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
徐俊忠教授介绍:
“中山大学的抗战历史是一段对于中大人刻骨铭心的血色记忆,当年国立中山大学的播迁,几乎是所有国立大学中最曲折、蒙受最大损失的。但战火中曲折播迁的淬炼,令许多师生深化了国情民意的理解,并不断凝练出日益厚实的家国情怀。这所大学挺过了战火的残酷磨难和炽热淬炼,在守护民族文脉、抗击法西斯的艰难斗争中走向新生,这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财富。”
重点展品:此时无声胜有声
1
相册Canton in Trümmern(《废墟中的广州》)
1937-1938年,时在广州的德国人士用相机记录了日军轰炸广州的实况。365幅照片结集为一本相册Canton in Trümmerm(《废墟中的广州》)。八十七年后,由德国青年Oscar Lebeck不远万里将其带到广州。
2
林氏三姐弟日记
中大员生林蕙仙、林本棫、林本朴三姐弟,于抗战中辗转虎门、香港、越南、云南、粤北,用日记记录个人见闻,写真时代生活。流散海外的三姐弟日记近日归藏中大,为中大播迁史、中国抗战纪与地理志增添珍贵的注释与补苴。
3
中国军民抗敌守土及广州城区受日军空袭照片
1938年初日军攻占珠江口三灶岛并修建机场。1938年5月12日,中国空军数十架飞机成功袭击日军三灶岛机场及其军事基地。当年7月,旧金山华侨组成慰劳三灶岛抗敌守土军民代表团来到广东,拍下这组记录中国军民团结抗战及日军后续轰炸广州造成无数平民死伤惨状的照片。
4
包令留家族家书信封
岭南大学美籍教授包令留家族的珍藏信封,见证了康乐园内超越国籍与族群的难民救助行动,重现了身处日军铁蹄、广州炼狱的“诺亚方舟”中的人道主义光辉。
专家导览
徐俊忠教授介绍:
“‘废墟中的广州’这批照片,是日本法西斯罪行的铁证。选择将这批定格历史的照片如数、原样展出,不是煽动仇恨,更不是挑起对立,而是对蓄意洗白历史罪责,制造错误的二战历史认知的荒唐行为的必要反击。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坚定不移地维护和捍卫当今仍处于风雨飘摇中的世界和平!”
听听展览背后的他们怎么说
“能在短短一百多天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海内外友人的各种捐赠,这不仅是对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的支持,更是因为抗战主题而引发的追求社会进步与人类和平人士的情感共鸣与汇聚。”
——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
吴重庆教授开幕式致辞
展览现场
“前年,我在父母家的地下室中发现了这本名为‘废墟中的广州’的战争照片相册。我意识到,不仅要保存这些照片,还要在历史背景下正确地理解它们。最终我决定将其捐赠给中山大学校史馆展览与研究——希望它们作为文化记忆能保持生命力。”
——《废墟中的广州》相册捐赠人
Oscar Lebeck 视频致辞
展览现场
仪式上,吴重庆还向本次展览捐赠代表“珠海市中山大学校友会”成员、珠海香山文化研究会理事张益茂,珠海市金湾区政协委员、珠海市金湾区金山实验学校教研主任刘昌言颁发捐赠证书。
吴重庆为张益茂、刘昌言颁发捐赠证书
一场特展
一次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
借助一件件凝结生命与苦难的物证
向不屈的同胞致敬
向一座劫难中的城市致哀
更向今天的人们传递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的深切呼唤!
在此,我们欢迎
广大师生、校友与社会公众
来源:中大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