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中国游客在瑞典采摘误食毒蘑菇!当地医院紧急关闭抢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1 08:18 1

摘要:8名中国游客在瑞典某森林内采集蘑菇后烹饪食用,导致全部中毒。当地医院为集中救治病人,宣布急诊部门进入应急状态。

最近,瑞典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集体食物中毒大案。

8名中国游客在瑞典某森林内采集蘑菇后烹饪食用,导致全部中毒。当地医院为集中救治病人,宣布急诊部门进入应急状态。

事情发生后,瑞典官方也急忙发出通告,提醒游客不要随便在森林里采食蘑菇。

因为在该国的临床医疗记录中,每年都有不少民众误食毒蘑菇的病例。海外游客因灵机一动就吃进ICU的病例,也不算少见... ...

(示意图)

事发地基律纳,是瑞典最北部的一个城市。当地人口不到2万人,最大的公立医院内仅有18个病床,医护人员数量也不多。

基律纳

本周二,8名中国游客驾驶着4辆挂有中国牌照的私家车,在基律纳附近的森林内采集蘑菇后,原地烹饪食用,结果全员食物中毒被紧急送医。

负责接收病人的基律纳医院,暂停手头所有工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集中精力救治这8名中毒者。

但即便如此,医院方面表示从未遇到过如此大规模的蘑菇中毒案例,只能将部分患者转到其他医院。

8个吃菌子中毒的病人把医院搞得措手不及,而除了因为医院人手不足外,还有另一个棘手问题。

原来,这8名游客一时间也说不清自己到底食用的是哪种蘑菇。

医院无法确定具体中毒来源,也就没办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这无疑就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困扰,影响救治进程。

为了向公众解释清,也为了提醒民众不要误食毒蘑菇的危害,该医院的急诊部经理特别开了一个小型记者见面会,向媒体通报了8名游客的具体情况。

(急诊科运营经理Helena Fredriksson Ågren)

这位经理表示,他们虽然暂不能确定毒蘑菇的品种,但可以肯定的是,游客们毒发的森林区域内生长着多种致命毒菇。

其中2种是白毒鹅膏菌和毒丝膜菌。前者的外观和可食用的鸡腿菇接近,民众极易认错而误食。

而白毒鹅膏菌的毒素极强,并且毒素无法通过高温、冷冻、油炸、风干的方式去除。人类只要食用超过25克,就会被毒素攻击肝脏功能,从而引发多脏器衰竭。

(示意图)

另一种毒丝膜菌的外观接近可食用的鸡油菌,一旦误食会攻击人体的肾脏功能,抢救难度极大。

更可怕的是,这些毒素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当病患出现恶心、呕吐、致幻的症状时,其体内的毒素可能已经深入五脏六腑,救回的可能性很低。

(示意图)

同时,经理还提醒来瑞典游玩的外国游客,瑞典国内的毒蘑菇种类非常多,分布区域非常广。

即使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也不能仅靠肉眼和经验判断出采摘的蘑菇是否有毒。采蘑菇遇到犹豫不决的情况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别采、别吃。

(瑞典蘑菇专家Rut Folke)

据瑞典官方数据统计,该国每年有40余名民众因误食毒蘑菇而送医。除此之外,瑞典也发生过游客因误食毒蘑菇导致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

2014年,20余名泰国人在瑞典误食毒蘑菇引发集体中毒事件,最终1人不治身亡。泰国官方为此发布瑞典毒蘑菇图鉴,提醒公民不要冒险尝试。

2024年,2名挪威游客在瑞典露营时误食毒蘑菇送医,1人留下严重后遗症。

(示意图)

专家的这番提醒并未危言耸听。实际上,这份“吃蘑菇保命箴言”,在瑞典周围的其他北欧国家也能用。

瑞典在内的北欧5国(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夏季温度不超过27度。这些区域森林覆盖率高,林间空气相对湿度常年维持在70%-90%左右。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让北欧5国的野生蘑菇品种繁多、数量惊人,这其中也包含了十余种有致命风险的剧毒蘑菇。

(示意图)

为此,瑞典、芬兰等国家都开设了野生蘑菇图鉴类网站,在线科普蘑菇的种类、分布情况等信息。但这些网站更大的作用,其实是教大家认清毒蘑菇。

不过有的地方,实际也有吃“毒蘑菇”的传统(类似咱们云南吃见手青)。

据芬兰食品管理局的数字统计,芬兰每年在野生蘑菇的丰收时节(4月-6月),都会有约 300 万人次食用有毒假羊肚菌(鹿花菌)。

(示意图)

最近几年,还有神经学专家发现,人类罹患渐冻症可能也与误食毒蘑菇有关。

因为有临床数字显示,法国阿尔卑斯山附近的某小乡村里有16名渐冻症患者中,有6名都曾食用过上文提到的毒蘑菇鹿花菌。

虽然毒蘑菇可能会诱发渐冻症的理论还处在调查阶段,并未得到100%的认证。但足以见得,在野生蘑菇面前,人类还有太多未知之谜需要探索。

最后回到事件。截至发稿时,瑞典方面还未有更多后续披露。

来源:全球不知道

相关推荐